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16/2018-17142 |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发布机构: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一、公示地点:市城乡规划局公示栏、规划局网站、规划展览馆
二、公示时间:2018年11月29日至2018年12月29日
三、公示内容:
1、承德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8-2035年)内容简介
2、主要图纸。包括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市域特色功能区规划图、市域“三线”规划图、市域“三区”规划图、市域规模等级结构规划图、规划区范围界定图、中心城区功能结构规划图。
四、意见反馈方式:书面意见送至市规划局编管科
联系电话:0314-2036580 传真:0314-2034977
邮箱:jsk2036580@163.com地址:都统府大街12号
2018年11月29日
《承德市城市总体规划
纲要(2018-2035年)》主要内容简介
一、规划层次
本次规划分为市域、规划区和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市域规划范围为承德市域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为39519平方公里。
规划区范围为双桥区、双滦区、鹰手营子矿区,承德县头沟镇、鞍匠镇、高寺台镇,滦平县付营子乡,总面积1970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双桥区和双滦区,总面积1104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2018——2035年。近期为2018——2022年,远期为2023——2035年,远景为2035年以后。
三、发展目标和城市定位
城市定位:生态之城、文旅之城、智慧之城、魅力之城
城市性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旅游城市,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
发展目标:全面融入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功能、设施与服务网络中,成为专业化的特色功能节点;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恢复和改善,国家公园体系得到全面系统的建设;建立起集约高效、统筹联动的新型城乡空间结构与新产业体系;基本建成特色鲜明、体验丰富的魅力休闲区体系;城市景观风貌特色与宜居品质得到全面提升;城市历史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全面建设高效、安全、便利、绿色的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网络;形成具有承德特色的空间治理体系与精细化空间平台。将承德市建设成为胜境承德。
四、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城市规模
规划预测到2022年,承德市实际服务人口379万人,市域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974.6平方公里以内。中心城区实际服务人口78万人,城市建设用地76.8平方公里左右。
到2035年,承德市实际服务人口462万人,市域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974.6平方公里以内。中心城区实际服务人口124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不超过15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开发边界范围内面积为165平方公里。
2022年,市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2035年,市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
(二)市域空间结构
1、市域构建“一核、两轴、两带、三区”的城镇体系格局。“一核”指以承德中心城区为核心;“两轴”指京沈发展轴和、出海发展轴;“两带”指长城文化遗产带和御道文化遗产带;“三区”指环京津城镇发展区、山海联动发展区、生态产业区。
2、构建“市——县——重点镇——一般镇”的等级城镇体系。
市1个: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大于100万人。
县(区)9个:人口规模10——50万人7座,包括承德县、兴隆县、平泉市、滦平县、隆化县、丰宁县和围场县;人口规模20万人以下2座,包括宽城县和营子区。
重点镇(乡)27个:镇区人口规模1——3万人。
承德县六沟镇、新杖子镇、头沟镇,兴隆县六道河镇、半壁山镇,平泉市黄土梁子镇、小寺沟镇,滦平县巴克什营镇、张百湾镇、虎什哈镇,丰宁县大滩镇、凤山镇、黑山咀镇,宽城县峪耳崖镇、汤道河镇,围场县四合永镇、克勒沟镇、棋盘山镇、山湾子镇、南山咀镇、半截塔镇、杨家湾镇、御道口镇,隆化县茅荆坝镇、张三营镇、郭家屯镇、韩麻营镇。
一般镇(乡)156个:镇区人口规模0.5——1万人。
(三)市域“三区三线”划定
划定生态红线面积为16619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42.1%。划定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为2770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7.0%。划定城镇开发边界面积为680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1.7%。
划定生态空间约32350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的82%左右。划定农业空间约6372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的16%左右。划定城镇空间约790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的2%左右。
五、中心城区规划
中心城区重点关注“双桥、双滦、高新区”三大组团的功能调整,以及三处国际化职能的空间管控。整体空间布局强调组团内小区域分工,组团之间高效联系的组织方式。
双桥组团:围绕“山庄外庙”提升国际文旅之城的功能体系。通过控制老城区空间增量,控制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规模,划定疏解政策三种方式引导人口有序疏解;推动老旧厂房,事业单位等空间向文旅服务功能转换;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及微空间整治提升老城区空间品质。
高新组团:关注现代服务业及新产业培育。通过高铁站集疏运体系建立扩展高铁站覆盖范围优化高铁站周边区域创新功能体系组织。
双滦组团:关注传统产业提升及宜居城市建设。推动沿伊逊河的水健康产业发展区及沿滦河的颐养生态发展区建设。推进钒钛产业转型升级,改造老旧厂房、增加文化创新功能,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服务品质。推进滦河老街保护提升,重点保护大十字街、小十字街历史街巷的格局、走向、尺度和传统风貌。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