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21/2019-04667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文件编号: 承农业提字〔2019〕第10号(A)类 有  效  性: 有效
对政协承德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第25号提案的答复
2019-08-26   14时44分 浏览次数:

对政协承德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次会议

25号提案的答复

艾铮委员:

您提出“关于农业产业链调整组建要发挥政府助推作用”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国家绿色发展先行区、环首都脱贫攻坚示范区”三个发展定位,市农业农村局以打造“京津最优,全国知名”的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目标,围绕“一环六带”农业产业带建设,瞄准京津中高端消费市场,全面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全市“六个农业”转型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8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70.3%(全省排名第二),增加1.1个百分点,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248亿元。

一、深入谋划现代农业产业布局

为加快承德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步伐,叫响承德区域农业品牌,市政府出台了《推进一环六带农业产业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和开放、市场思维谋划推进产业带建设,全市重点推进“一环”:环八县食用菌产业带;“六带”:果品产业带、肉类产业带、中药材产业带、蔬菜产业带、马铃薯产业带、奶牛产业带,同时加大“五个百万亩”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引导“一县一主业”、“多县一主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重点开发绿色有机食品、医药保健品、休闲饮品、功能保健品、御膳养生品、生化产品、环保应用品等高附加值下游产业链后端产品。通过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扩张,逐步建立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为主导的生产经营模式,加快农业产业由数量规模型向消费导向型转变,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初步形成综合竞争力强、产业体系完善、运营科学、资源节约、质量安全、高产高效的农业产业带。

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深入实施“扶龙行动”。近年来,全市深入实施以“扶龙头、壮龙身、舞龙尾”为格局的“扶龙行动”。认真谋划推进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关于重点支持农业30家领军龙头企业和30家创新成长型企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文件重点培育60家产业链条长、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开展对外农业合作和引进非农企业投资,做优增量开展农业产业化增信基金试点和农业产业引导基金,推进企业上市等多渠道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盘活存量。充分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平台,通过多届京承、津承农业产业扶贫协作推进会议,成功引进首农集团、天津食品集团等多家京龙头企业来承投资兴业,与物美集团、千喜鹤集团、挑战集团、南开大学、天津农科院等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2018、2019年与京津两地成功签约农业合作项目69个,协议总投资达100亿元2018年底,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58家,其中省级86家,国家级4家,实现销售收入248亿元。31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露露、华都和山庄集团三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

(二)推进农副产物综合利用。我市突出循环经济理念,围绕主导产业及特色产业发展,推进副产物综合利用,打造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一是打造种养殖生态化生产。畜禽养殖-畜禽粪便(秸秆)-有机肥-生产食用菌(蔬菜)-废弃菌棒-生产肥料(活性炭、压块煤)。承德兴春和农业集团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区,以生态循环农业为指导原则,生产健康安全的蛋肉奶鱼果菇。二是加强林果及其副产品资源化利用。山杏—杏核皮—活性炭—供热。承德华净活性炭有限公司成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研究实施了1MW杏壳气化发电项目,杏壳气化产生的可燃气用于发电,还能产生热能供暖、生产活性炭及炭有机肥四种产品。构筑玉米综合加工。玉米加工副产物—酒精(白酒)—酒糟—蛋白饲料。承德避暑山庄企业集团饲料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酒精、饲料于一体的生态型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设计加工能力40万吨,年产蛋白饲料6万吨,酒精7万吨,企业带动全县及周边地区玉米基地面积50多万亩。

(三)实施主食加工提升行动。围绕我市粮食、菌菜、畜禽等主导产业发展,大力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产销模式,不断提升主食加工业水平一是积极推进马铃薯主粮化生产。承德味来食品有限公司利用围场县独特的马铃薯资源,承担了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试点项目,研制出马铃薯全粉小麦粉馒头开展马铃薯主食产品推广试点消费。二是积极推进菌菜等调理制品生产。承德森源食品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平泉食用菌优质蔬菜、净菜和冷冻快餐调制产品优势,在北京建立12家“菇芳源香菇鸡”快餐连锁店,与北京多家社区快餐配送中心及学校食堂合作,为其供应冷冻快餐调制产品及净菜。2018年,公司冷冻快餐调制产品及净菜产品年销售额1亿元。三是推进畜禽调理制品生产。河北滦平华都食品公司实现了全产业链生产,产品重点由生鲜向熟食制品、快餐等产品转型,熟食制品主要出口日韩。

(四)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市政府成立承德农产品创建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品牌农业的实施意见》。推出“京津生态水源涵养区、生态绿色有机农产品”承德农产品整体形象。目前,全市共有7家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111.6万亩;全市绿色食品有效用标企业45家,产品100个。全市有机食品认证达到146中国驰名商标达到12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达到20市通过多年努力,打造了“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中国山楂之乡”、“中国板栗之乡”和“中国国光苹果之乡”等众多农产品地理标识品牌,提升了我市农产品在北京、天津市场的竞争力。

(五)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依托华都、神栗、怡达、森源等核心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双方、多方订单生产、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紧密型合作关系,打造一二三融合发展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积极引导核心企业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制定章程和实施方案。目前,全市有宽城板栗产业化联合体、滦平华都禽肉加工联合体、平泉县瀑河源食用菌产业联合体、围场马铃薯产业联合体等19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被认定为示范联合体。通过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创建,带动了全市一村一品生产基地建设,全市一村一品村数达到970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达11个。

强化农产品流通和服务体系建设。我市发挥“一市连五省”的区位优势,依托京津等国内外消费市场,大力发展“农批对接”、“农超对接”、“农餐对接”等流通方式。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鼓励在加工环节上实现上下游衔接,打造既有集中连片的原料基地,又有农产品加工企业,有健全的包装、仓储、物流和市场营销体系,拧紧产业链条,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培育农产品冷链龙头企业,大力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发展壮大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加强农批市场和农贸市场建设积极引进京津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支持怡达集团、宽和电子商务、宽广超市等本地农产品加工物流企业,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大数据、现代物流、连锁配送等现代化手段,加快发展从产地到超市到餐桌的农产品直供直销市场。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畅通农产品“绿色通道”,促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加快建设连接京津、辐射辽蒙、带动周边的大型鲜活农副产品及加工品集散中心。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建议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针对龙头企业规模小、链条短,整体竞争力不强;新上农产品加工项目少,精深加工企业实力弱龙头企业科技研发能力有限,管理水平低、效益不高;企业产品品牌意识不浓,市场开拓意识不强,市场占有率低;企业发展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深入分析查找原因,研究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拿出具体可行的措施,推动全市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工作思路:坚持用市场、开放、工业的思维,实施龙头企业提质、农产品加工业提速、农产品品牌提升、重点项目攻坚、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五大行动,搭建平台,强化引导和服务,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2019年,力争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率增加1个百分点以上,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8%以上。

一是实施龙头企业提质行动。注重加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鼓励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强强联合,整合资源市场品牌。重点抓好双三十强龙头企业建设,逐个制定3-5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通过项目扶持、政策支持推动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二是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速行动。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兴建一批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加快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建设进度,深入推进龙头企业精深加工,提升产品档次,提高附加值,拉长产业链。推动植物秸秆、动物粪便、果壳稻糠等农业副产品综合利用、加工副产物全值高值利用和加工废弃物梯次利用。

三是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发挥我市生态优良、文化厚重、资源富集优势,紧盯京津两大消费市场多元化、高端化、个性化需求,持续优化供给结构,争创国家、省级各类农业品牌,积极参加全省农业品牌评选活动,加大品牌农产品宣传推介力度,提高承德农业品牌知名度。

四是实施重点项目攻坚行动。全面掌握全年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切实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重点瞄准京津大企业大集团,开展靶向式、点对点招商,力争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在食用菌、蔬菜、马铃薯、中药材、肉牛等精深加工方面实现新突破。

五是实施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行动加强同京津等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推广机构的合作,加大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与孵化。支持加工龙头企业引进科技人才,建立研发中心,积极申报发明专利。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引进院士项目团队,建立院士工作站。全市力争新建1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全市省级以上食品类研发平台达到10个以上。着力打造京津冀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创业硅谷。

、加大农产品流通政策扶持力度。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在京津等国内一线城市开办销售本地绿色有机农产品专卖连锁店,创新市场对接模式给予补贴。对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开展基地绿色有机认证,发展统防统治、农批市场、冷链物流、包装仓储等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在给予项目资金支持。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三农”信贷投放,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控制使用支农再贷款资金上浮区间,切实降低涉农融资成本加大对农产品加工流通型企业支持力度。切实降低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用水电价格。规范收费行为,严格执行明码标价制度,杜绝零售企业向供应商收取各种不合理费用。统一绿色通道”相关标准简化农产品“绿色通道”检查程序加强“绿色通道”收费监管,真正把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承德市农业农村局

2019年8月26日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