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12/2019-06344 | 主题分类: 财政、金融、审计 | 发布机构: 市财政局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七月份财政收支情况分析
七月份,全市各级财税部门以“双过半”为基础,认真分析财政经济形势,加强收入的组织、协调和调度,保障重点支出,促进预算执行,财政收入增幅稳步提高,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加大。
一、收支总体情况
七月份,全市全部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578424万元,占预算的68.6%,超时序进度10.3个百分点,同比增长9.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765118万元,占预算的68.7%,超时序进度10.4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1.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43734万元,同比增长4.7%,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71.1%,较上半年提高2.4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完成221384万元,同比增长30.6%,拉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2457282万元,占预算的56.3%,同比增长22.4%。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383333万元,占预算的29.1%,同比下降33.8%;支出完成658113万元,占预算的35.7%,同比增长42.3%。
二、影响因素及问题分析
(一)财政收入连续正增长,但当月规模较上月有大幅回落。在半年“双过半”的基础上,全市各级财税部门积极面对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以及税制改革带来的减收增支压力,加强协调配合,全力挖潜增收,保持了全市财政收入连续七个月正增长。从七月份单月情况看,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当月完成8.2亿元,较上月减收5.7亿元;全部财政收入当月完成21.4亿元,较上月增收0.6亿元。从累计完成情况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时序规模11.6亿元,超时序进度10.4个百分点,较上月收窄了0.9个百分点;全部财政收入超时序规模23.7亿元,超时序进度10.3个百分点,较上月扩大1个百分点。
(二)县市区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但区域性差异依然明显。从各县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看,规模方面:双桥区完成了10亿元,双滦区、滦平县超过了8亿元,宽城县超过了7亿元,丰宁县、开发区、兴隆县超过了5亿元,承德县、围场县、平泉市超过了4亿元,隆化县超过3亿元,营子区超过了2亿元。增幅方面:所有县市区均实现增长,增幅最大的营子增长了1.5倍,较高的丰宁、隆化超过了15%,开发区、双滦、承德县、滦平、宽城和兴隆超过了10%。进度方面:所有县市区均超过时序进度,进度快的营子超过了全年目标,兴隆、滦平超过了80%,丰宁、围场、双滦和隆化超过了70%。
(三)税收增幅小幅回升,财政收入质量提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54.4亿元,同比增长4.7%,增幅较上月提高了1.8个百分点,比重较上半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13个税种“八增五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等八个税种完成税收40.5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增收的主要税种是企业所得税增收1.1亿元,增长17.9%;耕地占用税增收0.8亿元,增长44.2%;资源税增收0.6亿元,增长47.2%。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契税等五个税种完成税收13.9亿元,同比下降6.8%。其中,减收的主要税种是个人所得税和契税,同比分别下降10.3%和8.4%。
(四)非税收入进度较快,政府性基金收支进度偏慢。1-7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非税收入完成22.1亿元,占到了全年预算目标的89.3%,超序时进度31个百分点。非税收入规模同比增收5.2亿元,增长30.6%。政府性基金方面,受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影响,基金收入累计完成38.3亿元,占预算的29.1%,落后时序进度29.2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减收了19.6亿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65.8亿元,占预算的35.7%,落后时序进度22.6个百分点,同比增支19.6亿元,主要是用于城市拆迁和征占补偿的城乡事务支出60.6亿元,同比增支18.3亿元。
(五)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加大,民生和重点建设需要得到有效保障。七月份,各级财政部门继续加强支出调度分析,加快重点项目支出进度,总体规模大幅提升。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245.7亿元,同比增支45亿元,增长22.4%。按级次分析,市本级累计支出44.2亿元,同比增长50.6%;县市区累计支出201.5亿元,同比增长17.6%,其中,增速较快的营子区超过了60%,丰宁县、隆化县超过了40%,滦平县、双滦区、开发区为负增长。按进度分析,除双桥区52.2%、营子区53.8%和开发区55%,未达时序外,其余县市区均超序时。按项目分析,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城乡社区、交通运输等支出进度均在70%以上。核算三产的八项重点支出累计完成160.9亿元,同比增长25.5%。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根据上半年统计部门数据,当前,我市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但经济运行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下行压力依然存在,成为制约财政进一步增收的基础性因素。一是新增企业规模小、拉动弱。上半年,全省新增新建企业41家,我市仅在4月份新增1家食品制造企业,工业发展后劲不足。二是月度停减产企业增多。6月份,全市停减产企业177家,比5月、4月、3月分别增加了18家、14家、31家,其中停产企业29家、减产企业148家,停减产面达45.2%,影响规上工业9.8个百分点。三是部分重点培育的产业回落明显。上半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比一季度回落12.6个百分点;食品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9.6%,降幅比一季度增加1.7个百分点。另外,国家实施的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将会对财政增收产生较大压力。
下一步,各级财税部门将继续按照“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税费征管,加快支出进度,全力保障民生,确保实现全年各项财政目标任务。
(一)抓好收入组织。一是明确征管责任。紧盯年初收入目标,按照职责分工,财税部门分别做好本系统的收入组织调度,加强工作督导,确保完成系统年度收入任务。强化综合治税,加强配合,互通信息,搞好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努力堵漏增收,确保收入平稳增长。二是强化分析监控。做好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税源的监控,特别是对收入出现负增长和进度慢的县区,密切跟踪其收入完成情况,督促做好收入组织工作,压实征管责任,着力扭转收入态势。三是强化财源培育。密切跟踪分析上半年重点行业企业经营发展状况及下半年发展趋势,找准摸清当前制约重点行业企业发展的症结。加大涉企财税优惠政策宣传力度,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好加强财源建设和支持重点财源企业发展的各项工作举措。健全财源建设考核评价体系,着力提升财源建设管理水平。四是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各级财税部门要不折不扣地做好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完善工作措施,强化组织推进,密切跟踪政策执行情况,开展政策落实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坚持依法征税,强化税源监控,做好动态分析,加强趋势研判,真正做到应收尽收。
(二)强化支出管理。一是明确目标,有效传导压力。按照财政部、省厅财政预算执行支出进度考核要求,进一步强化部门对财政支出重视程度,明确部门支出预算执行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健全支出进度通报制度,定期通报全市各县区支出情况,并在关键时点对支出落后的县区进行约谈。通过有序传导压力,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均超时间进度。二是建立长效机制。各级财政要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协调、调度、督导各部门加快支出进度。同时,加大对部门支出预算执行的考核力度,将其纳入党委、政府对部门考核的指标体系,进一步压实部门预算执行的主体责任。三是细化指标,加快资金拨付。各级财政要全面梳理各口的预留待分资金,将尚未明确资金细化方案或尚未明确到具体项目的专项资金尽快落到实处,对无法按时细化落实到项目的预留待分资金,要予以统筹使用。四是争分夺秒,抓好项目建设。抓好夏秋季节项目建设的“黄金期”,逐项分析项目建设具体情况,符合拨付条件的,抓紧拨付;暂不具备拨付条件的,倒排时间表,狠抓工期,推动项目资金早拨付、早落实、早见效。
(三)切实管住风险。强化财政运行监控,建立健全财政运行风险评估及预警机制,完善财政运行动态监控系统,加强对财政收支、负债及库款的监控,定期开展多维度监测分析,对财政运行潜在风险要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有关规定,加强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制定科学有效的债务化解方案,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开展政府性债务专项检查,特别是高风险地区要落实好风险防范措施。强化数据质量监控,严格落实财政收支质量管理有关政策要求,严守财政工作和资金管理的法律红线和政策底线,确保财政运行相关数据的真实准确。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