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17/2017-03230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发布机构: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文件编号: 有  效  性: 有效
对政协承德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1号提案的答复
2017-08-31   09时48分 浏览次数:

住建字2017)第15

对政协承德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1号提案的答复

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贵单位提出的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分散式处理 助推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提案办理工作情况

结合全省农村垃圾治理工作部署,按照《市政协1号提案协商督办工作方案》安排,我局严格落实3+1工作机制,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主管领导任副组长、责任科室和办公室主管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由主管科室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服务小组。提出了学习提案、调查摸底;考察调研、制定方案;全面部署、狠抓落实的提案办理思路。一是结合学习提案,摸清情况。组织有关科室认真学习提案,就提案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深入讨论,同时开展全市范围的调查摸底,进一步摸清底数;二是考察调研、制定方案。采取走出去学习、深入乡镇、村调研的办法,了解先进地区做法,掌握本地情况,根据市政协相关意见建议,研究我市对策,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三是全面部署,狠抓落实。根据提案办理要求和工作方案,紧密配合市政协围场、隆化2县示范点建设、兴隆、滦平2县旅游精品村建设、承德县美丽乡村建设和丰宁潮河流域垃圾处理等重点工作,狠抓工作落实。

二、近期相关工作

(一)开展了农村垃圾处理现状调查。组织各县区开展2轮农村垃圾处理现状调查,初步摸清了底数,完善了《承德市农村垃圾处理情况台账》。摸底调查情况显示,近年来,我市紧密依托农村新民居示范村建设、基层建设年活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美丽乡村建设等活动,开展了四清四化、两改一清一拆 等专项行动,有效带动了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开展。截至目前,我市有标准生活垃圾焚烧企业1(承德环能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省级无害化标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9家,涵盖我市12个县(市、区)的城关镇(含市区范围内的镇)和辐射半径内的村庄。现共有垃圾转运站58座,专业环卫车辆487台;全市有简易垃圾填埋场600多个,各乡镇约有400台农用车转运垃圾,均全部正常运行。2451行政村,已有587个行政村纳入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占行政村总数的23.95%69个行政村采用分散式垃圾焚烧炉模式,占行政村总数的2.82%;就近简易填埋处理的村有1552个,占行政村总数的63.32%;没有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的村有243个,占行政村总数的9.91%。全市已有253个行政村采取ppp等政府购买服务模式进行第三方垃圾处理,实施垃圾分类村庄124个,实施资源化利用村庄116个。农村环境清洁的常态化和持久化机制逐步建立。

(二)开展了调研考察学习活动。深入到滦平县、平泉市、兴隆县部分乡镇、村开展了调研活动,与乡镇和村干部进行了座谈,就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长效机制建立等征求了意见。参加了市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考察调研,对安徽省新安江源头休宁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南京市江宁区城乡一体化垃圾和污水处理、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眉县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工作进行了考察。12日还将派出主管工作人员,参加省美丽办组织的赴浙江省考察垃圾源头分类和资源化利用。

(三)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一是制定了《2017年承德市美丽乡村建设治脏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加快推进以治脏为重点的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是美丽乡村建设14个专项行动之一,按照全市美乡村建设的总体部署,我局制定了2017年承德市美丽乡村建设治脏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在大力推进281个美丽乡村重点村垃圾治理工作的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开展治脏行动,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面开展;二是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垃圾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根据全省垃圾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考察调研成果,对垃圾治理专项规划编制、科学确定垃圾治理模式、依托重点工作推动、开展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推广市场化建设运营机制等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三是制定了助推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建设做好全市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紧密结合市政协1号提案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在全面分析我市农村垃圾治理工作现状、问题的基础上,就全面做好全市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助推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建设制定了实施方案

(四)召开会议进行部署。518日,召开了全市垃圾治理工作牵头部门主管领导和股室负责人参加的工作会议,听取了各县区的工作汇报,传达了省工作会议、市政协提案办理会议和旅发大会准备会议精神,讨论了我局制定的2个方案和1个意见,对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

三、问题与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投入少而散。农村垃圾处理属于公用事业,处理设施建设一次性投入高,运营也需要长期投入,应以政府投入为主。但长期以来,由于财力等各种原因限制,各级对垃圾处理设施的集中投入仅限于县城镇以上,对县城镇以下乡镇、村的投入相对很少。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只是环保部门结合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建设,对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有一定投入;住建系统仅对我市5个纳入全省一体化试点的县,给与了312万元的补助;此外,历年的美丽乡村建设各级有一定投入,但对于资金量需求较大的处理设施建设,仍然显得散而少。二是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由于农村垃圾治理工作起步晚,工作存在县级牵头部门不落实和职责不清的问题。目前,隆化、宽城、兴隆、丰宁和围场5个县由住建部门牵头,滦平县由农工委牵头,平泉县由城管局牵头,承德县至今没落实牵头单位;双滦区和营子区由城管局牵头,双桥区和高新区分别由区环卫局和美丽办牵头。此外,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不但农村生活垃圾量越来越大,离田农业垃圾、畜禽粪便垃圾、河道水塘水库漂浮垃圾、工业废弃垃圾等也逐年增加,涉及多个管理部门,需要综合施策进行治理。三是设施建设量大面广。我市地处山区,地域广阔,全市2000多个行政村分散在3.95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村庄高度分散,需要建设的处理设施量大、面广,一次性投入高、垃圾转运和运行费用也高,需要持续投入。四是垃圾处理长效化机制缺乏支撑。近年来,我市滦平等县依托村庄相对集中,县级财力较好等优势,积极探索垃圾处理长效化机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第三方进行垃圾长效治理,收到了较好效果。但其他县由于财力限制,难以对量大面广的农村持续投入购买相关服务,只有少部分开始试点,在全域范围内建立长效机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五是农村公共卫生意识差。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丢乱倒等长期形成的不文明、不卫生习惯仍不同城程度存在;部分村级两委班子对环境卫生工作的认识程度不高,村民参与公共卫生保洁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强等,也是农村垃圾治理存在的现实问题。

(二)相关工作建议。一是整合资金、加大投入。根据各县(市)、区垃圾治理专项规划安排,在加大各级财政投入的同时,整合相关上级支持资金和本级投入资金,打捆使用,分步骤集中解决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问题;二是理顺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县级领导对垃圾治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督促县级落实牵头部门,明确市级各部门的责任,确保工作有部门抓、有专人管。三是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将主要河流沿线、旅发大会沿线、旅游景区周边和人口密集乡镇作为工作重点,加快无害化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对相对偏远的村镇,以卫生环境清理为重点,建设简易填埋设施,待条件成熟后逐步完善。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正如常市长在1号提案批示上指出的: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是老问题,也是大难题。在美丽乡村和全域旅游示范市建设中必须下决心、下大力逐步破解。下一步,我们要认真落实市领导和市政协1号提案办理的要求,在规划统筹、模式选择、工作推动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是指导各县(市)、区编制完善垃圾治理专项规划。指导各县(市)、区根据本地实际,对垃圾处理场、垃圾转运设施以及村庄垃圾收集设施建设,做出统筹安排,实现合理布局、共建共享。二是科学确定垃圾治理模式。指导各县区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农村垃圾治理的模式。城郊村、城边村以及现有垃圾处理场覆盖范围内的村庄,采取村收乡镇运县处理的模式;对距离现有垃圾处理场较远或不具备县集中处理条件的村庄,按照适当集中、连片治理、区域共享的原则,采取村收村(乡镇)运乡镇(片区)处理的模式;偏远、分散和不具备集中处理的村庄,采取村收村运村处理的模式。 三是依托重点工作推动。依托提案办理、美丽乡村建设等活动,提高工作部署层级和县级领导的重视程度,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带动全市垃圾治理工作开展。四是积极开展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试点。学习、消化考察成果,积极推广安徽休宁县垃圾兑换超市、甘肃宝鸡垃圾分类利用处理和江苏南京市江宁区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经验,选择科学的处理方式,推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五是积极推广市场化建设运营机制。在加大各级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推行以PPP模式为主的多种市场运作形式,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垃圾治理的综合效益。大力推广滦平县经验,鼓励专业化服务和社会化资本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六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环保意识。依托美丽乡村和脱贫攻坚活动,推动各县(市)、区加强农村两委班子建设,提升村级班子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和网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村环保意识,引导农村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您单位对我们的办理和答复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填写在征询意见表中,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承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5年7月27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