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20/2020-24404 |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发布机构: 市水务局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工作思路: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良好开局打下更好基础的关键之年。全市水务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对河北、对承德、对水利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坚决扛起“生态支撑、水源涵养”政治责任,坚持“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按照“13556”工作思路(持续巩固水利脱贫攻坚成果、稳步推进3项改革、持续强化5项监管、加快补齐5项短板、突出抓好6项重大事项),攻坚奋进破难题,提档升级谋发展,改革创新增活力,强基固本守底线,全面从严治党树新风,推动全市水务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不断开创新时代“生态强市、魅力承德”新局面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主要目标:全年计划完成水利项目投资15亿元以上;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0平方公里以上;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0.56亿立方米以内,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在3.66亿立方米以内;全年从庙宫水库向伊逊河补水600万立方米;持续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确保安全度汛;双峰寺水库6月底前全面蓄水、年底前竣工验收;双峰寺地表水厂6月底通水调试,西区供水工程年底基本建成。
我局在抓好全面从严治党和常规业务工作同时,按照 “13556”的工作思路,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持续巩固水利脱贫攻坚成果。把打赢水利脱贫攻坚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局之力,确保全面完成,持续巩固取得成果,提升群众获得感。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聚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整合资源、集中力量、精准施策,努力提升包括贫困人口在内的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按照省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标准,确保脱贫成果持续巩固提升。二是全面做好水利扶贫工作。统筹项目、农村水利、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加快推进水旱灾害防御、水土保持等水利工程建设,持续改善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巩固水利脱贫攻坚成果。三是全力做好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工作。加大资金、项目、技术等支持力度,做好围场县桃山、城子和新合3个贫困村的驻村帮扶工作,圆满完成帮扶工作任务。
(二)稳步推进三项改革。一是全面落实省市“三创四建”活动和省水利厅、市委改革办安排部署,进一步深化水利“放管服”改革,统筹推进其它涉水改革工作,以更大的力度、更硬的举措推进水利改革创新,推动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二是加快推进河长制、警长制和河湖生态机制建设改革,整合部门力量资源,运用市场化经营理念和智能化监管手段,实现对河湖生态环境有效“管理”,全面提升河湖生态管护能力。三是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开展改革示范县创建,健全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解决管护责任不实、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
(三)突出强化五项监管。一是突出水资源监管。坚持“节水优先”,深入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按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要求,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坚决守好水资源管理底线。严控地下水开采,严格取水许可审批,2020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0.56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在3.66亿立方米以内。全面摸清城市、农村机井分布及数量,制定并实施取水井关停计划。严格执行承德市节水行动实施计划,重点推进非常规水源利用,从严核定用水户取水规模,完善计划用水管理,严格定额应用与监管,开展节水评价工作,推动各领域、各行业提高用水效率,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提升水资源开发利用动态监测能力,加强对各行业、各领域取用水行为监管。全面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和节水监督管理,重点开展节水型高校和节水型机关建设。持续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滦平、承德县县域节水型社会开展“回头看”,年内平泉、宽城完成水利部县域节水型社会复核,围场、丰宁、隆化、兴隆4县力争达到县域节水型社会验收标准。二是突出河湖监管。通过“固基础、建机制、强督查、求长效”,持续巩固深化河湖监管成果。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全面压实各级河长湖长主体责任,充分发挥部门协同作用、河湖生态监管平台和第三方巡查主体作用,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加快划定和复核河湖管理范围,强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与保护。加快编制河道采砂管理规划,强化规划约束,落实河湖空间管控要求;加强河道采砂综合整治,推动河道砂石资源科学有序开发,严厉打击非法采砂。严格规范涉河建设项目许可,加强许可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监管。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严肃查处侵占、破坏河湖行为,持续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工作。强化部门、流域和区域联防联控、共保共治,进一步加大河湖监管力度,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建设美丽河湖,打造宜居、宜业的水环境。三是突出水土保持监管。深入落实上级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监管要求,加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坚决遏制人为水土流失。严格落实水土保持工程监管责任,组织抓好人为水土流失卫星遥感常态化监管,对重点生产建设项目开展专项跟踪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依法查处人为水土流失违法违规行为。四是突出水利工程建设监管。全方位加强全市水利行业监督管理,全面落实《承德市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监督管理办法》,采取“明察暗访”“四不两直”等方式,加大督查、检查密度和频次,实行全覆盖、无死角监管,确保全市水利行业健康安全运行。强化水利建设市场主体监管。积极研究探索水利建设市场主体量化管理,促进合同全面履行,营造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严厉查处转企、违法分包、出借借用资质等违法违规行为,提升水利主体建设管理水平。五是突出水利工程运行监管。全面落实水库管理“四级安全责任人”和水库预测预报、调度运用、应急预案“三个重点环节”,确保水库安全运行。做好水利部、省厅和各级小型水库专项督查发现问题整改,组织实施水库大坝水闸安全鉴定,开展水库降等报废,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进一步健全农村饮水工程使用管护制度,落实管护主体,强化管护责任;研究制定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办法,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引导加大财政、社会对维修养护经费投入力度,为工程管护提供经费保障。
(四)加快补齐五项短板。一是聚焦防洪安全补短板。着眼保障河湖长治久安,全力推进围场县钓鱼台水库除险加固、宽城县长河中小河流治理等一批水利提升工程建设,着力解决水旱灾害防御安全问题。二是聚焦农村水利工程补短板。加大农村水利基础设施项目投入,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的各项农村水利建设任务,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的水利支撑。在确保全市农村饮水安全的基础上,高质量组织编制农村供水保障“十四五”规划,为“十四五”期间全面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奠定基础;全面完成2019年度庙宫水库中型灌区配套节水改造任务和渠道计量设施安装项目。三是聚焦水库移民后扶补短板。针对我市移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薄弱,尤其是潘家口水库取缔网箱养鱼后,移民生活困难等现状,进一步加大力度争资金、上项目,加快移民村基础设施和移民后扶项目建设,全力做好水库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持续保持潘家口、双峰寺水库移民信访稳定。四是聚焦水生态保护和修复补短板。把河湖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做好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河湖治理等工作,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以强化水土保持治理为目标,实施分区防治、分类施策,争取2020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更多水保项目落地承德,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确保2020年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00平方公里以上,“十三五”期间完成治理面积3000平方公里以上。实施生态脆弱河流和重点湖泊生态修复,推动我市河湖生态系统持续向好。五是聚焦水务人才队伍建设补短板。探索制定加快水务人才创新发展的相关制度办法,建立完善人才培训、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等机制,全面提升素质能力,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注重选拔培养优秀年轻人才,建设水务高素质人才库,持续加快推进水务人才队伍建设。
(五)全力抓好六项重大事项。一是统筹做好规划编制和前期工作。规划编制方面,抢抓机遇,深入分析市情、水情和工情,聘请名家大院,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启动水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超前谋划、储备、包装一批符合国家政策、影响大局的重大水利项目,争取纳入国家规划。重点开展好《承德市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承德市城乡供水水源置换规划》和《承德市中心城区防洪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争取更多项目挤入国家盘子。前期工作方面,重点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水土保持、农村水利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资金下达后立即开工建设。项目跑办方面,建立工作专班,积极跑部进厅,加大项目争取力度,使更多项目和资金落地实施。二是全力推进双峰寺水库后续工程建设。全面做好工程评审和招标工作,统筹推进征地拆迁、施工环境,紧盯工程质量和进度,全力推进水库上游防护工程、上窝铺出村路上段、水库管理设施等水库后续工程建设;提前着手,力促环保措施和环保方案落实,强力推进环保终验各项进程;提早安排,加快档案资料整理等内业工作,做好各项验收及工程竣工决算,确保完成6月底前全面蓄水、年底前竣工验收的目标任务。三是全力推进城市供水和水源地工程建设。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倒排建设工期,并联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强化沟通协调,尽快完成各项前期工作审批,加强与发改、财政、金融机构对接,积极争取政府专项债和农发行PSL利率贷款支持,落实建设资金;强力推进土地征占补偿和施工环境协调工作,力促西区供水工程尽快开工,地表水厂加快建设,确保2020年6月底通水调试,西区供水工程年底基本建成。四是全面做好防汛抗旱工作。进一步完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提高河湖洪水监测预报和科学调控水平;完善防汛抗旱工作体制机制,压实责任、细化举措,强化组织建设、预案修订、应急演练、物资储备、隐患排查、监测预警及协调调度工作,全面提升防汛抗旱能力,确保安全度汛。五是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积极争取上级争持,推进滦、潮河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水土保持、河湖监管等项目,进一步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保障京津用水安全。六是全面加强水务风险防范。以资金安全和效益为目标,吃透用好财政、金融等支持水利政策,严格预算执行,着力保障水利重点任务。强化水利资金绩效管理,从源头防止资金闲置浪费。加大清理拖欠中小企业帐款力度,完成省、市清欠帐款要求,化解债务风险。优化资产管理,扎实做好水利国有资产专项报告编制工作。加大财务监督检查力度,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督促局属单位加强内控建设,进一步规范管理,持续把牢财经纪律红线,配合做好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强化问题整改,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深入落实上级要求,全面加强新冠疫情应对防控,确保人员安全、不误工作;按要求整改推进“两河一期”PPP项目清算工作,协助做好PPP项目退库工作;全力做好水利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相关工作,确保水务系统持续安全稳定。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