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27/2020-24409 | 主题分类: 卫生、体育 | 发布机构: 市体育局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尊敬的李伟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引进国际高端冰上赛事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强化顶层设计,打造拥有一流国际赛事的 ‘冰嬉之都’”的建议
我市重视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着力构建以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的规划体系,坚持“以冰为主、冰雪结合”的原则,突出冰雪主线。编制出台《承德市关于创新冰雪运动发展体制机制的实施方案》、《承德市冰雪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承德市关于加快冰雪运动发展的实施方案》和《承德冰雪运动旅游产业区规划(2016-2025)》,将冰雪产业纳入发展重点,全面推动冰雪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打造“避暑胜地,冰嬉之都”全新城市品牌形象,为我市打造冰雪品牌确立了政策基础,细化了保障措施。
根据“以冰为主、冰雪并举、突出特色、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打造以冰雪旅游节、冰雪嘉年华、欢乐冰雪季、冰雪马拉松等为支撑的体育品牌活动。支持开展本地民俗特色的冰雪品牌项目,打造了中国•承德“木兰秋狝”杯雪地摩托车、冰上龙舟等“一地一品”的特色活动品牌。
二、关于“办赛事就是办城市,加快冰上运动场馆与服务能力提升”的建议
我市冰上运动中心(中国残疾人冰上运动训练中心)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承德市双桥区空港城,已于2019年7月份竣工并投入使用,项目包含一个多功能馆和一个冰壶馆,两馆内设30m×61m的标准冰场各1块,作为市本级和双桥区共用。场馆主要用于冬季运动项目的比赛,同时又可举办大型文艺演出、集会和展览等。在承办比赛的空闲时间对市民开放,可供市民进行冬季体育项目锻炼。除此之外,全市正在建设10个室内公共滑冰场馆,将于今年11月底前实现全市滑冰场馆全覆盖。
三、关于“争办大型冰上赛事,培育打造具有承德特色的国际品牌”的建议
我市连续多年举办、承办雪地摩托车越野赛、大众速度滑冰马拉松、国际轮滑·冰上自由式轮滑公开赛、冰球邀请赛等一批顶级赛事项目。全市积极开展职工冰上趣味运动会、小学生滑冰车比赛、大学生滑雪赛、青少年滑雪公开赛等赛事活动,并促进冰雪运动“六进”,大力推广普及冰雪运动。今年我市还将举办第二届冰雪运动会,引领带动更多人关注、参与冰雪运动。
四、关于“坚持国际视野,加强冰雪竞技体育双边与多边国际合作交流”的建议
1.大力培育冰雪运动竞技人才。举办比赛,本土运动员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引进国际高端冰上赛事需要首先建立好运动员队伍。大力培育冰雪项目人才,建立年龄层次衔接、规模合理、结构优化,适应现在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各类冰雪人才队伍。同时,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河北省体育局跨界跨季跨项选材的目标,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提升本市运动员水平。其次,加大冰雪运动裁判员、教练员等相关人员培训、选拔力度,为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支持。
2.加强对赛事活动的统筹管理。完善赛事布局,增加赛事种类,扩大赛事规模,形成多层次、可持续的成届赛事体系。同时利用本市冰上资源,积极承办大型赛事活动,扩大冰雪运动影响力,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3.发展优势竞技项目,补齐短板项目。以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加快本市冰雪竞技发展。对于滑冰、冰球等优势项目,加大投入,持续发展,积极与省队、国家队进行学习,逐渐打造完备的训练体系。短板项目要利用赛事机会,吸引青少年参与,做好后备人才培养工作。
五、关于“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引导、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建议
立足我市冰雪资源优势,大力开展各级各类冰雪活动,加大对速度滑冰、滑雪、轮滑等运动项目的扶持推广力度,对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冰雪运动知识和技能培训,建设冰雪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队伍。
六、关于“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冰雪文化、体育、旅游跨界新业态”的建议
加强体旅融合,深入挖掘我市历史文化以及自然生态、地理区位等优势条件,打造“冰雪+灯会”“冰雪+温泉”“冰雪+赛事”“冰雪+民俗”“冰雪+冰瀑”等一系列冬季冰雪品牌,充分利用双滦元宝山滑雪场、隆化七家-茅荆坝温泉度假区、双桥区冰雪嘉年华、围场冰上龙舟、兴隆天桥峪冰瀑及围场御道口雪地摩托等众多冰雪旅游项目,推动承德鼎盛皇家灯会、围场坝上雪地摩托,丰宁马镇冰火节等冰雪季系列活动开展,充分体现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带动冬季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冰雪产业消费。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感谢您对体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