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02/2017-17812 | 主题分类: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
文件编号: 承市政办字〔2017〕14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承德高新区管委会,御道口牧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40号)和《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实施意见》(冀政办发[2016]22号)文件精神,切实做好我市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工作,优化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提振消费需求,提升我市消费品工业质量和综合实力,促进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结合我市实际,以实施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为契机,大力实施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加强试点示范和政策引导,支持企业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创意设计能力、中高端制造能力、品牌运作能力和市场服务能力,实现消费品工业更加稳定、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要。
二、目标任务
到2020年,我市饮料制造、果蔬食用菌加工、中医药加工等优势产业竞争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加工、山泉水和矿泉水加工、医疗健康等特色、新兴产业逐步壮大,促进消费品供给结构不断改善,消费品供给质量和标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产品和服务对消费升级的适应能力显著增强。
(一)大力提升创新能力。到2020年,力争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达到全覆盖,全市规模以上消费品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达到1.2%。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力争达到40家以上。省级以上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达到10家。建设2至3家消费品行业众创、众包、众设平台。
(二)供给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到2017年,全市消费品工业力争培育新产品40项,规模以上消费品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3%。到2020年,培育新产品100项,规模以上消费品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5%左右。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和供应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中国驰名商标达到15件以上,省级以上知名品牌15个,省级以上著名商标达到30件以上,优质产品和中小企业名牌产品保持在50项以上。
(三)有效改善质量效益。到2020年,主要消费品领域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有所提高,达到95%以上。规模以上消费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增加值、利润总额年均分别增长10%、9%、10%左右,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达到7%,万元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8%。
(四)市场环境明显优化。到2020年,依照国家、省相关法规、标准及政策措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优化服务改革深入推进,在强化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各项行业标准的同时,清理和规范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切实改善市场竞争秩序和消费环境。
三、任务分工
(一)开展增品种行动
1.实施消费品创意设计提升计划。重点以轻工、纺织、服装、日用玻璃等行业为重点,打造2至3个众创、众包、众设网络平台。加快培育工艺美术设计、工业设计等创意设计产业。加大对消费品创意设计优秀人才的奖励机制和力度,提高消费品文化内涵和附加值,鼓励消费品工业企业开展工业设计创新示范,支持企业参加多层次、多渠道的工业设计机构与制造企业对接活动,推动工业设计、文化创意和消费品工业融合发展。鼓励华富玻璃、围场可大毛纺、承德县飚蕾服装等企业参加工业设计大赛,增加满足市场的消费产品。(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科技局)
2.开展消费品精品供应行动。支持消费品企业研究消费需求,挖掘需求盲点,丰富和细化消费品种类,开发个性化、时尚化、功能化、绿色化消费品,在食品、服装、家具等行业发展个性化定制(O2O)、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开展消费品工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培育一批产品质量精良,持续创新能力强,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性能指标处于国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的单项冠军企业。以露露股份、宇航人高山植物科技公司等骨干企业,壮大果品加工业,重点发展植物蛋白饮料、特色地产果汁饮料饮品。推进兴隆山楂、平泉食用菌、滦平蔬菜等县水果、蔬菜深加工步伐,开发营养果蔬汁、果蔬小罐头、果蔬菜肴以及速冻、保鲜果蔬产品。(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
3.实施智能、健康消费品发展计划。开展智能、健康消费品培育工作。发展营养与保健食品、特殊膳食食品,以及有市场需求、营养搭配合理的新型食品,满足高层次的消费需求。支持颈复康药业集团、天源药业、河北希力药业等医药企业对已有产品开展各种形式的微创新,改善患者体验,提高患者依从性,满足多层次、个性化市场需求。鼓励消费品企业进行智能消费类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围绕老年、儿童和婴幼儿等特定人群的消费需求,大力发展健康产品、童装、玩具、乳粉等行业。以围场、丰宁为重点,调整优化马铃薯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和品种,形成马铃薯馒头、马铃薯面条为主的马铃薯主食、马铃薯薯片、点心等休闲食品、承德地方特色马铃薯薯泥、煎饼、老婆饼等多种系列产品。支持国药集团承德药材公司中药饮片安全生产中药饮片代煎中心项目产业化发展。(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卫计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4.推动特色消费品提升计划。做好传统工艺美术产品和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充分运用创意、科技手段和互联网营销平台,推动丰宁布糊画工艺美术产品向创新转变,提档升级,扩大规模。(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
(二)开展提品质行动
1.实施制造业标准化提升工程。打造标准化+先进制造模式,以产业链延伸、对接、产品升级换代为重点,鼓励企业标准上升为地方标准,争取我市特色优势企业主持或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支持消费品生产企业开展技术标准创新活动,以标准化为手段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开展消费品生产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活动,指导企业建立科学适用的企业标准体系。完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提升中药全产业链质量控制水平。支持露露股份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共同制定的植物蛋白饮料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鼓励颈复康药业集团参加国家药典的修订。(责任单位:市质监局、市卫计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工信局)
2.积极开展消费品对标活动。培育对标示范企业,鼓励企业在科技创新、工艺装备、质量管理、品牌建设、节能减排等方面与国内外先进标准对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产业体系。鼓励药品生产企业引入欧美先进技术和质量管理理念,积极开展药品和生产线的国际化认证工作,开拓国际市场。在肉制品、乳制品行业推动对标活动。以现代消费理念为导向,鼓励开发适合于有不同人群的功能性肉制品,重点推进滦平华都肉鸡、宽城新希望百万头猪等猪、鸡、牛养殖基地和肉食制品加工业重点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市质监局、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卫计委、市商务局)
3.开展质量精准化管理提升行动。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弘扬工匠精神,推进消费品工业品质革命,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消费品的需求。全面推广ISO9000、六西格玛、卓越绩效、精益生产、质量诊断、质量持续改进等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支持食品企业建立和实施ISO22000、HACCP、CMS等认证体系,推动药品生产企业严格执行新版GMP要求,切实提高企业质量管理能力和产品可靠性。在食品、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推广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的全流程质量管控。实施质量奖励制度,开展省、市政府质量奖评选,积极争取中国质量奖培育树立一批质量标杆企业。(责任单位:市质监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工信局)
4.开展质量检验检测和认证水平提升行动。加强监测能力建设,推动覆盖食品、轻工、纺织等主要行业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建设,提高检验检测技术水平。加快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的品质提升和供给创新,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更好地满足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建设需要。探索开展检验检测机构的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对影响检验检测质量的所有要素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加强企业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消除人为因素,确保质量安全。(责任单位:市质监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工信局、)
5.开展药品和优质原料供应保障能力提升行动。加强药品供需信息监测,建立药品短缺预警体系,综合运用监管、医保、价格、采购、使用等政策,引导企业开发和生产罕见病药、儿童专用药、急救药、低价药等产品,保障市场供应。支持我市企业争取国家临床必需、市场短缺的基本药物定点生产试点。支持生特防需药物研发生产,满足疾病防控需要。建立市级医药储备,提升储备保障能力。支持粮油加工等企业在国内外主要原料种养殖集中区建设优质原料基地和产地初加工设备设施。支持冷链物流发展,加强鲜活农产品、低温保鲜食品专用冷链物流设施建设。(责任单位:市卫计委、市工信局、市农牧局、市商务局)
(三)开展创品牌行动
1.实施名牌产品培育计划。落实国家《制造业质量品牌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培育一批省级名牌产品、省优质产品、河北省著名商标和中小企业名牌产品。引导我市有条件的产业园区和特色产业集群争创国家和省级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创建国家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支持我市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企业不断提升品牌价值,扩大市场占有率。以避暑山庄企业集团、乾隆醉酒业、四海麦芽等酒类制造业驰名商标为依托,稳步提高产品质量,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以优质、低度、多品种及低消耗为方向,开发增加果酒、保健酒等品种,构建白酒、啤酒和红酒生产加工新格局。以露露、怡达驰名商标为依托,带动我市植物蛋白饮料和山楂休闲食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充分利用微信、搜索引擎、手机APP等新形式、新手段,开展品牌推广和产品营销,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品牌宣传平台。(责任单位:市质监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工信局)
2.实施品牌竞争力提升计划。积极引导企业围绕研发创新、设计创意、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全过程,构建品牌管理体系,明确品牌定位,采用合理定价、差异发展等策略,提高品牌产品性价比。在食品、医药、轻工、纺织服装等行业开展工业电子商务试点示范,积极推进企业与阿里巴巴、腾讯、亚马逊等国内外互联网企业合作,创新商业模式。建立品牌商品工商对接机制,开展知名品牌产品全国行、网上行和进名店等活动。依托丰宁缘天然乳业、承德畜牧场等企业,加强奶源基地建设,提高奶源质量,重点发展有机奶、含乳饮料、凝固性酸乳及混合型酸乳等产品,创建优质品牌,满足市场特色化供应。合理开发利用矿泉水和山泉水资源,以双滦伊逊山泉、围场乌苏泉等企业为依托,强化品牌对接,推动我市天然矿泉水和山泉水产业发展,建设中国(承德)高锶矿泉城,到2020年,我市天然矿泉水和山泉水实现产能500万吨,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打造高锶水优质品牌1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质监局、市商务局、市国土局、市工信局)
3.完善品牌服务体系。以京津冀协同发为契机,借助京津品牌资源和市场化优势,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消费品品牌设计创意中心和广告服务机构。建设一批专业品牌服务平台。建立品牌人才培训服务机构,培育专业品牌咨询管理人才。鼓励利用互联网开展线上品牌管理咨询、网络市场推广服务。组织消费类名优产品企业、产业园区参与品牌价值评价活动。积极引进具有国际渠道、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展览展示机构。(责任单位:市质监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市工信局)
4.推进品牌国际化。支持企业通过马德里注册等方式注册境外商标,购买国外品牌、品牌推广、国际认证等,扩大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和关注度。支持企业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在境外建设销售网点、展示中心、海外仓、售后服务网点,以品牌和服务拓展国际营销网络。鼓励企业参加境外百展市场开拓行动,对品牌企业参加重点国际知名展会给予重点扶持,鼓励企业抓客户、抢订单,不断扩大国际市场份额。鼓励神栗公司、怡达公司、露露股份等企业进一步拓展电子商务营销,建立境外营销平台和营销网络。(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四、保障措施
(一)提升技术创新。认真做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达标和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工作,鼓励和支持企业创建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省科技重大专项、创新项目等研发任务。力争在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及高端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和应用技术等方面有新突破。在消费品工业企业中推广应用数字化、网络化研发设计工具,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65%。加强产学研用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用户深度参与、产业链高度协同的新型研发模式,推动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协作,加速成果产业化。(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教育局)
(二)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引导消费品工业企业开展高水平技术改造,广泛采用先进实用技术和装备,提升加工制造能力和水平。食品行业,围绕原料、营养与健康、资源综合利用、质量与安全控制、加工与制造、物流等环节,开展前沿技术与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推广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技术,提升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全产业链质量控制能力。医药行业,大力推进我市优质中药等领域产品、技术、质量升级。消费品工业领域推广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2%,提升行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
(三)完善市场准入。抓好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消减前置审批和不必要的许可,取消不必要的审批、目录和不合理收费。除国务院以清单方式明确列出禁止和限制投资经营的行业、领域、业务以外的,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推进注册资本登记、先照后证多证合一等各项改革,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简化登记手续和审批流程。对新业态、新模式等新生事物,按照既支持创新发展、激发活力,又严格依法监管、防范风险的原则推动发展。(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质监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农牧局、市卫计委)
(四)强化市场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大对注册商标、地理标志、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外观设计、发明专利、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加大消费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发挥社会公众和互联网舆论监督作用,加大执法力度,充分利用12365举报处置指挥中心,强化信息互通,曝光失信违法企业黑名单。加强消费品电子商务产品的监督抽查,建立产品质量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提高对质量违法和假冒品牌行为的打击和惩处能力。切实抓好食品安全日常监管、专项整治和综合治理工作深入排查安全隐患,严打行业潜规则,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加强对幼儿园和学校相关学生用品、儿童用品的卫生、环保、安全等方面的监管,增强消费者的质量意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质监局、市教育局、市卫计委、市环保局)
(五)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废除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实施缺陷产品召回相关规定,建设缺陷产品召回信息平台,拓展缺陷信息收集渠道,对缺陷产品组织召回。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加强网络交易信息化监管,建立风险监测、网上发现、源头追溯、属地查处机制,对网络违法交易进行精确打击。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建立健全市场主体诚信档案和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健全跨部门联动响应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使违法失信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推进电子商务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通过信用河北和河北商务信用平台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营造良好的网络市场环境。开展虚假违法广告集中治理行动,规范产品广告和相关信息发布行为,严厉打击虚假违法广告和不实报道。(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商务局、市质监局、市文广新局、市工信局)
(六)落实产业政策。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示范试点,积极争取国家、省示范试点,完善相关政策,促进消费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产业政策和行业标准,以更加严格的安全、环保、质量、能耗、水耗、技术等标准,依法依规淘汰造纸、铅蓄电池、印染等行业落后产能,从源头上遏制新增落后生产工艺与装备。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积极承接京津食品、生物医药、轻工产业转移项目,做大做强我市一批消费品骨干企业。落实国家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优方向发展。落实消费品原料配料含量、原产地、特殊人群实用性等信息披露标签标识全覆盖制度,积极推行消费品能效标识、绿色标识等认证制度。(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质监局、市农牧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七)加大财税扶持。在申报、分配工业转型升级、优势产业发展、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专项资金和产业基金时,对符合条件的消费品工业企业创意设计、新技术应用、新产品产业化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对符合国家、省的项目,要积极争取挤进盘子。落实国家和我省有关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银行机构对有订单、有效益的消费品生产和贸易型企业贷款,鼓励银行机构进一步扩大出口信贷保险保单融资和出口退税账户质押融资规模。充分运用财政引导、鼓励等积极财政政策,组织符合发债条件的企业与银行开展有针对性的对接活动,扩大直接融资规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落实相关信贷支持政策,加强对我市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的融资支持力度。(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财政局、市金融办、人行承德市中心支行)
(八)加强舆论引导。组织承德日报、承德广播电视台等主要新闻单位,推出系列报道,广泛宣传我市改善营商环境、提高消费品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等方面的成效。加大我市优质品牌的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对我市知名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提升消费者购买国货的自豪感。组织承德新闻网等新闻网站,及时转载集纳主要新闻媒体报道,加强与网民互动,增强宣传效果。承德日报、承德广播电视台等主要媒体两微一端加强选题策划,运用网络语言,做好宣传引导,多渠道宣传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加强新闻报道监管力度,严肃查处虚假违规和不实报道。(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
(九)发挥协会作用。鼓励我市消费品工业企业自发组建行业协会,发挥相关行业协会熟悉行业、贴近企业的优势,在政策研究、标准制定修订、人才培训、宣传推广、新产品展览展示、国内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共同实施好三品战略。加强自律和服务,维护良好的行业信誉,及时反映企业诉求,反馈政策落实情况,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支持行业协会开展消费品区域与品牌创建工作,制定我市食品、医药、轻工等行业品牌发展报告。(责任单位:市相关部门)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聚焦三品短板和市场环境方面的突出问题,按照工作职责,对照任务分工,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确保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落实。
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2月8日
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2月8日印发
(共印100份)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