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打造“承德山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加快建设新时代生态强市、魅力承德
承德日报评论员
现代农业已进入品牌时代。品牌就是信誉、就是信用、就是市场号召力。近日,《承德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出台,决定举全市之力、汇全市之智,陆续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强力推进“承德山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此举是推动和实现品牌强农的重要举措,为我市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效益、探索农业高质量发展找到了主攻方向。
承德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定位的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区位优势独特、资源禀赋突出、生态环境优良、农耕文化厚重,是生产绿色优质农产品的“天赐宝地”。马铃薯、食用菌、山楂、国光苹果、板栗、肉牛肉羊等原生态农副产品,深受京津冀高端客户青睐。但仍有不少优质农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品牌强,农业才能强。只有创新品牌培育模式、丰富品牌培育手段、培育极具竞争力的农业品牌,才能解决农产品价值与市场价格倒挂等问题,才能让我市更多的农副产品实现优质优价。
品牌为纲,纲举目张。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和“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京津对口帮扶和消费扶贫政策的重大机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我市决定组建“承德山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运营平台,着力打造“承德山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不断完善农业品牌发展规划,构建起农产品品牌基地建设、质量标准、安全监管、认证与检验检测、产品追溯、准入退出、品牌营销、知识产权保护等八大体系,让农产品企业获得更好更快发展,让农民,尤其是山区农民能够共享品牌红利。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充分发挥政府作为品牌建设引路人的主导功能,推进“承德山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加强农业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的关键之举。“承德山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既绘制了农业品牌发展的具体实施方案,更体现了统筹全局的战略眼光。在大力创建“承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的过程中,将更加彰显我市生态、区位、地方特色农副产品等方面的优势,促进标准化建设、营销渠道和方式创新,加快实现品牌建设与科技体系支撑、金融支持等方面的有机结合。
推进“承德山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将我市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产业优势的必然选择。当前,全市农业正处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之中,面对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现代农业亟须提质增效的局面,要求我们必须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为指导,以“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为目标,立足承德生态优势、绿色优势,通过做大做强“承德山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强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我市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产业优势,解决农产品价值与市场价格倒挂问题,让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惠及广大农民群众,加快推进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农产品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农业的特殊性则决定了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重要性。推进“承德山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充分挖掘和转化优质特色农业资源的重要途径。推进品牌强农,要学会倚“特”而立,向“高”而行,对优质特色农业资源进行深入挖掘,推动地方名优特农产品提档升级,做大做优;要立足资源特色,大力开发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水质条件的农产品,深刻把握优质特色农业资源的产地环境、历史文化、资源禀赋,突出品牌建设的深厚内涵;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挖掘具有地方历史、地理和文化特色的品牌价值,引领推动农产品由规模化生产向优质、专用、特色生产经营转变,形成独特的市场优势和竞争力。
当前,从“吃饭农业”到品牌农业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在目标任务上再聚焦,在工作思路上再梳理,在政策措施上再加力,举全市之力推进“承德山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加快走出一条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建设新时代生态强市、魅力承德贡献力量。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