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日报社论:以“工匠精神”谱写生态强市魅力承德建设精彩华章
2017-05-01   11时20分 浏览次数:

    “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正是以劳动模范为代表的广大劳动者,用他们的辛勤劳动,奏响了拼搏进取、砥砺奋进的时代强音。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让我们向各级劳模和荣获“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工人先锋号”的先进集体及个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全市各行业、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劳动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当前,我市正处于历史上重大机遇最为集中、各种优势最能有效释放、跨越提升最为有利的时期。不久前闭幕的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了未来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生态强市、魅力承德的宏伟目标。日前,全市“发现学习承德工匠”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其目的是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工匠、赞美工匠、争当工匠”的浓厚氛围,凝聚起加快建设生态强市、魅力承德的强大精神力量。汗水浇灌出果实,平凡孕育着伟大。从用奋斗描绘青春的电网人庞博,消除进口设备设计缺陷的张润华,到自创一套中医手法治疗疑难杂症的李景文;从6 年接待观众超百万、收入超2 亿元的承德鼎盛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国家高科技企业、河北省中药行业龙头企业承德颈复康药业集团,到成功打造“中国高强第一薄”的河钢承钢板带事业部卷板作业区……建设生态强市、魅力承德进程中的每一次跨越和进步,无不源于广大劳动者们的辛勤劳动,无不凝结着国家、省、市级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的心血和汗水。他们身上体现的,正是新时期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对劳模精神的延伸,既体现了勤劳之美的精神原色,又展示了创造之美的价值升华。弘扬“工匠精神”,是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落实落细的时代要求,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劳模精神的具体实践,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重要推手。在经济转型升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加需要弘扬“工匠精神”。这种精神,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专业精神;是水滴石穿、久久为功的敬业精神;是永不满足、探新求异的创新精神。

    工匠精神,魂在匠心。弘扬工匠精神,关键在于弘扬“匠心”。工匠的工作并非只是机械地重复。一个人对平凡工作严谨专注,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这便是“匠心”,它代表着踏实、坚定、传承与创新。对于每一位劳动者来说,“匠心”体现了对他所从事的职业的尊重、执着和专注,也体现了对消费者、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弘扬“匠心”,就是要善于挖掘,让长期奋战在生产一线,爱岗敬业、技术精湛、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优秀劳动者成为大家竞相学习的楷模,从而引领广大劳动者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强化责任意识,恪尽职业操守。要让每一位一线员工和专业技术人员树立起成为“中国工匠”的职业理想,在工作中始终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在打造更多享誉全国、走向世界的“承德品牌”中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

    培树“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时代新风,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还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激励全市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要开展好“发现学习承德工匠”系列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工匠精神评价机制,对善于解决疑难杂症,善于攻坚克难,拥有绝技高招,在实施工艺、技术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至关重要作用的突出贡献者进行审定和表彰,不断拓展人才成长空间,塑造一支有理想、有智慧、有技能、会创新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要在努力构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体系,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上下功夫,使创新者的合法权益切实得到保护。要通过加强宣传,引导全社会深刻认识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尊重所有摒弃浮躁、执着专注的劳动者,形成“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社会风尚,让一切劳动与创新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企业使命在肩、责无旁贷。要实施精细化质量管理,倒逼员工在工作中精益求精;要将工匠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激发员工精研生产技艺、不断创新创造的积极性;要建立健全标准化、系统化的培训体系,为一线员工和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学习和晋升机会,切实提高职业技能;要提高“巧匠”“大匠”的收入、待遇,不让他们为基本生存烦忧,才能更安心地投入工作、提高技艺。

    匠心凝聚能量,劳动成就梦想。让我们掀起学习“工匠精神”新风尚,让“工匠精神”成为更多人的职业追求,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人人向往的精神高地,以“工匠精神”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精益求精、拼搏奋进,共同为我市确保实现脱贫摘帽、全面小康,加快建设生态强市、魅力承德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