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21/2019-04657 |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
文件编号: 承农业提字〔2019〕第11号(A)类 | 有 效 性: 有效 |
对政协承德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第30号提案的答复
苗育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建议”收悉,经我局认真研究,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为不折不扣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市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市四大班子领导任副组长,市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承德市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制定出台了承德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意见》等纲领性文件,编制了《承德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承德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及5个工作方案〉主要任务分工方案》等重要规划和方案,同时把中央、省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工作目标进行细化分解,明确完成时限和责任部门,建立工作台账,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在具体工作摆布中,发挥地区优势,突出工作重点,通过着力抓好“五个振兴”重点工作,推动全市乡村振兴工作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不断迈进。目前的主要做法及成效是:
1.把发展农业产业作为实现产业振兴的重点,努力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一是持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通过实施“一减六增双提升”,不断优化种植结构,今年共完成籽粒玉米调减面积33.5万亩,占市政府下达任务30万亩的111.7%,同步实施了奶业振兴行动,重点在丰宁、围场、滦平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稳步提升奶牛存栏量。二是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通过深入实施“扶龙行动”,切实落实《承德市支持农业30家领军龙头企业和30家创新成长型企业的实施意见》,全面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持续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全市19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被批准为省级示范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不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今年以来共为14家龙头企业提供贷款6180万元,累计达到9.725亿元。三是提高产业园区发展质量。平泉市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在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综合评审中名列第一,经农业农村部与财政部评审后,成功入选2019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国共入选45个,我省仅平泉市1个入选,获得中央财政支持资金1亿元;围场伊逊河流域、鱼儿山牧场和御道口牧场三个园区成功被省政府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总数达到20个;上半年全市新增入园企业68家。四是全力实施“六个农业”。①质量农业守关口。3项标准成功立项2019年河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种植样品抽检合格率99.89%,畜禽水产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样品合格率100%;150家省、市级追溯试点企业、6000多个农产品纳入省级质量追溯体系平台进行管理;圆满完成春防任务,有效防控非洲猪瘟,全市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津承两地签订《促进两地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框架协议》,深化多领域合作。②科技农业见实效。1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承德综合试验站作用凸显,各试验站岗位专家定期进村入户开展科技培训和技术帮扶;推介发布23项农牧业重点推广技术和146个主导品种,成功引进新品种60项。成功认定省级农民教育培训基地13个、实训基地10个,累计培训各类农村实用人才1270人。③绿色农业保生态。全市完成旱作节水技术推广330万亩、水肥一体化49.9万亩,化肥农药实现零增长;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农膜回收利用率均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争取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资金45430万元,正在全力组织施工建设。④品牌农业扩影响。完成4家续报企业和16家企业绿色食品认证年检,成功争取省级品牌打造项目经费450万元,大力打造“热河黄芩”“丰宁牛奶”区域公用品牌;组织露露、神栗等50余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参加了10多项国际国内大型展会活动,取得良好宣传效果。⑤功能农业亮特色。着力打造7个富硒作物“单品冠军”,全市新增富硒农作物种植面积5万亩;《承德市功能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完成论证评审会,得到评审专家一致认可;时清霜副省长先后两次批示支持我市创建河北省功能农业示范市,河北省功能农业扶贫研讨推介活动正在有条不紊筹备中。⑥美丽农业展风采。完成国家“一号风景大道”沿线花海种植5万余亩,成功申报“春观花”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6条,发布休闲农业精品景点线路1条;完成3个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新增益农信息社187个,“互联网+现代农业”稳步发展。
2.把开放的人才培育计划作为实现人才振兴的重点,努力构建特色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培养。以农村实用技术、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作为抓手,建立创业培训、项目推介、专家指导、政策扶持、跟踪服务“五位一体”的帮扶工作模式,提升农民创业能力和成功率,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围场、平泉等县市,围绕天津对口帮扶农村劳动力领头人培训工程开展创业培训。平泉市摸底调查了132个创业实体,筛选出100名符合条件的创业致富带头人,参加东西部对口帮扶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截止6月底,全市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3154人,其中技能培训6635人,创业培训86人,引导性培训6433人。二是培养优秀农村青年人才队伍。通过实施“三支一扶”计划,选拔招募一批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2019年共招募110人。加大培养使用力度,提升计划实施成效,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促进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同时,积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条件,鼓励大学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对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志愿者,愿意参加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经个人报名、组织推荐,可参加招聘,笔试成绩加5分。三是加强急需乡村人才引进。围绕林果种植、畜牧养殖等特色产业发展,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引进我市乡村特色产业领军人才。积极开展“进名校、引英才”等系列招聘活动,组织23家单位、75人的招聘团队,走进吉林大学和长春中医药大学开展招聘活动,征集岗位需求560个,现场签订就业意向200人。支持企业加强与京津、省内知名专家、学者的合作,采取聘请“客座教授”“假日专家”“技术顾问”或等形式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
3.把多样的文化活动作为实现文化振兴的重点,努力构建多元文化体系。一是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引领乡村发展。深化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组织全市各级图书馆、文化馆(站)利用自身文化品牌优势,深入基层,大力宣传李保国、塞罕坝机械林场、吕建江等时代楷模精神和抗震精神,广泛开展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已组织开展道德讲堂、诗歌朗诵、爱国主题快闪等形式的教育宣讲活动10余场。二是推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保障文化民生。继续落实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政策,确保全市各级图书馆、文化馆(站)、乡镇文化站和城市社区(街道)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免费开放工作;同时,严格落实各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资金,确保基层文化活动顺利开展。强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全市本年度共建设14个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档升级乡镇服务点、10个文化共享工程专题资源“进村入户”服务点,每个乡镇服务点按照5万元的建设标准,统一配备公共文化一体机、摄像机、中国文化网络电视互动播出终端、平板电脑等设备;每个“进村入户”服务点按照一千元建设标准,配备液晶电视及中国文化网络电视机顶盒,通过中国文化网络电视等新媒体渠道将文化共享工程专题资源传播到基层。三是培育新时代承德优秀文化,传承文化基因。为烘托春节期间良好节日氛围,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以花会、灯会、庙会等传统民俗节目为主的“文化进万家”演出活动,春节、元宵节期间共演出200余场;积极组织申报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经初审选出“传统古琴斫制技艺”等18个项目代表我市报省。四是实施乡村文化人才培育工程,强化人才支撑。要求全市各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平均每月参加不少于两次培训,提升专业文化素质;同时,组织优秀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为群众及基层文艺团队开展节目编排、表演方式的指导和教学,帮助基层群众提高艺术创作能力。
4.把推进绿色发展作为实现生态振兴的重点,努力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一是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全市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争取国家、省项目资金2.06亿元,筹措资金21.3亿元,全力推进垃圾治理、厕所革命等七大专项行动,目前,厕所改造、垃圾治理、污水治理、畜禽粪污治理、村庄清洁行动、村庄硬化、村庄绿化、村庄亮化、村庄美化、美丽庭院创建、村庄规划编制等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中。“空心村”治理方面,列入省重点治理任务的2个空心村(滦平县、高新区)和有治理任务的村庄均完成了各项前期手续,正在集中开展建设,预计年底前达到入住条件并交付使用。“中心村”建设方面,多次赴平泉市及桲椤树社区调研,总结平泉“中心村”建设经验并形成调研报告,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肯定批示。二是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工作,完成营造林面积56.9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23.33万亩、营林抚育33.62万亩。推进草原生态建设和管护,高质量实施草原生态补奖、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草地建设等草原生态工程建设,共落实资金1.28亿元,完成草地综合治理面积8.5万亩。扎实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上半年全市森林火灾受害率0.002‰,没有发生重大以上火灾,未发生草原火警及等级以上草原火灾。推进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对359个有证露天矿山继续实施停产整治,对120处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进行综合治理,已经完成83处,13处正在施工,24处正在招标确定施工单位,年底前全部治理完成;以普宁机场周边等区域为重点,累计完成矿山修复绿化8.52平方公里。严格落实河湖长责任制,河湖管理员已全部上岗履责,认真开展排查整治和联合执法巡查,上半年共排查问题出798个、完成整改717个,完成率90%。强力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大力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水利水保、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三大类项目,累计争取到上级资金1.6752亿元,目前正在按照方案积极推进。
5.把党旗红活动作为实现组织振兴的重点,努力构建脱贫致富体系。一是持续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进一步总结提炼了“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经验,确保继续保持全省领头羊位置。平泉市代表我市赴中组部组工干部学院,在全国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上进行了典型经验介绍。二是深入开展“乡村振兴党旗红”活动。制定并印发《关于在全市开展乡村振兴党旗红活动实施方案》,对“乡村振兴党旗红”活动进行安排部署,通过深入实施夯实堡垒、素质提升、先锋模范、联户带动、文明领航“五大行动”、15件实事,力促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三是开展“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年”活动。参与全省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制定工作,牵头制定了农村党组织质量提升标准。深入抓好中央和省委巡视反馈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整改,确保年内解决农村(社区)活动场所危旧狭小问题,推动农村综合服务站达到“六有标准”,各项经费达标,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提质升级。四是积极承办全省“万人示范培训”任务。共承办周台子全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 “万人示范培训”任务6期,较好完成了承德市21批次相关学员赴省调训任务。五是大力实施“领头羊”工程。全面抓好换届后村党组织书记教育培训,组织205名乡镇组宣部长参加培训班,启动了600名村党组织书记外训培训班,已完成第一期赴浙江培训任务。六是认真抓好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转化。严格按照全省“十种类型”后进村组织开展摸底排查,按照不设比例、应整尽整要求,完成了各类后进村上报工作,将集体经济空白村和去年以来村“两委”班子中发现涉黑涉恶情况村纳入整顿范围,全力抓好整顿转化。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三农”工作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强基础、抓重点、补短板,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阶段性目标开好局、起好步。
最后,非常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支持,并希望您能一如既往的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承德市农业农村局
2019年7月19日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