致敬每一位守护生命的抗疫英雄——承德医护人员心怀大义驰援武汉纪实
2020-03-25   08时43分 浏览次数:

本网记者关鹏玉

承德市第二批支援湖北医护人员凯旋返承合影。本网记者李国强摄

祖国在召唤,我辈必报效。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在武汉最危难之际,我市先后组织四批64名医护人员紧急驰援。

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白衣战士们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在湖北人民、武汉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不顾危险,不辞劳苦,不畏艰辛,英勇无畏地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之中。

他们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与武汉人民一道同心抗疫,为湖北省武汉市疫情救治防控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医者仁心,爱洒武汉。在这群白衣战士陆续凯旋之际,让我们一起回顾他们在武汉的几十个日日夜夜,向他们的无私付出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出征——

临危赴“戎机”

“妈妈,祝您平安!”

“儿子,这是妈妈职责所在,快把口罩戴好,别让妈担心,妈妈爱你……”

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二,本应是阖家团聚的日子,但为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护士施燕却主动报名,成为河北省第一批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的一名队员,也成为我们身边的“最美逆行者”。

与施燕一起踏上行程的,还有8位医护人员。他们分别是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的赵志伟、卢秋玲、李国斌、张起昌,承德市中心医院的曲宝亮、殷朝惠、凌坤、梁华桥。

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在4.2万多名驰援抗疫的医护人员队伍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疫情之下,广大“90后”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

1993年出生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科护师张起昌正是其中的一员。他瞒着家人报名援助武汉,并在武汉市第七医院火线申请入党。

他说:“昨天父母眼中的孩子,今天已成为祖国的脊梁。爸爸妈妈请你们放心,我一定会不辱使命,平安归来!”

病毒无情,热河有义。2月9日,按照河北省卫健委统一安排,我市快速行动,从市、县医疗机构抽调人员、统筹物资,在派出首批医护人员的基础上,再次派出40名优秀医护人员赶赴湖北武汉开展救治。

听说要组建支援湖北医疗队,承德县中医院内三科主任樊金明第一个向院领导递交了请战书。这时,距他的妻子分娩仅剩一个月的时间。

“作为家属我非常赞同丈夫的做法。我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别看家里大宝还小,如果不是怀上了二宝,我就和丈夫一起去武汉。”临别时,隋玲玲只对樊金明说了一句话:“放心去吧,家里有我!”

2月19日,我市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出发。“从我市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出发以来,我们就随时准备出征。”承德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监护室护士长王久魁说。他曾参加过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工作,“作为一名老党员,冲锋在前是我应尽的责任。”

记者从市卫健委了解到,我市分别于1月26日、2月9日、2月19日,分三批、共组织59名医护人员前往武汉进行医疗援助,先后被派驻武汉市第七医院、江岸方舱医院、雷神山医院等救治一线进行工作。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在疫情面前我们选择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武汉,我们来了!”2月6日,承德围场大都医院5位医护人员赶赴武汉开展医疗支援工作。大都医院护士高丽丽在出发前,激动得热泪盈眶。

围场大都医院是中国非公医疗机构协会首批10家“神经外科医协体”成员之一,在接到该协会发出的派遣护理专业医疗队援助湖北的通知后,60多名医护人员主动请缨。最终,高丽丽等5人如愿以偿。

战“疫”——疾风知劲草

“投入、投入,再投入!”

1月27日(大年初三)凌晨,我市首批赴武汉援助医疗队员于茫茫夜色中抵达武汉这座陌生的城市,并于28日进驻武汉市第七医院。承德医疗队的9名队员主要参加了第三病区和重症医疗病区的工作。

赵志伟作为医疗队医疗救治第三组组长,带领专业呼吸科医护人员支援三病区。

“必须坚持随时观察患者状态,才能第一时间发现变化,随时做出方案的调整,才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赵志伟告诉记者,入驻医院后,他每天都会进入病区,查房、会诊、讨论危重患者的治疗方案,还要对住院、出院以及重症、轻症等人数分别进行统计。同时,他还要负责一些事务性工作,每天连续工作都不少于12小时。

“不仅是组长有这样的工作强度,副组长、护士长……几乎也是这样,每名医护人员都不轻松。”赵志伟说。

“晚上10点半结束工作,这已经是我下班最早的一天了。”作为第一批医疗队员,工作也自然最具挑战性,“脱防护服是防护的关键,最初一个星期,我是一个一个地盯着大家脱防护服,就怕哪位队员脱时因不符合要求而感染。”卢秋玲回忆说,因为承担着病区护士长的职责,这些防护细节她必须要抓紧、扣死。

“以命换命”——大家这样形容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

“为确保医护人员安全,院方组织大家进行了核酸的普检。在等待核酸检测结果的那一段时间,每个人都承受着一种煎熬,而当全队队员‘阴性’结果出来的那一刻,大家似乎都有了一种‘重生’的感觉。”面对记者的采访,卢秋玲实话实说,“工作太繁忙了,挤压得我没时间去焦虑,也没精力去担心‘万一’。事情一件接一件办,面对病人,我必须全然投入。”

2月5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承德市委书记周仲明,市长常丽虹向参加河北省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承德医护人员致信表示慰问,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送上诚挚的问候,表达崇高的敬意。

“病毒肆虐横行,武汉的战友们奋起抗击。我作为一名党和国家培养的医务工作者,必须响应党的号召。不仅是我,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时刻准备着。”李国斌说,“感谢周书记、常市长及家乡父老对我们的牵挂,请放心,我保证做到积极救治、科学防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决打赢这场抗疫攻坚战!”

信仰是战斗的利刃。在抗疫的最前沿,党旗高高飘扬,临时党支部发挥着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疫情不退,我们不撤”的口号慷慨嘹亮,响彻工作微信群。

“承德医疗队有3名队员在战‘疫’中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党员们舍生忘死、兢兢业业,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得到了武汉人民的高度认可和表扬,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燕赵儿女、热河战士的大义和担当。”赵志伟说。

“如果今天出院两个病人,这两张病床能不再住进新的病人,那就证明疫情已经控制住了。”2月10日,施燕曾告诉记者,“这是我现在最大的愿望。”

而这一愿望在2月26日真的实现了!这一天,武汉市第七医院三病区正式关闭,是该院作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以来首个关闭的病区。

随后,3月14日,最后4名患者从病区转出到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市第七医院完成新冠肺炎患者的收治医疗任务。这也标志着河北省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圆满完成了阶段性支援工作。

从刚来的一床难求,到在武汉市较早实现“床等人”,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位居武汉全市第三名……经过48个昼夜奋战,河北省第一批医疗队在武汉市第七医院累计收治患者429人,其中重症患者119人、危重症患者78人,历经艰辛,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安全生产零事故、进驻人员零投诉、治愈人员零复发的目标,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振奋人心的成绩单。

“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总有人用平凡成就伟大。”赵志伟有感而发。

承德第二批40名医护人员随河北省第五批医疗救助队,于2月9日,开展了武汉方舱医院的救治工作。

“方舱医院采用‘四班倒’的工作模式,根据病人的多少,每天大概要负责二三十个病人,包括需要给新入院的病人登记,帮助患者领取生活用品、发放药物、采咽拭子、送饭等。”盖宗杰说,护目镜起雾,由于不能用手擦拭,逐渐凝聚成水滴,夹杂着汗水一起流了下来。穿戴防护服工作时非常闷热,每次脱防护服的时候,全身衣服都湿透了,“这辈子的汗,都流在这儿了!”

经过26天的不懈努力,承德第二批40名医护人员所在的河北支援湖北第五批医疗队累计管理患者626人,累计治愈出院363人,累计转出185人(期间交还B3区78人),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治愈出院患者零回头的目标。他们以精湛的医术和优良的服务展示了“河北力度”,建立了“河北精度”,体现了“河北温度”,赢得了患者、媒体和社会的认同。

喜报传来——3月5日,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张国民被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同时,他所在的江岸方舱医院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凯旋——鲜花献英雄

“战士、英雄、脊梁,无法描述各位英勇逆行的壮举;感恩、感谢、感激,无法表达我们对各位的敬意。今天,我们兑现承诺,护送各位安全回家!”3月18日清晨,武汉天河机场的广播里,传来湖北人民最真挚的谢意。

承德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40名医护人员在这一天离鄂返乡。商场幕墙、机场高速、安检口、登机口……无数电子屏上,写满了湖北人民对他们的敬意和祝福:“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最美的天使,真正的英雄!”“致敬白衣天使,致敬最美逆行者!”……

透过小小的机窗,他们注视着这座自己奋战了整整39天的城市,眼中闪烁着泪光。

鲜花献英雄,掌声送勇士。当日20时许,搭载着承德支援湖北医疗队员的大巴缓缓驶入承德路和国际酒店。

“此刻,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家乡的土地,倍感亲切,倍感自豪。在战斗中,每一位医护人员用奉献的精神、无私的情怀、严谨的作风,诠释出新时代医者的职责和使命。”在俭朴而隆重的欢迎仪式上,张国民代表全体队员讲述了驰援湖北的难忘经历和真切感受。

张国民说:“这次抗疫经历刻骨铭心,将深刻影响我们的一生。今后,我们将以全新的面貌、精湛的技艺、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白衣披甲出征一线山河无恙凯旋;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3月20日,山庄宾馆内悬挂着红色条幅,热烈欢迎承德第一批支援湖北救治工作的9名医疗队员归来。

经过55天日夜奋战,他们圆满完成武汉市第七医院医疗救治工作任务,平安凯旋。

“一个不少,全都健健康康地回来了!踏上家乡的土地,我们倍感亲切,分外激动!”赵志伟在发言时说。

“家乡人民的支持是我们力量源泉。在武汉的日子里,我们能够时刻感受到来自承德市委、市政府、市卫健委、医院领导同事以及爱心企业和各界社会人士的关注、关心和关爱。身处江城,时刻被家乡人民的嘘寒问暖感动着、鼓舞着。我代表医疗队向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的市委、市政府,市卫健委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赵志伟感慨地说。

“我们的国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的人民同甘共苦、众志成城……回到家乡,我们即将返回各自工作岗位,将以全新的面貌、饱满的斗志投入到工作中去,更好地展现‘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的职业担当。”大家一致表示。

承德人民惦记着他们。承德驰援武汉医护人员凯旋的消息瞬间燃爆“朋友圈”,《承德日报》现场云在线直播医护人员返承的视频以及融媒“动新闻”等被纷纷转载,阅读量不断增长。

“樱花兀自开,勇士笑归来。昂身不卸甲,哂看冠魔衰。”“看得我热泪盈眶,承德人民的骄傲!”……众多网友在评论区留言向凯旋的医护人员致敬。

目前,我市第三批援助武汉的医护人员仍留在武汉雷神山医院一线继续奋战。承德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护士崔艳艳说:“请党放心,请各位领导和家乡人民放心,请曾经并肩作战已经返程的战友放心,我们一定一如既往地守初心、担使命,‘不麻痹、不懈怠、零感染、打胜仗’,与英雄的武汉人民一起,共同迎接山花烂漫、万紫千红的无限春光!”

“战‘疫’一分钟没有结束,我们在六十秒内还是战士!”围场大都医院医生吴涛如是说。该院的5名医护人员也依然坚守在一线,奋战在一线,冲锋在一线。

也许,2020年的春天有些姗姗来迟,但她比以往任何一个春天都弥足珍贵。“经此一役,我们定会更懂得感恩珍惜,定会完成涅槃般淬炼成长,定会全身心呵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曲宝亮说。

幸得有你,山河无恙!致敬每一位守护生命的抗疫英雄!我们相信,胜利就在不远的前方,待花枝春满,我们终将笑脸相迎!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