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02/2019-17988 |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
文件编号: 〔2019〕—22 | 有 效 性: 有效 |
《承德市重点项目建设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此件主动公开)
承德市重点项目建设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开展“三深化、三提升”活动,通过实施一批质量优、效益高、带动力强的重点项目,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重点项目建设质量年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突出规划引领。围绕我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三区一城”发展定位和“12345”发展思路,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组织落实好协同发展总体规划和省、市相关重大规划。
突出实体经济。认真落实《承德市主导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8—2020年)》和《承德市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产业项目,培育产业龙头,延长产业链条,进一步集中资源、人才、技术、政策等发展要素,推进“3+3”六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
突出质量优先。优化投资结构,提高项目质量,注重绿色投资。千方百计扩增量,多措并举优存量,以高质量的投资项目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在重点项目筛选过程中,严格执行《河北省新增限制和淘汰类产业目录》、《河北省京津冀交界地区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提高准入门槛,支持一批工艺装备水平高、带动能力强、支撑作用明显的优质项目建设。
突出效益优先。在招商和选择项目中,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强化对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单位能耗增加值、单位排放增加值等“亩产效益”指标的综合评价,算好经济账,坚决杜绝低水平重复投资,提高投入产出比,实现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的高效益发展。
突出责任担当。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主要领导负总责,既要挂帅又要出征,对照年度目标和工作任务,实行清单式管理,压实责任,细化措施,加强监管,完善考核,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二、工作目标
以重点项目提升质量为核心,按照分级推进、分级负责、分级保障的原则,实施重点项目“3811”工程,即:实施省重点项目35个、亿元以上高质量项目800个以上,重点推进超10亿元项目100个以上,谋划储备亿元以上项目1000个以上。重点从开工、建设、投产、储备等关键环节集中发力,力求突破,形成“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其中,实施省重点和谋划储备亿元以上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项目数量占比高于50%。
三、主攻方向
明确目标,突出重点,下大力推进高质量的项目投资,以优质增量引领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一)突出抓好生态建设项目。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导,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把生态文明贯穿到项目建设及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加快实现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农业产业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良好局面。在全面改善生态环境、着力打造生态品牌中,高质量实施滦平天缘盛世生态农业示范区、平泉现代农业示范园等项目建设。
(二)强力推动主导产业项目。依托资源禀赋和独特优势,突出发展“3+3”主导产业”。在延伸主导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中,高质量推动万德承德班夫国际旅游度假区、承钢钒钛高科无缝管装备生产、荣盛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德鸣大数据产业园、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暨京郊健康食品产业园、特变电工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项目建设。
(三)积极推进京津转移项目。以中关村创新创业园、朝阳承德产业园、怀柔丰宁产业园、津承中小企业产业园等园区为载体,深入实施“五合一”精准对接模式,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拓宽与京津在科技、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全面战略合作。在推进交通互联互通、生态共建共享、产业升级转移三个重点领域中,重点推进北京雁阳汽车部件生产、领锐汽车配件生产等项目建设。
(四)加快建设基础设施项目。聚焦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优化完善功能布局,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完善航空、铁路、公路“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体系;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增强中心城区承载带动能力。推动承平高速全面开工建设,围场通用机场建成通航,京通电气化改造开工建设;着力推进津承铁路、承秦铁路、承克高速围御段、赤曹高速、丰宁通用机场等项目前期取得明显进展。抓好县域道路、地下管网、供水供热、公共服务等项目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步伐。
(五)着力实施壮大财源项目。把项目建设作为壮大财源的重要措施,抓紧重点项目建设,做大特色品牌,做强支柱产业,培育财税增长点,形成项目建设与财源支撑的良性增长。在巩固提升既有财源、培育壮大增量财源中,加快建龙钒氮合金、泰航玄武岩纤维制品生产、国家检测检验认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四、实施步骤
重点项目建设质量年活动时间为2019年1月至12月,分为前期准备、组织实施和总结评价三个阶段进行。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9年1月—3月31日)
1月至3月,做好组织准备工作。开展项目前期跑办工作,确定全市2019年市重点项目计划,制定重点项目建设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分解工作目标任务。(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政府)
1.开展“冬季攻坚”活动。在全面总结上年谋划储备工作成果基础上,充分利用冬季非施工期有效时间,着重加快推进项目前期手续办理,落实建设条件,到一季度末,完成“四个一批”的工作目标(即:招商引进一批、谋划储备一批、推进落实一批、协调保障一批),确保2019年全市项目建设工作实现良好开局,为全年项目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确定市重点项目计划。按照重点安排投资规模大、产业链长、带动力强、质量效益显著项目的原则,制定、印发《承德市2019年市重点项目计划》,确定市重点项目300个(含省重点),其中:计划新开工项目80个;续建项目80个;保投产项目60个;前期项目80个。
3.制定重点项目建设质量年活动方案。为继续发挥项目建设对“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补短板”的关键作用,通过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和全产业链项目,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增强发展后劲,制定重点项目建设质量年活动方案,从提升项目质量、提升载体能级、提升招引水平、提升服务效能等方面发力,进一步提升重大项目招引质量和成效、重点项目推进的质量和效能。
(二)组织实施阶段(4月1日—11月30日)
在全面抓好项目日常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开展“集中开工、招商推介、政银企对接、现场观摩、项目擂台赛、项目宣传、项目谋划”等系列主题活动,进一步营造氛围,力促项目建设。
1.组织集中开工活动。4月上旬,举办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将参加集中开工活动的所有项目纳入督导范围,建立集中开工项目台账,定期进行调度,及时了解和掌握项目进展情况。(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政府)
2.组织招商推介活动。4月至9月,组织招商推介活动。4月份,在香港举办“承德市(香港)招商推介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和参加“河北省香港招商和考察学习活动”,在天津举办“2019中国·天津投资贸易洽谈会暨PECC博览会”;5月份,组织参加在廊坊市举办的“2019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9月份,组织参加在厦门举办的“2019年厦洽会”,在承德举办“2019年百家名企进承德暨第十七届中国(承德)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等经贸交流和招商推介活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交流、经贸合作关系,力求突出精准招商,推介我市新机遇、新优势和新商机,对接、洽谈一批合作项目。(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政府)
3.组织政银企对接活动。6月、9月,围绕重点项目资金需求,集中组织举办两次以上政银企对接会议,平时不定期召开小规模、“点对点”、有针对性支持产业发展的银企对接会议,搭建投融资信息对接平台,发布我市项目资金需求信息,力争通过项目和金融机构深度对接、精准对接,解决部分重点项目建设资金缺口问题。(牵头单位:市金融办,责任单位:市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政府)
4.组织现场观摩活动。每季度举办一次专题重点项目观摩活动,学习先进、鞭策落后,通过实战调动各级各部门把主要精力聚焦到项目建设上来,进一步营造抓项目比质量的浓厚氛围。一是在一季度末由发改委分管领导带队,对冬季攻坚活动组织较好的县(市、区)进行参观学习;二是在二季度末由市政府主管领导带队,对相关县(市、区)重点项目进行现场观摩。三是在三季度末由市四大班子领导带队,对各县(市、区)重点项目进行现场观摩。四是在四季度由市发改委主要领导带队,对相关县(市、区)相关行业的重点项目进行现场观摩。(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政府)
5.组织“擂台赛”活动。开展项目建设“提质、增比、进位”擂台赛活动,相互晒成效、比进度、找差距,学先进,鼓干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随机提问,对重大项目随机调度,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形成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
6.组织项目宣传活动。全年在市内主要新闻媒体开辟宣传专栏,大力宣传重点项目建设重大决策、工作成效及经验,宣传项目建设的先进典型和优秀事迹。10月份开始,举行为期三个月的“重点项目宣传月”活动。通过对全市项目工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宣传报道,全面反映重点项目建设质量年工作进展及成效,充分展现各县(市、区)、各部门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中的新举措、新成就、新亮点,进一步营造抓项目建设的浓厚氛围。(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市直相关部门及各市县区政府)
7.组织开展项目谋划储备工作。11月,组织开展项目谋划储备工作。一是抓好规划项目提升。围绕“十三五”规划,以及支柱性产业链条延伸、税源培植等方面的新政策,分析研判客观条件新变化和市场行业新情况,深入论证规划内尚未实施的重点项目和规划外急需实施的项目,按照“储备提质、调出一个、补充一个”的项目动态管理思路,再研究谋划一批条件成熟、具备开工条件的重大项目,调整进入规划计划,不断扩大建设规模,提高项目质量,增强重点项目支撑带动作用。二是做优项目储备增量。遵循高质量发展,立足我市“3+3”主导产业和各县(市、区)“1+2”主导产业发展格局的实际,按照“干一批、备一批、谋一批”的要求,高起点、精品化谋划实施一批利长远、打基础、增后劲的重大项目,高端引入增量、做大调优存量、培育大产业,搞好大配套、形成大格局、实现大突破。三是创新项目谋划储备机制。紧扣“3+3”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构建产业咨询服务平台,承接我市重大发展战略课题研究和重大项目谋划论证,依托咨询服务机构的“智库”和“外脑”,提升项目谋划储备质量和水平。各县(市、区)要压实项目谋划储备责任,创新工作机制,谋划储备一批项目。每个县(市)谋划储备亿元以上项目100个以上,其中达到可研深度的项目50个以上;每个区谋划储备亿元以上项目40个以上,其中达到可研深度的项目20个以上;全市谋划储备亿元以上项目1000个以上,其中达到可研深度的项目500个以上,实现滚动发展、梯次推进的项目建设格局。(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直相关部门及各市县区政府)
(三)总结评价阶段(2019年12月)
12月,对重点项目建设质量年活动进行全面总结、评价。(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政府)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市直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五种意识”,以“走在前”的使命感、“加油干”的责任感、“不能歇”的紧迫感,全力以赴提升项目建设质量。即:强化精准意识,做到项目、责任领导、部门精准,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强化质量意识,将“质量”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项目、每一项工作当中,高标准、高水平做好各项工作预案;强化推动意识,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要牵头挂帅,部门要加强协调联动,对施工单位做好服务,加快各项目建设进度;强化统筹意识,通过部门协作,实现工作整体推进,确保按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强化减负意识,努力松绑减负,对省重点项目服务做到“不叫不到、有请必到、精细周到”,除国家和省有明确要求外,原则上不到项目现场进行检查,切实减轻项目负担。支持符合条件的省市重点项目,降低用能成本,减负运行。(牵头单位:相关市直部门及各县市区政府)
(二)强化包联帮扶。继续实施市、县两级领导精准服务重点项目包联帮扶机制,对省市重点项目进行包联,实现领导包联全覆盖。市委书记、市长不定期对包联项目进行“点将式”调度,压实包联责任;包联办及时向责任单位发放督办卡,强化问题解决;市政府定期通报包联项目进展,持续深入传导压力,形成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强力推动项目建设。(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政府)
(三)强化调度督导。实施“周报告、旬调度、月通报、季观摩、年考核”的推进机制。充分发挥重点项目问题协调系统作用,每周对各县(市、区)上报的项目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汇总,形成专题报告上报市政府分管领导;每旬对计划范围内重点项目的推进情况进行调度、总结,有关问题及时函告各相关部门,要求其限期回复,同时报市政府分管领导和包联领导;市政府每月对省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省市重点项目开工率及应开未开项目数量、省重点项目依法取得土地比例等情况进行通报;每季度组织一次重点项目建设专题观摩调度活动;年终对重点项目的指标完成情况进行量化打分,考核结果作为各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年度综合考核评价依据。(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双创双服”办公室,责任单位:市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政府)
(四)强化要素保障。市级统筹不少于15%的补充耕地指标纳入省级补充耕地调剂库,专项用于保障省、市重点建设项目,补充耕地指标库仍然不足的,可申请在省级补充耕地指标调剂库中调剂解决。积极争取中央内预算资金和各类政府产业投资引导资金,加大与省对省领导包联的重大产业项目、民营企业投资省重点项目的下浮利率优惠、延长贷款期限、改进还款方式等金融支持政策的对接争取力度,有效解决建设项目资金缺口问题,支持更多的优质项目建设。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在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和“两个全覆盖”要求的前提下,生态环境部门要建立项目管控台账,制定重点项目保障清单,保障省市重点项目正常建设。(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金融办、市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市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政府)
(五)强化问题解决。建立重点项目直通车制度,随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和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建立项目开、竣工监测机制,对明确开、竣工时间节点的项目进行动态监测,对未按计划开、竣工项目存在的问题,通过现场调研和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建立分层级分类别分环节解决问题、推进项目机制,强力推行“第一时间推进法”,充分发挥重点项目管理系统和“双创双服”政企服务直通信息化平台作用,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提交平台,平台第一时间向包联领导交办,包联领导第一时间解决,对于解决不了的,第一时间向市委书记、市长报告,直至问题解决。所有信息在网上实时反应,各环节推进情况实时监督,保障招商引资项目第一时间落地,项目建设遇到的问题第一时间解决。(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政府)
(六)强化问效问责。指标通报中,省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省市重点项目开工率及应开未开项目数量、省重点项目依法取得土地比例等单项指标连续2个月排名末位的县(市、区),县(市、区)政府向市政府作出说明;单项指标连续3个月或3项指标连续2个月排在全市末位,由市政府领导同志约谈相关县(市、区)或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对被约谈的县(市、区)在年终考核时予以减分。(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政府)
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4月16日印发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