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舞”山水间 “逐梦”全域游——兴隆县借全市旅发大会之势推进全域旅游促发展纪实
2017-07-24   08时50分 浏览次数:

    日前,笔者来到我市首届旅发大会主会场之一、素有“北方张家界”之称的兴隆县兴隆山景区,看到游客中心、观光索道、玻璃栈道等设施建设正加紧实施。该项目总投资15.6 亿元,由中景信集团投资建设,全力打造集山岳观光、漂流体验、悬索探险等于一体的国内外一流山岳型5A 级景区和华北地区最大的观光休闲度假目的地,年接待能力可超过200 多万人次。

    提及旅游,苍翠欲滴的雾灵山曾经是兴隆县的旅游“标签”;而今,由“名家之手”绘制、战略集团打造的一个又一个特色各异的“重量级”旅游产业项目异军突起,逐渐承载起兴隆县域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

    2016 年,兴隆县接待境内外游客200 多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12 亿元,比5 年前分别增长77.8%和81.3%。仅“兴隆山”一个景区游客接待能力,就相当于全县上年一年的接待频率。

    解析数字的背后,诠释了兴隆县正在由观光游向品类多样的旅游新业态、由单纯景区景点到旅游目的地和产业聚集区、由“门票经济”向“全域旅游时代”的强势跨越。

    “要借力承办旅发大会,依托区位和生态优势,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开放活县’发展战略,明确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环首都休闲养生微中心、京郊户外体验基地的思路,打造‘生态燕山、爽邑兴隆’特色旅游品牌,助推‘生态兴隆、富裕兴隆、幸福兴隆、文化兴隆’建设。”兴隆县委书记薛青松如是说。

    配强特色要素全力聚焦“造势”

    发展全域旅游,旅发大会是契机,高端规划是引领,综合服务是保障。

    时下,风光旖旎的兴隆大地山清水秀。在市旅发大会主会场之一的青松岭文化旅游度假区施工现场,“江南水镇”和“阿而卡迪亚酒店”项目正在加紧施工,1000 多名工人和党员干部每天三班倒,24 小时坚守在项目建设现场。

    兴隆县将承办好我市首届旅发大会视为全县经济转型升级、晋位赶超的“加速器”,将承办旅发大会作为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有效捷径、发展全域旅游的破题之举、提升城乡建设的重大契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明确了“重点抓攻坚、全县做保障”的推进路径,“全民皆兵”推进全域旅游。

    组织保障全力聚焦。成立由县委书记任指挥长的旅发大会指挥部,副县级干部全员上阵,下基层现场办公,协调、督导、指挥。抽调全县三分之一干部聚焦旅发大会主战场,13 个乡镇19个县直部门的103 名精干力量夙兴夜寐奋战在拆迁征战第一线,包项目、包企业、包拆迁、包跑办,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各项工作按照时间节点快速推进。

    规划引领提档升级。围绕“面向京津、服务全国”的主攻方向,坚持“文化创意、休闲体验”规划理念,与中规院等多家全国知名规划设计单位对接,着力在全域旅游品牌打造上做文章,突出峡谷、山水、花果、生态、文化五大特色和一个5A、三个4A、两个3A 景区定位的总体规划,以“三区、四线、六特”为主的特色全域旅游蓝图跃然纸上,即形成以兴隆山景区、青松岭文化旅游度假区和六里坪生态旅游度假区为核心,以白马川至半壁山线、半壁山至兴隆镇线、兴隆镇至青松岭线、兴隆镇至六道河线四条旅游线路为辐射,沿线打造诗歌小镇、满族风情小镇、板栗文化体验小镇、观星小镇、康养小镇、美农小镇六个新业态小镇,带动周边美丽乡村的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

    交通保障通靓并重。全面实施国道112 线二级路升级改造、省道李杨线改建、蘑二线南双洞至六里坪二级路升级改造、承唐高速安子岭互通等4 项重点交通工程。在打通关键路上“主动脉”的同时,打造道路景观,完成景区道路和绿美廊道建设,打造便捷畅通的高标准旅游交通环线。建设临水景观,规划治理河道153 公里,新建滨河景观带123 公里。

    智慧旅游日趋完善。规划建设兴隆智慧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实现旅游集散、信息查询、智能引导、餐饮服务等功能集聚,启动重点旅游景区旅游票务网络销售功能和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实现景区、大型旅游景区酒店wifi全覆盖和信息化结算。

    资金保障内外统筹。按照“企业投、项目补、财政奖、平台融”的思路,制定出台《兴隆县推动承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四段旅游线路工作相关后勤保障暂行办法》,筹集专项资金,对交通费、通讯费、办公经费等给予充足保障。

    擦亮生态品牌塑造旅游精品

    “这里确实与众不同,建成后我一定第一时间带全家来感受一番。”在兴隆镇长河套村“中国·观星小镇”施工现场,北京游客张先生有感而发。村广场极富科幻色彩,有九大行星围绕太阳运行的雕塑作品,墙面上有神舟飞船、空间站、宇航员等浮雕作品。

    “这里将成为国内首个以天文为主题的旅游项目,正在建设包括天象馆、星空论坛、观星酒店等设施。”兴隆镇党委书记赵玉杰说:“建成后,游客可以在天象馆中观看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亚洲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观测到的星空、星象实时画面,还可以体验太空失重状态,进行一场太空穿越之旅。”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许多人对探索宇宙奥秘十分感兴趣。这里年可观测到星星的夜数大约为240 天,是国内少有的优秀观星点。”项目负责人苗世峰说,“之所以选择在兴隆打造观星小镇,与这里良好的生态条件和毗邻国家天文台的优势密不可分。”

    “生态是兴隆的第一资源,也是兴隆最大的优势和竞争力。办好旅发大会本身就需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也是在开发生态、利用生态,这与我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建成环首都休闲养生‘微中心’的方向目标一致。”县长焦军说。

    做优旅游环境。兴隆良好的生态,源于多年来持之以恒的生态坚守,也源于标本兼治的生态治理。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京津水源地、京畿生态保护区建设,减煤、治企、控车、抑尘、禁燃进行大气污染防治,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和“燕山峡谷”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城市景观打造等城建项目229 个,打造山水生态休闲旅游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71.2%,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43 天,安全饮水率达到100%。成为环首都地区空气质量最佳、负氧离子含量最丰富、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县。

    提升旅游韵味。该县依托“山、林、水、洞、天”类型齐全的旅游资源体系,将旅游景区、特色小镇、农家院从单纯的观光、住宿、餐饮发展成有文化底蕴、有养生根基、有度假设施等全方位的品牌景区。围绕“文化兴隆”建设,对文化底蕴、乡村记忆、淳朴民风等内容进行挖掘和传承。为突出诗歌文化,打造诗歌小镇,建设以“大上庄”为核心的5A 级文化生态旅游景区;突出民俗文化,打造满族民俗小镇,建设民俗体验精品区;突出康养文化,打造渔乐小镇。

    开发旅游资源。该县着力挖掘燕山地区最为优秀的生态资源,打造被誉为“京东第一峰”的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古发现形成于14.3 亿年前的古海底黑烟囱、北方稀有的正在生长着的兴隆溶洞、有“北方小黄山”之称六里坪国家森林公园、有“京东第一漂”之称的红河漂流和青松岭大峡谷、恒河漂流、双石井、天子山、天桥峪高山滑水等12 个旅游景区。

    丰富旅游产品。通过开展“诗上庄国际诗歌论坛”和“大美兴隆、大爱兴隆”旅游推介等活动,使该县旅游产品享誉盛名,兴隆形象显著提升。该县先后获得“中国诗词之乡”“中国散文学会创作基地”“深呼吸小城百佳县”“中国最具原生态景区”“中国最美丽县”“中国休闲避暑百佳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亚洲最受欢迎旅游城市”等称号。

    丰富旅游业态做强产业支撑

    生态优良、环境上乘,但没有核心业态支撑,全域旅游就是“镜中水月”。

    借力京津,融入发展理念,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助推精准扶贫和产业转型升级,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是发展全域旅游的落脚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当今游客的需求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登山望景,而是探寻舒缓度假的轻松环境和符合现代消费的娱乐、人文、户外等多彩别样的“全新”体验。

    这种“新”,是全方位的变化,旅游产品供给全面丰富,带动“吃、住、行、游、购、 娱”等功能大幅提升,促进“生态、业态、形态、文态”快速发展融合,进而吸引更多京津高端消费,引爆兴隆大旅游新的发展机遇。

    该县应时顺势,高站位提出“依山做旅游、借水生财力、造林奔小康、以文树形象”的理念,重塑“重商、崇文、厚道、诚信”的兴隆精神。

    为提升旅游项目水平,该县将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作为“开放活县”的主攻方向,将市场主体作为全域旅游发展主力军。目前,成功引入中信集团、中冶集团、南山集团、荣盛发展等战略投资者18个,实施亿元以上旅游产业项目23 个,总投资超500 亿元。

    六道河镇周家庄村是特色小镇“康养小镇”所在地,也是省级贫困村,距北京密云仅10 公里,298 户1000 多人居住在7.5 公里的深山沟里,贫困户达129 户。

    如今,这个村依托绿水青山这个“金字招牌”,引进北京博爱康养投资公司,投资4.3 亿元进行沟域整体开发,成立了“隆腾生态旅游观光”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加紧建设易地扶贫搬迁新区、环库旅游栈道、蒙古大营、白旗沟冰雪景观等项目,打造环京津高端休闲康养新村。

    “我们面向京津高端消费群体,将贫困户的贫困资金打捆使用入股合作社,合作社每年保底分红不低于8%,3 年后入股资金归还贫困户,让村民获取‘租金’‘薪金’‘股金’的稳定收入。”村党支部书记李德林说。

    这是兴隆县挖掘自身优势,引入京津资本、拓展京津市场、吸引京津客源发展壮大休闲旅游产业,以“旅游+农业”促进农旅一体,以“旅游+工业”促进工旅互动,以“旅游+城镇”促进产城融合,以“旅游+服务业”促进三产优化,实现产业链条全域化、旅游产业全域辐射带动的缩影。

    如今,该县强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摆脱矿业经济“一业独大”的依赖,高端休闲旅游产业成为战略支撑产业。通过重点发展“文化创意、民俗风情、天文科普、休闲体验、冰雪运动、影视基地、国际教育、国际医疗、漂流探险、农事体验”10 大旅游新业态,实现单一的观光游向多种旅游业态转变,“食、宿、游、娱”功能小区和旅游体验设施日趋完善,打造环首都休闲养生微中心和京津冀地区档次最高、规模最大、功能最强的休闲旅游度假区,绿水青山真正成为了“金山银山”。

    “山水皆景区、镇村皆景点、全域皆体验”,全域旅游搅活兴隆经济发展“一池春水”。目前,该县农家游、生态游、精品园、风情游等特色的乡村旅游“多点开花”,建立入股分红型、合作发展型、新型产业型等各类合作社93 个,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休闲农庄等300 多户。预计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可达240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 亿元。全县三次产业比例为25.4:42.7:31.9,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承办全市旅发大会,让兴隆县坚定了“生态立县”的决心,获取了“旅游强县”的信心,展示了“开放活县”的雄心,更收获了旅游惠民的成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了力量。

    刘成飞 谢敏金 龚艳红 纪文君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