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24/2020-24710 | 主题分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 发布机构: 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杨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出作品、出人才’为统领大力加强我市文艺创作队伍建设的建议”(第0086号)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市文化工作的关心与支持。现答复如下:
为了努力“出作品、出人才”繁荣我市文化演艺市场,打造承德文化名片。近年来,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项艺术创作工作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打造了一批彰显承德地域文化和生态魅力的舞台艺术精品,培养了一批德艺双馨扎根基层的优秀文艺人才,塑造了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地方剧目,呈现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陶冶艺术情操的文化惠民名片,实现了承德艺术创作的历史性突破,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以舞台精品为重点,艺术创作持续繁荣。
一是惠民活动丰富多彩。近年来,紧贴党的十九大、弘扬塞罕坝精神、决战脱贫攻坚、文化惠民“七进”、“高雅艺术进承德”、助力”夜经济”等重要主题(节点)活动,累计创作、举办群众性文化惠民及各类大型演出活动4000余场次,参与演职人员7000余人次,受益群众100余万人次,使我市文化惠民工作呈现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供给能力不断提高、文化服务方式不断优化,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的良好态势,为加快我市生态绿色崛起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对外文艺展演活动频繁。大力弘扬承德塞罕坝精神,以塞罕坝精神作为新时期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用实际行动诠释绿色发展理念,坚定走“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的新路。几年来,共组织30余支演出团队,约3000余人次演员队伍,以巡演、展演相结合的方式,在省市范围开展推介交流演出30余场,观演群众达20万余人次。如:我局创作排演的以弘扬塞罕坝精神为主题的“学习塞罕坝,加快走新路”音舞诗会,在全市公演获得好评;参加河北省文化厅主办、省群艺馆承办的“大地情深”优秀作品在省内巡演;组织开展历年河北省园林博览会承德专场演出等活动,都开创了我市对外文化艺术交流新篇章。
三是舞台精品持续发力。组织文艺骨干对大型实景演出《鼎盛王朝·康熙大典》等剧目进行打磨提升,参与拍摄塞罕坝精神主题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参与指导创作我国首部沉浸式皇家园林体验剧《梦入避暑山庄》等精品艺术力作。创作排演“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承德市精准扶贫主题巡回演出活动;“畅游避暑山庄·乐享承德文化”助推“夜经济”文化惠民系列演出活动;文化惠民“七进”演出活动;带动全市深入开展贯穿全年的“高雅艺术进承德”系列文化惠民舞台精品文艺演出活动等各类演出每年不少于1300场。近年来,创作各类歌曲60余首,打造提高剧(节)目40多部,创作诗词、散文类(抗疫)文艺作品800余篇,极大地促进和丰富了我市艺术创作工作持续繁荣发展。
其中,丰宁县文化馆八角鼓弹唱《满乡月》荣获省第十二届燕赵群星奖;河北梆子现代戏《好山好水》继荣获第十七届全国群星奖入围奖和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政府奖后,2017年又荣获“河北省燕赵群星奖”特别奖;小品《心愿》、民族传统民间舞蹈《欢乐满乡》分别荣获河北省戏曲类和舞蹈类“燕赵群星奖”;新创作组合唱《满乡嫁女》获评河北省第十二届“燕赵群星奖”,并参加了省级展演;选送戏歌《书香中国》、歌舞串烧《社区书记大拜年》参演“走进新时代 共筑中国梦”全国社区网络春晚,作为河北唯一入围参加现场录制的节目;创作歌曲《请叫我中国》在2019年第九届河北省音乐金钟奖作品评选中,荣获铜奖、歌曲《织就梦想》获河北省职工“五个一”精品奖。
四是实现剧场常态演出。为推动文化共享惠民,培育文化消费市场,实现剧场演出常态化,我局充分利用和挖掘承德独具特色的皇家文化、藏传佛教文化、非遗文化等承德文化元素,从融合夜文化提升、夜消费促进、夜景观打造入手,重点把承德剧场门前,打造成为我市大型综合文化演出广场,促进承德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在常年推出“二人转”、杂技、歌舞等综合性驻场演出的同时,引进省级以上优秀文艺院团来承开展高雅演出活动,让市民零距离欣赏高雅艺术,促进我市演出接待能力大幅提升。
(二)变“管”为“办”创新格局,队伍素质明显提升。
一是扶持民间文艺团体。充分发挥文化导向优势,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文艺创作格局,探索符合当前艺术创作发展规律和时代创新要求,把市内的“草根舞台”、“老年大学”等群众文艺团体组织起来,积极参加全市组织的各项大型活动,通过各项文艺演出活动的编创、排演以及专业艺术院团骨干教师的辅导培训锻炼文艺队伍,提高业余团体的专业艺术水平,发挥了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
二是开展精准文化扶贫,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市县区专业院团深入各县区乡村进行文化扶贫,通过文艺展演、文艺讲堂等形式,深入开展农村文化扶贫,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从精神上富起来。几年来,先后开展了“三下乡”文艺演出、“乡村大舞台”文化惠民演出工程共计4000余场次。
三是开展定向艺术培训。与市属大中专院校合作,聘请资深专业艺术教师,在全市艺术单位不定期开展戏曲及歌舞业务培训,为提高全市文广新系统演职人员业务水平,打造高水平表演队伍,促进院团提档升级,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发挥地域文化优势,打造新时期文化品牌。
一是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定位于“文化+旅游”、“文化+生态”、“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产业”的建设理念,实现文化和旅游业态的深度融合,实现文化区域无障碍旅游,构建我市文化旅游融合开放发展新格局。
二是打造文化节庆品牌。借助省市旅发大会,以重点文化旅游推介交流活动为契机,以唱响生态文化旅游为重点,深入挖掘承德本土地域文化特色。依托承办历年省、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中国·承德国际旅游文化节、承德市旅游标准化建设巩固提升年“百场文艺演出”、中国·承德冰雪温泉国际旅游节开幕式、河北省园林博览会承德专场演出、“畅游避暑山庄·乐享承德文化”等活动,展示了承德地域文化发展成果,提升了城市文化内涵,增强了承德对外影响力,努力打造具有承德特色的文化品牌。
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并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文化工作。
此复
(印章)
年 月 日
领导签发:俞 龙
联系人及电话:张文博 13832483698
抄报: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