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21/2018-05032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文件编号: 承扶建字(2018)第4号 有  效  性: 有效
对承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157号建议的答复
2018-09-26   17时36分 浏览次数:

对承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第 157号建议的答复

刘玉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为我们今后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努力方向,根据您的建议我市着重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资金投入使用和管理

今年以来,全市共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1.85亿元,较上年增长137%;预算安排市级扶贫投入3145万元,增长3%;县级财政扶贫投入预计16547万元,增长16.7%截止7月底,全市7个试点贫困县共整合各类涉农资金17.92亿元,完成支出规模8.59亿元。同时,积极创新投入方式,撬动社会资本,财政资金引导、放大效应。通过财通农业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投入扶贫资金10亿元;通过农业产业化增信基金累计为67家企业办理业务103笔,放贷6.4亿元;通过农业信贷担保公司落实资金2.03亿元,累计审批授信担保贷款项目45笔、1816万元金融扶贫全市“政银企户保”平台累计投入105846万元,其中:担保金72150万元、风险补偿金33696万元。社会扶贫资金有所增加,北京方面:2018年帮扶项目36个,投入帮扶资金7054万元;天津方面:2018年帮扶项目37个,投入帮扶资金18993.48万元。

下一步在资金投入管理和使用上,我们将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大财政扶贫投入。我市将完善预算编制,切实加大市级扶贫资金投入。将开展市县财政扶贫投入情况调查摸底,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确保各级扶贫投入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加大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指导各有关贫困县(市)资金安排时优先支持贫困人口直接受益发展产业。二是加强扶贫资金监管。深入开展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专项核查,切实解决扶贫资金监管不到位、使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对7个贫困县(市)实行拉网式检查,按照“谁投入、谁监管”的原则,完善项目公示公告、招投标、资金风险防控等机制,规范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实施,从源头上杜绝资金管理使用中的腐败问题。把产业扶贫作为重点,加强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落实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由县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制度,着力解决资金闲置和损失浪费,保证资金使用精准安全高效。三是强化资金绩效目标管理。组织开展好2018年上半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切实解决扶贫资金闲置、浪费、流失,部分项目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引导各县对标对表国家、省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办法和指标体系,精准选好项目,加强公示公告,加快资金拨付,完善验收办法,确保扶贫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四是实行扶贫审计全覆盖。组织扶贫审计,促进解决骗取套取、违规使用、借机牟利等问题。

二、加强职业农民培训指导

我市扎实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5604人,其中生产经营型9184人,专业技能和专业服务型6420人,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十余万户。2017年起,启动了“万名脱贫带头人培训行动”,把资金和培育对象向贫困县倾斜,除继续遴选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社骨干等新型经营主体作为培育对象外,还将脱贫带头人和贫困人口纳入了新型职业农民重点培育对象。不断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与开发,依托中组部农业农村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计划”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工作,截止2017年底已培养农村各类实用人才达105499人。结合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加强与北京市农业农村部门的沟通合作,已连续4年与北京开展了两地农村实用人才培养4期,共培育两地优秀农村实用人才400余人。

下一步为了培训效果,增强群众脱贫技能,一是要明确农技人员下基层技术指导的时间和任务要求,基层农技人员在一线开展农业技术指导服务时间要在100天以上。二是要遴选出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并建立指导档案,由科技示范主体带头应用新技术,协助农技人员做好技术推广等工作。与此同时,组织基层农技骨干力量与农业科技示范主体结对帮扶指导,提升其科技示范带动能力,对每个农业科技示范主体上门指导服务次数均不少于5次。三是依托农业项目、农业农村部远程教育平台及邀请国家省权威专家和涉农大专院校教授来承讲座等形式开展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每年对全市730多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科技示范主体开展技术培训,提高贫困群众职业技能,增强脱贫内生动力。

三、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我市围绕高端设施农业需求,加强了与全国顶尖院校的合作关系,多次邀请中国工程院、中国农大、中国中医科学院、沈阳农大、吉林农大等院校的知名专家教授,就蔬菜产业提档升级、生物饲料研发、食用菌产业提档升级、中药材产业跨越发展、打造生态有机猪品牌、肉牛产业升级等做技术指导。在多年的合作过程中,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市长常丽虹、市委常委农工委书记吴清海、主管农业副市长王成分别带队,赴北京各高校及科研院所进行接洽,经过多轮沟通协商,最终与专家院士达成了在承德市建立以农技推广体系为依托的四站两中心”,目前,四个院士工作站已经与四位院士达成一致意见,正在向省科技厅申报审批,两个研发中心正按程序完善手续。下一步将按照承德市委书记周仲明、市长常丽虹作出的批示,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与农牧部门协调,充分发挥“四站两中心”的科技支撑和辐射带动作用。

四、加强农业风险防控。

目前,我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已拓展到种植、养殖、林业三大类十几个险种,政策性农房保险实现了县域全覆盖,涉农商业特色农业保险积极推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覆盖,农业保险对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防止农民因灾因病返贫致贫,充分发挥了保驾护航作用。下一步将进一步拓宽农业保险覆盖范围,解决在养殖业覆盖面较低的问题。将按照省级财政出台的特色农业产业保险的奖补政策,专门支持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将在各县区支持下推动保险公司主动作为,一是带动各县区共同筛选符合省财政奖补条件的特色农业产业;二是调动县区积极性,在财政上给予保费补贴,在此基础上争取省级奖补,最大限度降低农户承保费用,调动农户投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助力脱贫攻坚。发挥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潜力。目前,我市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刚刚起步,今后将调动各县区蔬菜办及相关职能部门定期向保险公司提供相关市场信息和销售价格信息,支持保险公司拓展价格指数保险业务,对农产品销售价格提供市场和自然灾害风险保障,为农民增收保驾护航。

承德市扶贫和农业开发办公室

2018年9月14日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