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21/2019-04677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文件编号: 承农业建字〔2019〕第5号(A)类 有  效  性: 有效
对承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第030号建议的答复
2019-09-16   14时36分 浏览次数:

杜继鹏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正如您所言,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推进过程中,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也存在一些不足,包括:个别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进展较慢;村清洁行动到乡村两级落实不到位;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清运不及时、长效保洁机制不健全;个别村庄存在养殖、粪便乱堆乱放、污水横流、农户随意倾倒等问题。

根据您提出的建议,我局结合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积极发挥综合统筹、分类指导、督导检查职能,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难点突破,强化县级主体责任,落实部门联动机制,强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庄清洁等七大专项行动,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全力抓好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

第一,关于“强化村庄规划管理,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的建议。村庄规划编制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由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负责。在工作推进中,始终坚持“多规合一”,即乡村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衔接,各类规划在村域层面真正实现“多规合一”。同时,突出地方特点、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保留村庄特有的民居风貌、农业景观、乡土文化且符合村民意愿根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供的资料及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市需完成2124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截止到2018年底全市已完成1748个行政村规划,按计划,2019年全市需完成259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编制任务。今年上半年,全市197个村完成村庄规划方案编制(围场县31个、丰宁57个、隆化50个、平泉26个、滦平4个、宽城13个、双滦6个、兴隆6个、营子1个、高新3个),县(市、区)已安排规划编制专项资金1011万元,任务完成率达到76%。

第二,关于“推进村庄综合整治,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议。2018年,我市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经过一年来的综合整治,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2019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第二年,是从试点示范向点面结合全面推进之年,也是“承上启下、攻坚克难”的关键之年。市委、市政府制定印发了《承德市2019年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我局作为牵头抓总部门,统筹协调各专项行动牵头部门强力推进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庄清洁等七大专项行动。

(一)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大力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房前屋后乱堆乱放、清理闲置宅基地及残垣断壁、清理沟渠坑塘黑水污水、清理畜禽粪便乱倒乱摊乱堆;对清理出的场地规划建设小游园、小菜园、小果园;建立健全村规民约,逐步改变村民不良生产生活习惯。9月底前,全市基本完成村庄清洁行动任务,有效解决“脏、乱、差”问题,实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宜居,村民清洁卫生文明意识明显提高,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目标是村内村外无历史积存垃圾,房前屋后物品堆放整洁有序,残垣断壁、黑水污水和畜禽粪便有效清理,合理规划建设空闲场地。2019年上半年,除清理畜禽养殖粪污完成率为62.4%外,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残垣断壁或杂物、建设小游园、小菜园、小果园等项均已基本完成。

(二)实施农村垃圾治理专项行动继续推进滦平县、双桥区、双滦区省级农村生活垃圾试点工作,积极推广第三方专业化公司参与运营管理,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规范化、科学化。鼓励引导农户从源头上将生活垃圾按照可堆肥与不可堆肥、可回收与有毒有害等类别分类,基本实现垃圾源头减量化、收集分类化和处理资源化。因地制宜选择垃圾收集、转运、处理模式、技术和方法。合理设置垃圾转运站、配置垃圾收运车,完善垃圾收集和转运体系。加快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构建以垃圾焚烧发电、水泥窑协同处置为主、磁化裂解及卫生填埋为辅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各县(市、区)农村垃圾治理经费要纳入县本级财政预算。目标任务是2个新建、扩建垃圾焚烧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当年完成1个建设任务;到2019年底,全市村庄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的村庄达到90%;全市引入第三方专业化公司参与运营管理的村庄增加50个城乡一体化处理覆盖率比2018年提高5个百分点。截至目前,除焚烧发电项目外,其它项已全部完成年度任务滦平县、双桥区、双滦区3个省级示范县(区)基本达到有完备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完善的监管机制、有长效的资金保障“五有”标准。参照每100户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合理配备垃圾桶、垃圾收集车等卫生收集设施;配齐转运车辆,乡镇转运站到垃圾处理场配备密闭式车辆运输,村到乡镇转运站可用密闭式简易车辆运输;合理设置垃圾转运站,现有垃圾处理场覆盖范围内的乡镇,原则上每个乡镇建设一座转运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全部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

)实施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攻坚行动。对已经改造的厕所开展“回头看”,对存在质量问题的,要制定整改方案,确保改一座成一座;未改造的厕所,明确年度工作任务,制定建设方案,加快组织实施;加强改厕后续使用维护服务,解决厕所维修难问题。因地制宜确定改厕技术、标准和模式,城镇近郊区、乡村旅游村等具备条件的地区,推广使用水冲式或双瓮式厕所改造模式;坝上地区、山区等高寒缺水地区要研究符合实际、经济适用、农民乐用的改厕模式和技术;加强村民广场、乡村集市、中小学校、乡镇卫生院等人员密集活动场所卫生公厕建设。实施厕所粪污治理,鼓励具备条件的村庄同步配建厕所粪污处理设施,支持专业化企业和个人开展定期收运、粪液粪渣资源化利用有偿服务。按照国家《农村户厕卫生规范》(GB19379—2012)标准,开展改厕工作,确保质量。坚持建管并重,推进专业化、市场化服务,引导农民参与厕所管护。农村户用厕所退街、进院、入室。卫生厕所:厕屋(有墙、有顶)清洁、无蝇蛆、无臭,贮粪池不渗、不漏、密闭有盖,适时清出粪便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卫生厕所:在卫生厕所基础上,达到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对环境不造成污染。技术产品简便耐用,维修便利。有稳定、专业的管护队伍,管护经费有保障。

)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行动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对规划纳入城镇(园区)污水管网的村庄,将生活污水就近纳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集中统一处理。对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村庄、市级河湖长管理范围内的村庄以及重点河流沿线村庄生活污水进行重点治理。加快宽城县省级农村污水治理试点县建设,其他地区要加强生活污水排放管控。鼓励农村生活污水采取厕所黑水、盥洗灰水分离治理模式,提倡厕所黑水通过化粪池、净化沼气池等处理后,用作农肥、沼气等资源。引导村民将生活灰水用于庭院泼洒、花草灌溉等,不直接排入街道、沟渠坑塘,基本实现生活污水不出户、不出村。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排水沟等为重点开展清淤疏浚,恢复水生态,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2019年目标,新增完成60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其中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村庄、重点镇村庄基本实现全覆盖;新增完成900个村庄有效管控,全市农村生活污水管控水平明显提升。截至目前,21个村建设集中收集或分散式处理设施,完成率44.7%;6个村接入城市污水管网一体化处理,完成率46.2%;812个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管控,完成率90.2%。

)实施村容村貌提升行动实施村街硬化专项行动。做好通村公路、穿村路段的规划、建设和管养工作。在全面完成村庄主街道硬化任务的基础上,重点推进村庄通村组、入户道路硬化。要因地制宜选择路面硬化材料,鼓励采用石板路、青砖路、砂石路等硬化方式,基本解决村庄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问题。实施村庄绿化专项行动。大力实施环村林建设,开展村庄街道、隙地、庭院、游园等绿化,绿化苗木以乡土树种为主,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宜菜则菜。实施村庄亮化专项行动。在村庄主要街道、文化广场、学校、村民中心等重要场所合理安装照明设施,推广使用节能灯具和新能源照明。在主要巷道按需要设置照明设施,方便群众夜间出行。实施村庄美化专项行动。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乡村振兴战略等为内容绘制宣传文化墙或撰写相关标语;建立“一约两会”(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引导村民培育文明意识、倡导移风易俗、提升乡风文明。推进地名标志设置标准化,推进地名标志设置标准化。按照《地名 标志》国家标准 (GB17733-2008)和地名管理有关规定,设置村、街、路、巷、门户等地名标志牌。实施美丽庭院创建专项行动宣传发动群众按照“五美”标准,及时整理家杂物,整齐堆放生产生活物品,清理房前屋后乱堆乱放促进庭院内外整洁有序。鼓励农民群众充分利用农家庭院、房前屋后土地,发展庭院经济。根据2019年任务目标,截至目前,140个村完成主村到各自然村硬化,完成率72.5%;34个村完成主街道硬化,完成率63%;36个村完成入户道路硬化,完成率85.7%;80个村完成穿村公路硬化,完成率80.8%;656个村村庄绿化达标,完成率93.8%;新安、更换、维修路灯35547盏,完成率76.7%;502个村完成美化整治,完成率69.4%;782个村完成地名设置标准化,完成率81.5%;建设美丽庭院168598个,完成率87.3%;建设精品庭院33034个,完成率86.3%。

)实施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专项行动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全主要农作物农药、化肥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农膜回收利用,逐步建立企业回收、农户参与、政府监管、市场化推进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有效控制废旧农膜污染。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符合《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规范》,并保证正常使用。秸秆综合利用,紧紧围绕整市整县推进项目,集中力量开展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结合资源化利用,提高能源化利用比例,进一步提高秸秆直接还田质量,辖区内主要农作物(玉米)秸秆实现全量化利用。2019年上半年完成配建处理设施15处,完成率75%,建设农业生产废弃物集中处理中心1个,年度任务已完成。

)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优先编制县域乡村布局规划,科学划定聚集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类村庄。抓紧编制实用性村庄建设规划,有条件的地区,村庄规划应编尽编;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地区,村庄以乡、镇域或片区为单位编制。加强村庄规划管理工作,严格实施村庄规划,规范有序组织项目建设。认真落实乡村规划许可证制度,做到村庄建设规划管理全覆盖。健全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规划管理人员,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查处各类违法建筑和违法建设行为。现已完成216个村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完成率83.4%。

第三,关于“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机制,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实效”的建议。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我市深入学习借鉴浙江坚持高位推动,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工作经验,逐步健全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坚持亲自谋划、亲自部署。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严格落实书记、县(市、区)长“第一责任人”责任,亲自推动、亲力亲为。各乡镇和村党组织书记,积极担任“一线指挥长”,综合统筹落实辖区内的人居环境整治各专项行动,农村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和群团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做到想在群众前、带着群众干,调动各方积极性;各驻村工作组切实当好宣传员、指挥员、战斗员和示范员,协助村委会研究完善村规民约、卫生公约、定期清扫制度及各村民小组村庄保洁制度、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加快推进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软件建设。全市上下形成层层抓落实、人人抓落实的干事局面。二是严格考核奖惩。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市直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及县(市、区)综合考核内容,设定分值为3分,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行“月督导、季调度、半年观摩、年终综合考核”的督考机制对年终考核排名靠前的县(市、区)及市直部门给予通报表彰,对排名靠后的县(市、区)及市直部门通报批评,并对主要领导进行约谈。考核结果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要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将考核结果同干部使用直接挂钩,与省市奖补资金直接挂钩。三是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结合农村基层组织换届选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和党员带头作用。同时,进一步建立完善村规民约,以文明村镇创建,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五好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等创建评选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村民文明素养。

下一步,我局将加大统筹协调力度,督促县(市、区)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加快推进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确保圆满完成年度任务目标,为建设“生态强市、魅力承德”做出更积极的贡献。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帮助和支持,欢迎今后提出更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承德市农业农村局

2019年9月16日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