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学习塞罕坝,加快走新路”建设生态强市魅力承德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
一个前进的时代,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一座发展的城市,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志。
8月10日,我市召开“学习塞罕坝,加快走新路”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号召全市干部群众学习塞罕坝、对标塞罕坝,树牢新理念、提振精气神,自我加压、凝心聚力、奋力拼搏,走“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从茫茫荒漠到百万亩人工林海,55载,三代塞罕坝人听从党的召唤,响应国家号召,在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植树造林,将一片荒漠变成了百万亩林海,成功建造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海,创造了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的奇迹,为京津冀蓄水源、阻沙源,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也锤炼出了“忠于使命、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三代塞罕坝人创造的奇迹,就是在一个个困难中“干”出来的。他们只为成事想办法,不为困难找理由。选择了林场就是选择了忍耐和寂寞,选择了塞罕坝就是选择了偏僻和艰苦。但是在荒漠变森林的亲身实践中,在建设世界最大人工林海的伟大事业里,三代塞罕坝人感受到了苦中的甜,体会到了成就感,实现了丰沛的人生价值。塞罕坝精神,根植于燕赵大地,在承德的土壤上孕育成长,是河北的光荣、承德的骄傲,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成功实践,具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时代的鲜明特征。塞罕坝人55年的艰苦创业史,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为人类应对大气污染、气候变暖、构建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思路、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和突出贡献,具有广泛的世界性和影响力。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忠于使命”体现了塞罕坝人的崇高品质。塞罕坝人忠于使命,胸怀全局、勇于担当,听从党的召唤,牢记“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光荣使命,矢志不渝,阻断沙源,修复生态,把这片土地作为自己人生的经纬坐标,把爱交给青山,今生今世无怨;把爱交给绿水,生生死死不变。站着是一道风景,倒下也护着这片家园,才取得了“人逼沙退,绿荫蓝天”的伟大成就。“艰苦奋斗”体现了塞罕坝人的优良作风——就是一种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状态。塞罕坝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对于常人来说,仅适应这种极端环境就已非常困难,但塞罕坝人几十年如一日扎根荒漠,无怨无悔地守在这里。他们在年均积雪7个月的塞北高原,啃窝头、喝冷水、住马架、睡窝棚,以坚韧不拔的斗志,以攻坚克险的坚守,在流沙中植树,在荒漠上建房,终于创造了“人逼沙退、绿荫蓝天”的伟大业绩。
“科学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辈子求实以终。”“科学求实”体现了塞罕坝人的严谨态度。尽管塞罕坝的建设是在物质和技术几乎一片空白的前提下开始的,但塞罕坝人始终坚持科学求实,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超越与跨越,开创了国内高寒地区机械栽植引进的樟子松;自主研发容器苗造林基质配方;创造出了6大世界林业尖端课题,部分成果填补世界同类研究空白。正是这种尊重科学、求真务实的严谨态度,才创造出了这伟大的奇迹。绿色发展,关乎发展的取向,关乎发展的质量,关乎发展的水平。“绿色发展”体现了塞罕坝人的不懈追求。面对几十万亩的荒山秃岭,他们没有固守贫瘠,而是转变理念,坚持绿色发展,终于让高原荒漠变林海。如今的塞罕坝已成为拥有112万亩人工林,森林覆盖率达80%的绿色明珠。这个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森林,已经成为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每年为京津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体1.37亿立方米,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森林资源总价值约200亿元。塞罕坝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
“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对于成就一项事业来说,精神的力量往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近年来,承德以塞罕坝精神为鼓舞,举全市之力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承德处于京津上风上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建设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这是承德必须勇于担当、义不容辞的政治使命。开展大讨论活动,对承德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建设好生态、保护好生态、利用好生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对于我们发挥好生态优势,精准打好生态牌,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有重要促进作用。当前,承德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刚刚起步,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任务十分繁重。实现转型升级和脱贫攻坚,就是要学习塞罕坝人艰苦奋斗、久久为功的精神,学习他们科技创新、深化改革的精神,树牢新发展理念,攻坚克难持续发展,为坚决打赢转型升级、脱贫攻坚硬仗提供强大的动力。
咬定青山不放松,撸起袖子加油干。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我市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学习塞罕坝精神,就要坚定走“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要持续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强力推进脱贫攻坚,抢抓机遇,全方位扩大开放,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巩固“政通人和万事兴”的良好局面。
一种伟大精神让人奋发向上。让我们在塞罕坝精神的鼓舞和激励下,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加快建设生态强市、魅力承德,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编辑:李岩 来源:承德日报)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