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05/2021-27682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发布机构: 市科学技术局
文件编号: 有  效  性: 有效
2019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2020-11-10   15时35分 浏览次数:

一、市科技局基本情况

(一)职能与机构设置

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主要职责是:

1.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针;牵头拟订全市科技创新发展、引进国外智力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

2.统筹推进全市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会同有关部门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优化科研体系建设,指导科研机构改革发展,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承担推进科技军民融合发展相关工作,推进市重大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建设。拟订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规划、政策。

3.牵头建立统一的市级科技管理平台和科研项目资金协调、评估、监管机制。会同有关部门提出优化配置科技资源的政策措施建议,推动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建设,协调管理市级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并监督实施。

4.拟订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规划并监督实施,推动科研条件保障、科技平台建设和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组织协调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

5.编制市重大科技项目规划并监督实施,统筹组织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创新,牵头组织重大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示范。

6.组织拟订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科技促进农业农村和社会发展的规划、政策和措施。组织开展重点领域技术发展需求分析,提出重大任务并监督实施。指导推进科技型企业发展,指导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农业科技园区等科技园区建设。

7.牵头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拟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促进产学研结合的相关政策措施并监督实施。指导科技服务业、技术市场和科技中介组织发展。

8.统筹推进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建设。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指导区域创新发展、科技资源合理布局和协同创新能力建设。

9.负责科技监督评价体系建设和相关科技评估管理,推进科技评价机制改革和科研诚信建设。组织实施创新调查和科技报告制度,指导全市科技保密工作。

10.拟订科技合作与创新能力开放合作的规划、政策和措施,组织开展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交流。指导相关部门和县(市、区)对外科技合作交流工作。

11.负责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拟订市重点引进外国专家总体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外国高层次人才吸引集聚机制和重点外国专家联系服务机制,管理并完善市级国外人才资源库。拟订出国(境)培训总体规划、政策和年度计划并监督实施。

12.会同有关部门拟订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政策,建立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组织实施科技人才计划,推动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13.承担国家、省科学技术奖等相关奖项的申报推荐工作。

14.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人员情况

市科技局机关行政编制33人,实有35人,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承德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定编事业编制23人、承德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定编事业编制21人。

(三)年度收支情况

1.2019年预算收入情况

市科技局2019年度本年收入合计3035.00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3035.00万元,占100%。其中:行政运行收入(2060101)772.76万元;其他科学技术管理事务支出收入(2060199)404.70万元;其他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收入(2060499)850.00万元;其他科学技术普及支出收入(2060799)610.00万元;科技奖励(2069901)140.30 万元;其他科学技术支出收入(2069999)87.00万元;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2080501)34.09万元;事业单位离退休(2080502)28.49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2080505)53.62万元;行政单位医疗(2101101)9.26万元;事业单位医疗(2101102)12.02万元;公务员医疗补助(2101103)2.71万元;住房公积金(2210201)30.04万元。

2.2019年度预算支出情况

市科技局2019年度本年支出合计4071.9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237.32万元,占30.39%;项目支出2834.58万元,占69.61%。其中:行政运行支出(2060101)768.78万元;其他科学技术管理事务支出(2060199)339.77万元;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2060402)982.11万元;其他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2060499)966.57万元;科普活动 (2060702)3.50万元;其他科学技术普及支出(2060799)610.00万元;科技奖励(2069901)140.30 万元;其他科学技术支出收入(2069999)94.02万元;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2080501)34.09万元;事业单位离退休(2080502)28.49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2080505)50.44万元;行政单位医疗(2101101)9.26万元;事业单位医疗(2101102)11.83万元;公务员医疗补助(2101103)2.71万元;住房公积金(2210201)30.04万元。承德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局属事业单位): 基本支出收入2111688.3元,基本支出决算2091897.94元,基本支出执行率99%。承德市情报所(局属事业单位):基本支出收入3287900元,基本支出决算2378424.12元,基本支出执行率72.34%;项目支出收入70000元,项目支出决算70000元,项目支出执行率100%。

“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2019年度“三公”经费支出共计1.54万元,完成预算的22.68%,较预算减少5.25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1.46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0.075万元。

政府采购支出情况:本部门2019年度政府采购支出总额4.82万元,从采购类型来看,政府采购货物支出4.82万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万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0万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4.82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100%,其中授予小微企业合同金额4.82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 100%。

(四)主要履职情况

1.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2019年以强化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强化科技创新环境等主要工作为抓手,推动发展壮大我市“3+3”主导产业和“1+2”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提升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1+9+N”系列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显示度进一步提高。年内出台了《关于深化科技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承发〔2019〕8号)、《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科研管理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承市政字〔2019〕47号),以部门联合形式印发了《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实施意见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贯彻落实〈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的五项措施》等共计6项文件,在深入落实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加强科研诚信建设、优化科研项目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政策措施,指向精准,可操作性强。普惠性政策效果明显,2019年全市享受加计扣除企业194户,加计扣除金额2.81亿元,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31户,加计扣除金额2.96万元,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18户,减征企业所得税额1.07亿元,61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奖补资金达610万元。

争取省级以上资金创新高,财政资金使用效果在产业发展上的引导示范作用进一步突出,产业链和创新链示范带动效应效果明显。大力培育和发展钒钛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及生物制药等产业,推动产学研融合创新,组织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市属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积极争取到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4项,获得国家、省财政资助资金2555万元;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获资金支持165万元,选派了110名农业科技特派员实现了县域全覆盖,重点为隆化、丰宁、围场的72个村提供咨询服务。

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工作取得新进展,企业创新内生动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深入开展了“双创双服”活动。指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依托高新区、产业基地及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全年先后2次组织高企认定培训、宣讲政策,走访企业117家次,组织55家重点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省政企服务直通信息化平台完成注册信息填报,帮助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56项,办结率和满意率均为100%。建立了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新机制,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的成长路径,推动实施分类指导、梯度培育,推动全市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2019年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5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41家、新认定科技小巨人企业9家。

科技人才引进工作效果显著。通过加强项目合作、人才交流和科技人才载体建设等,柔性引进域内外高端人才。2019年全市新增院士工作站2家、省级产业创新创业团队2个、市级产业创新创业团队2个、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英才22名,引进各类外国专家20人、新增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家。

优化了创新平台布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研究制定并落实《承德市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依托研究开发实力较强的企业和高等院校,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研发平台。2019年,新建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3家,其中省级技术创新中心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家。新认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家。新建市级技术创新中心4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

国家级创新载体取得重大突破。2019年5月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建设,成为我市唯一一个全域性的创新载体。在争创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工作上,省政府明确把承德作为全省唯一的推荐对象

2.预决算公开

市科技局预决算信息已按照公开要求,在承德市科技局官网和中国承德网站进行双公开。

3.存量资金管理

严格遵循量资金管理相关规定,将存量资金及时足额缴回国库。

4.三公经费控制

本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厉行节约要求,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开支,全年实际支出比预算有所节约

5.内部管理制度建设

坚持规范化制度建设,市科技局正在执行的有《承德市科学技术局财务管理办法》、《承德市科学技术局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承德市科学技术局预算项目绩效管理实施细则》《承德市科学技术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保障了市科技局在财政资金使用上的合理合规。

二、部门整体评价工作开展

(一)绩效评价目的

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省、市绩效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强化财政资金规范化管理,强化财政支出绩效理念,强化部门责任意识,提高财政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益,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助推承德高质量发展,向创新型城市迈进。

(二)绩效评价工作组织及实施过程

2020年3月初,市科技局按照《关于做好2019年度市级部门预算项目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承财绩〔2020〕1号)要求,迅速启动绩效自评工作机制,成立市科技局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扎实开展预算项目绩效自评工作。自评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部署安排(2020年3月5日-6日),研究制定《市科技局绩效评价工作方案》,结合科技工作实际情况建立了《承德市科学技术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第二阶段组织有关科室、局属事业单位按照预算绩效目标客观公正的对预算项目的立项、实施和管理,以及对资金管理和使用及最终取得的绩效情况作自我评价,并按照绩效目标表中设置的各项绩效目标,计算出每个项目的自评分数(2020年3月7日-27日)。第三阶段由政策法规与监督科及办公室在项目绩效自评结果的基础上,依照《承德市科学技术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对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进行自评打分,得出整体绩效分数,形成市科技局年度绩效自评工作报告(2020年3月28日-3月31日)。第四阶段(2020年10月13日-11月10日),按照《市财政局关于做好2019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完善部门整体绩效评价工作内容,根据财政局提供的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分表,逐项开展自评评分等工作,最终形成市科技局部门整体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分析

2019年度市科技局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总分为94分,自评结果为优秀。

(一)投入绩效情况分析

投入总分15分,得分 14.7 分。其中职责明确得1分;活动合规得1分;活动合理1分;绩效目标覆盖率100%得1分;目标管理创新得1分;财政供养人员控制率得2.8分;三公经费变动率得4分;重点支出安排率得2.14分。

(二)过程绩效情况分析

过程总分55分,得分49.3 分。预算执行方面——2019年预算完成率为94.3%得3分;预算调整率为21.05%得1.9分;支付进度率为94.3%,得2分;结转结余率为0.6%得2.4分;结转结余变动率为-81%得3分;公用经费控制率为93.6%得3分;三公经费控制率为22.6%得3分;政府采购执行率得3分。预算管理方面——管理制度健全性得2分;资金使用合规性得9分;预决算信息公开性得3分;基础性信息完善性得4分。资产管理方面——管理制度健全性得2分,资产管理完全性得3分,固定资产利用率得3分。预算绩效监控管理监控率得2分。

(三)产出绩效情况分析

产出绩效总分15分,得分14分。项目实际完成率为93%得3分;项目质量达标率为100%得4分;重点工作办结率为100%得4分;部门绩效自评项目占比率为100%得3分。

(四)效果情况分析

效果总分15分,得分15 分。预算项目资金违规率为0%得2分;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考核评价得5分;评价结果应用率得2分;结果应用创新得1分;社会效益得5分。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市科技局进行评价的预算项目数量15项,在预算项目绩效信息表中,绩效指标共设置45个,均设置为效果指标,产出指标未设置。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对绩效指标的分类(产出、效果)理解不透彻,未进行深思熟虑,同时在进行2019年度预算填报时,《承德市市级部门预算绩效目标设定规范》(承财绩〔2019〕10号)尚未下发,缺少绩效指标填报的规范指导,部分能列入产出指标的,都列入到绩效指标内,造成了指标设置不清晰的情形发生。设置的指标基本能够反映各项目的预期成效,也便于评价,但部分项目的绩效指标在设置上也存在不能完全充分反映项目的实施效果的不足。

五、整改措施或建议

 一是进一步强化部门绩效预算管理工作和资金使用管理,严格按照《承德市市级部门预算绩效目标设定规范》设置绩效目标,确保绩效指标做到设置合理,清晰准确,每个项目的绩效指标能够全面完整的反映出项目实施的目标和效果,便于评价和考核,实现高质量填报。二是持续做好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与管理工作,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合理合规,取得实效。

 

                                                                                               承德市科学技术局

                                                                                                                                                               2020年11月10日

部门绩效自评表PDF版.zip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