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2017-12-1908时35分 浏览次数:

    ———承德市较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Ⅲ级)应急演练掠影

    日前,为进一步提升全市食品安全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强化应急管理意识,由承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滦平县人民政府主办,滦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承办的承德市较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Ⅲ级)应急演练在滦平县政府会议中心举行。此次演练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实施食品安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一次实战演练。

    此次演练模拟承德市滦平县金叶大酒店举办婚宴后,出现集体食物中毒现象,市政府迅速启动食品安全突发事件(Ⅲ级)应急响应,市有关部门立即开展应急处置和救治工作。活动共分为事件报告、应急响应、事件调查、舆情应对、响应终止、后期处置六大场景,全面展现了从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到后期处置的全过程。整个活动历时1 小时20 分钟,达到了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宣传教育的目的,将进一步提升全系统应急意识,对全市防范应对集体用餐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发挥积极重要的示范作用。

    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急管理专家杨松涛应邀参加活动并对此次演练高度肯定。他表示此次活动有三大亮点:一是题材选择有代表性。本次演练选择的群体聚餐发生疑似食物中毒题材,是当前食品安全应急处置中遇到的最为普遍的问题,十分贴近实际,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现实意义。二是内容设计有针对性。演练脚本紧跟新修订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要求,对“双报告制度”和“事件调查”等关键点都体现到位。三是演练形式有实战性。演练活动从应急响应到后期处置,整个过程职责明确、有条不紊、分工合理,实现了预案规范和实际操作的有机统一。

    自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以来,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在狠抓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应急管理水平及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针对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的基础仍然薄弱,市场诚信环境尚未全面形成,基层监管力量严重不足,食品药品安全仍然处于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违法违规行为和一般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等存在的问题,模拟演练结束后,现场举办了全市食品药品应急管理知识培训。进一步强化应急管理工作,完善各县(市、区)应急管理机制、体系建设,提高应急管理人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积极防范和有效应对食品药品突发事件,履行社会管理和民生保障责任。其意义在于增强食品药品市场监管的公信力及社会凝聚力,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综合治理能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力维护我市的食品药品安全秩序。

    参加此次演练的还有承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领导及北京市朝阳区、密云区、怀柔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唐山市等相关单位。

    今年以来,我市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保持稳中向好,没有发生较大规模食品药品安全事件。这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市市场监督管理系统全体食药安全卫士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他们以监管为民的责任和时不我待的使命感,用忠诚和执着书写着保障全市人民“舌尖上的安全”新篇章。

    本次演练由承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郭士刚担任总指挥,承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姜昆担任现场指挥,市政府副秘书长丛云飞、滦平县政府党务副县长曾庆鹏担任总监制,承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祁春艳、滦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江平担任总导演,滦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李晓东负责总协调。

    本报记者李敏通讯员李晓东关志军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