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02/2016-14733 主题分类: 工业、交通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文件编号: 承市政办字〔2016〕130号 有  效  性: 有效
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承德市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6-07-14   12时46分 浏览次数:

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承德高新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

《承德市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德市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

工作方案


为推动全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切实提高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增强全市经济发展后劲,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有利契机,按照突出特色、注重研发、培育骨干、强化整合、引进提升、做大做强的发展思路,整合市内外技术和人才资源,以新能源汽车及关键汽车零部件、智能仪器仪表、新能源装备、航空装备、信息及遥感技术、工业机器人等行业为发展重点,通过基地、园区和虚拟联合体建设,形成四到五个单品门类较为齐全、整机带动能力初步显现的产业集群和制造基地;全力提升基础配套能力,提高先进装备所需的关键零部件、基础件和关键自动化的水平,推进装备制造业向精品化、系统化、高端化、规模化和集团化方向发展,向工业4.0迈进。

二、工作目标

(一)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在2015年全市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63.3亿元,实现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19.1亿元的基础上,力争“十三五”期间增速保持在20%以上,到2018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0亿元,实现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35亿元,到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亿元,实现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50亿元。

(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市在装备制造领域中已拥有1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工程实验室,但在近4年内,我市尚无新增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十三五”期间,力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增加2家以上。多层次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和标准,在重大装备研发制造和成套能力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传统优势装备制造业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在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形成竞争优势。将比亚迪承德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打造成主营业务收入超过40亿元的大型企业,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3家、过5亿元的企业10家、过3亿元的企业15家,形成一批能参与国内重大装备分工的专、精、特专业化的协作企业

(四)产业基础进一步加强。经济效益综合指标高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信息技术在骨干企业中得到普遍应用,重点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基础配套能力进一步增强,装备生产智能化、柔性化水平大幅度提升,绿色制造技术得到普遍应用。

三、空间布局

以承德高新区为核心,向北延伸至双滦区、隆化县,向南延伸至承德县、宽城县、平泉县,全力打造承德先进装备制造业隆起带。承德高新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域内有苏垦银河连杆、克罗尼仪表、华远自动化、金建检测等重点装备制造企业,产业基础雄厚、配套设施完备、周边交通便利,利于产业集群发展,具备作为产业发展核心区的各项基本条件,重点在智能化仪器仪表、汽车零部件、石油机械制造、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装备等领域实现升级发展;双滦经济开发区重点围绕钒钛产业,在钒钛制品、钒电池、汽车零部件等行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实现创新发展;隆化经济开发区重点在阀门制造的标准化、精细化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提高产品质量,推动隆化阀门工业园实现转型发展;承德县经济开发区重点在电力设备、智能输送机等行业加快信息化融入,实现产业升级发展;宽城经济开发区依托新签约中大集团的产品、技术、人才等优势,并结合域内新材料、智能装备等产业基础,进一步强化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研发合作,扩大合作范围,重点在工业机器人、无人机、清洁能源装备等领域实现突破发展;平泉经济开发区依托通用航空产业园、平泉希翼、河北航研等产业基础,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引智、引技力度,重点发展航空设备、风电装备等行业,做大做强本地企业。

四、主要任务

根据确定的承德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总体思路、战略布局及发展目标,立足我市装备制造业产业基础,重点实施四大工程,即:传统优势产业提升工程、先进装备制造引领工程、战略性新兴装备产业培育工程、产业发展基础夯实工程。

(一)实施传统优势产业提升工程

针对我市龙头企业少,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配套层次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缺乏等问题,开展强化企业主体,构建高水平产业配套体系等促进产业实现改造提升行动。

1、深入实施两化融合。两化融合是推动装备制造业实现改造提升的关键,要围绕设计数字化、生产智能化、系统集成化、管理信息化、经营网络化,扶持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E/CAPP/CAM和数字仿真等公共设计制造服务平台及工具库建设,选择一批重要装备,融入嵌入式技术、传感技术、软件技术等,实现信息技术与机械技术深度融合。加大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和协同应用,提高装备制造智能化水平,积极发展工业物联网。

2、着力构建产业配套体系。围绕关键零部件、成套设备等,在招商引资方面向上下游产业延伸发展,推进重点产品的产业链整合延伸、配套分工和价值提升,构建完整的产业链配套体系。鼓励中小配套企业做专做精,发挥集聚优势,推动点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发展。鼓励兼并重组、强强联合和上下游一体化经营,切实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

3、努力实现重点行业改造升级。重点推动汽车零部件、输送及仓储装备、智能仪器仪表、新能源装备、石油装备和高中压特种阀门等行业加快转型发展。鼓励我市工科院校、省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工程实验室等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加快先进技术的应用,有效推动华远自动化、金建检测、苏垦银河连杆、克罗尼仪器仪表、五岳测控等装备制造企业加快发展,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全力迈向工业4.0

(二)实施先进装备制造引领工程

切实发挥先进装备制造业在推动工业实现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引擎作用,提升我市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

1、推动核心技术创新发展。力争在航空航天材料、自动化控制、光电技术、工业机器人、数字化设计、遥感测绘等方面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在提升我市装备制造产业层级的同时,带动我市相关配套产业发展。突破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形成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重点支持平泉通用航空科技产业园建设,全力促进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四维的合作,大力开发卫星、信息和遥感技术的应用,加快形成航空产业集群。

2、抓好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用足、用好国家、省各类专项资金,集中支持制造业高端化、重要产业延伸发展、重点产品配套发展的重点项目。重点发展电池、电机、电控、混合动力系统、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等领域,全力推进承德福田汽车新能源智能化产业基地、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承德县宽温锂电池等项目建设,加快形成新能源汽车、汽车零部件生产聚集效应,为行业壮大发展提供支撑。

3、推进重大产业平台建设。依托现有企业技术中心和重点工程实验室,率先在骨干企业中实现关键技术研发水平的提升,全力争创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或重点工程实验室。扩大与中科院等科研院所的交流范围,加快院校科研技术成果转化效率,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重点将上板城工业园区发展成为全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进一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形成基础完善、配套齐全、上下游协同的产业基地,并确保园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保证效率。

(三)实施战略性新兴装备产业培育工程

以需求为导向,调动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作用,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为战略性新兴装备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1、选择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开展协作攻关。对接国家产业政策和重大专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产业技术研究以及创新主体的建设与协作。重点围绕新型建材、墙体材料、高性能齿轮钢、合金钻头等方面与西安墙体研究院、中国钢研集团等科研院所、大企业集团开展深度合作,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促进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2、扩大先进技术应用领域。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和质量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与传统装备制造技术相融合,带动装备制造研发设计方法创新、制造工艺创新、管理控制模式创新、技术协作路径创新。实现产品研发、设计制造和资源管理信息化,生产流程控制智能化,制造加工集成数控化,咨询维修服务网络化,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

3重点培育智能装备制造业要紧紧抓住智能装备行业的高速发展黄金期,依托现有企业技术优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应用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等智能制造技术,促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重点培育以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实现各种制造过程自动化、智能化,带动智能装备水平的提升。

4、强化示范带动作用。选择处于产业化初期、社会效益显著、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重大技术和产品,组织实施应用示范工程,以规模化应用带动产业发展。

(四)实施产业发展基础夯实工程

目前,我市产业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是产业层次低、质量不高、竞争力不强,为有效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已然成为我市当前的必然选择。

1、强化规划引领带动作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装备制造业企业及重点项目专题调研,进一步摸清底数,高质量编制《承德市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规划》。

2、建立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基金。充分发挥国控集团等投融资机构和有关基金的作用,在有关基金中研究设立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子基金,重点支持成长性好、带动能力强、产业链条长的企业发展,培育科技型小巨人和行业龙头企业。

3、提高产业发展软实力。坚持以人为本,重点抓好科技人才队伍、企业家队伍、科技中介服务队伍建设。一方面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引进模式,鼓励技术带头人和创新团队引进。建立完善用才、留才良性机制,加强创新创业人才服务体系建设。拥有先进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才或团队来我市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能够带动我市重点产业发展、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以上的,按照现有政策给予奖励。另一方面强化人才培育工作。引导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依托培训主管部门,开展装备制造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题培训;依托行业主管部门,开展装备制造业企业重要(特殊)岗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为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发挥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职能作用,统一安排部署,统一行动,各负其责,狠抓落实。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具体部门和责任人,形成层层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市直各相关部门要协同作战,把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及时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加快推动产业发展。

(二)强化外引内育,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坚持一手抓招商选资,一手抓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加速实现装备制造业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一方面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发展战略,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历史机遇,加强与北京、天津的沟通联系,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国内外创新合作,巩固提升环首都科技成果孵化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优势传统产业国内外知名大型企业以及高端制造和研究开发项目,在我市设立全球性或区域性投资运营中心、研发中心、财务中心和采购中心。另一方面服务好现有的装备制造业企业,鼓励企业增资扩股、加强技术改造,推动转型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强化自主创新,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一方面引导企业实行标准化生产,积极参加国内、国际质量体系认证,鼓励企业争创名牌产品,以品牌拓宽市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研制,积极参与行业、国家和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另一方面引导企业加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加大新产品和成套产品的开发力度。注重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研发,提高产品竞争优势。

(四)完善园区建设,进一步提供平台保障。按照京津产业园区的标准继续加大全市各类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基础设施,增强配套功能,提升产业对接关联性和项目落地便利性,发挥产业集群的洼地效应和工业园区的溢出效应,利用比较优势,实现错位发展,科学运用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合理引导促进产业优化发展。改善园区政务环境,强化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为企业发展创造优良的软环境,吸引京津来承发展飞地经济,参与京津冀协同创新。

(五)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提升政务效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和国家、省统一部署,实行行政审批授权式管理、清单式管理制度,制定并公开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全面清理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精简市县行政审批。凡是不涉及由市级统一布局配置资源、跨区域协调平衡建设条件的,凡是由县区管理更方便有效的,一律下放到县区,与之相应的土地预审、环评、能评、安评等事项一律同步下放。对保留的审批事项,要规范行为、简化程序、优化流程,最大限度减少预审和前置审批环节,严格限时办结制度,提高审批效率。严肃查处破坏发展环境行为,建立健全推诿扯皮、不作为等为官不为行为的发生查处机制,优化政务环境,提升行政效能。








































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6月20日印发

(共印100份)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