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一线探访
本网记者胡杨通讯员刘晓梅
日前,随着大中小学的陆续开学,学校周边存在的环境杂乱、人群密集、商贩众多、社会闲杂人员混杂其间、矛盾纠纷滋长等诸多问题,成为了家长们热议的话题。带着家长们的担心,记者走访了市区部分学校周边。
校园周边环境的和谐与安全一直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开学季”到来,随着我市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开展,校园周边环境已有所改观。
流动摊贩减少规范占道经营
说到“开学季”,大家不禁会想起校园周边卖小吃的流动摊贩,每天放学后很多学生直奔这里,开始购买各种小吃,东西不干净不说,还堵塞了交通。
下午放学高峰期,在桃李街北口记者看到,除了少数几份肉夹馍、麻辣烫等流动摊点聚集在各胡同口,没有了以往“路边摊”热闹非凡、人头攒动的场面。
双桥区城管局工作人员表示,自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行动以来,流动商贩已经明显减少,然而有些商贩为了逃避监管,隐藏在各个小区中,这给管理增加了难度。
记者了解到,针对校园周边流动摊贩较为集中的情况,双桥区城管局采取定点监管和巡查相结合的办法,强化执法力度,有效地遏制了校园周边游商占道经营的现象。
在学校开学前夕,双桥区城管局组织执法人员对校园周边经营商户进行逐一走访,规劝其入室归店经营。并在日常巡查中对经营户进行积极引导,动员其自动改正违规经营行为,增强了经营者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截至目前,共清理校园周边无证商贩150 余处,规范店外经营64 起。
托管机构清理整顿备案管理渐规范
午餐时间,在翠桥工商局家属楼的一家小饭桌,十几个孩子围坐在一起正吃的香甜。翠桥小学的学生李林边吃边说:“今天有红烧肉,还有馒头,我可爱吃了。”
记者看到,孩子们吃饭的餐厅收拾得窗明几净,中午的菜单有四个菜一个汤,每天的菜谱都不重样,主食有手工花卷、馒头和米饭面条,午休的地方是上下床,被子叠的整整齐齐,床铺一尘不染。
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对市区中小学生校外托管班,包括小饭桌、托管班、接送班提高了准入要求,要具有固定的经营场所,经营场所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小于2 平方米,经营场所应统一安装视频监控设备,视频录像资料保存至少2 周以上。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监管部门将组织对上述临时托管机构开展拉网式摸底调查,摸清底数。详细登记其地址、开办者姓名、联系方式、学生就餐人数、学生来源等内容,建立监管档案。从经营环境、设施设备、加工操作、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留样、从业人员管理等方面明确开办标准。
交通拥堵趋缓解执法监管常态化
“孩子开学了,最担心的就是学校周边的交通秩序。”一想到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 学生家长马女士就开始犯愁。
春季开学前夕,市交警支队开展了一系列开学前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交通安全管理专项工作,对校园周边交通秩序进行治理。
“2 月10 日起,市交警支队与市教育局、交通局开展联合排查,并严格核查标牌标识发放情况。”交警部门表示,履行好接送学生车辆源头管理和学校周边秩序监管职责,对辖区接送学生车辆逐车摸排登记。
同时,交警部门结合学生接送车辆集中整治工作和校园周边道路交通违法特点以及事故发生规律,及时调整勤务部署,集中优势警力采取定时与不定时、定点与不定点的方式,加大对无牌无证、假牌假证、酒后驾驶、超员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形成严管态势,进一步净化校园周边交通环境。
市交警支队的工作人员表示,为保证学生上下学的安全,民警在每日上下学高峰时段,在学校门前机非隔离带摆放反光锥筒、行车指示牌,提示私家车驾驶人将车临时纵向停靠在非机动车道内,不占用机动车道,提示接送孩子的车辆和非机动车即停即走,极大地缓解了校园周边的交通压力。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