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乔溪,通讯员王荣军,刘兴麟)厕所革命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且与农村亿万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件大事,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是否让百姓受益直观、现实的体现。近年来,我市强化督导调度,抢抓有效工期,加快改厕进度,力促各项举措落实。截至目前,共完成户厕改造156162座,完成率110.8%,超额完成2019年度工作任务目标。
强化督导调度,力促落实。及时召开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题调度会议,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力促各项措施的落实,加快改厕进度。全市各级进一步加大督导力度,市人居办牵头成立督导组多次赴各县(市、区)督导检查。市农业农村局采取处级领导“一对一”分包县区的办法,不定期带队深入乡村督导改厕工作,切实加快了工作进度。市、县两级建立了改厕详细工作台账,实行工作进度周报制度,实时掌握工作进展,发现问题,及时督促解决。
转变工程管理方式,全力推进。面对有效工期短、任务量大等现实问题,各县(市、区)采取灵活的方式组织施工,即将完成目标任务的县区,抓紧工程收尾工作,尽可能提前完成;工程推进较慢的县区,由单一的企业承包集中施工改为集中施工与各乡镇分散施工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施工。充分调动农户自身改厕的积极性,加快了工程推进速度,缩短了工期,确保进展较慢的县区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赶上,按时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
加强宣传,广泛动员。各县(市、区)充分利用简报、信息、微信公众平台、微信交流群等媒体,加强宣传,广泛动员。全市范围发放宣传单2万余份,报送宣传文章将近400篇。通过强有力的宣传发动,让农民群众参与其中,既当“施工员”又当“监督员”还当“宣传员”,解决了“政府干、群众看”的问题,营造了“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使施工进度明显加快。
完善后期管护建立长效机制。按照国家和省改厕工作的有关要求,各县(市、区)建立厕所管护长效机制,乡镇级积极建立农户改厕服务站,加强厕所管护工作,解决好粪便清掏和处理等问题,确保改造完的厕所能够正常使用,解决好农村改厕“后半程”问题,使群众满意。同时,按照省有关要求,我市按照精准脱贫的方式加强改厕档案管理,落实好“一厕一档”,杜绝虚假改厕问题。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