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写大爱——记隆化县县管拔尖人才、县中医院院长梁瑞阁
2016-06-09   10时52分 浏览次数:

    本网记者 孙涛 通讯员 白如冰

    早晨7时,对于隆化县中医院院长梁瑞阁来说是一个雷打不动的时间:按时来到医院坐进自己的诊断室里。此时,来自各地的患者已在门外排队候诊。

    他总是热情招呼患者,细心询问病情,认真诊断。从早到晚,笑容始终挂在他的脸上,也感染着那些素昧平生的人。“梁医生是在用爱为我们看病!”“梁医生药到病除,治好了我多年的顽症!”这是病愈即将出院的人的由衷赞许。

    潜心钻研,人称风湿领域的一朵奇葩

    梁瑞阁从小就对中医着迷,长大后他考入河北中医学院,系统学习中医中药理论。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医生后,每天总是第一个来到医院,最后一个离开。白天治病,晚上在实验室里潜心研究。

    为了解除患者的痛苦,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梁瑞阁进京拜师,到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跟随全国著名风湿病专家、中日友好医院教授焦树德、闫小萍学习研修。

    “在北京,我全面了解了风湿病医学的现状、治疗康复方法和经验,初步掌握了现代全球风湿病诊治前沿动态,这对我启发很大。”

    先进的诊疗技术学到了,再次回到家乡后,梁瑞阁开始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手段治疗各种常见的风湿性疾病,并把进修所学的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天道酬勤。经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拼搏,他终于探索出了利用西药阶梯法与中药抗免疫法相结合的中西医诊疗方法,并创建了隆化县首家风湿病专科,弥补了县域内没有风湿病专科的空白。梁瑞阁的疗法独树一帜,被誉为风湿领域的一朵奇葩,使无数的患者恢复健康。

    “既然当了医生,就得当名好医生,为患者解除病痛,才无愧于白衣天使这个称号。”此后20 余年间,梁瑞阁视患者病痛为己痛,以高超医术、崇高医德和仁爱之心,救治了成千上万的患者。

    仁心服务,真情诠释医者的大爱

    2003 年的一天,一位山东患者慕名来到梁瑞阁的诊室里,此人患类风湿性关节炎8 年多,双手、双肩、双膝等关节肿痛变形,卧床不起,行动不便。更要命的是全身溃烂,一身脓疱,正值夏天,病房里又闷又热,患者身上的溃烂发出阵阵异味,梁瑞阁微笑着安慰患者:“不要紧,可以治好的。”在令人窒息的病房里,梁瑞阁坚持治疗两个多小时,为患者穿破一个个脓疱,清除一点点腐肉。

    在他的精心治疗下,患者身上的脓疱奇迹般地逐渐消失,溃烂处渐渐长出了新肉,双腿也能站立活动。3 个月以后,患者彻底扔掉了拐杖,兴奋得在病房里走来走去,不住地说道:“神医呀,神医!真是华佗再生!”

    隆化县八达营乡村民肖立东,患强直性脊柱炎3 年多,腰背部疼痛厉害,几乎不能从事日常活动,家里生活十分困难,梁瑞阁得知后,打电话对患者说:“你行动不便,路途也比较远,我去你家帮你治疗。”肖立冬听了半信半疑:“这世上真有这样的好人?”

    几天后,一辆写有“隆化中医院”字样的救护车开到肖立东家门前,从车门走下来的便是梁瑞阁。肖立东一家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随后,梁瑞阁为其做了详细的检查,又将1000 元的药品送给了他,鼓励他一定要树立信心战胜病魔。

    “我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无论医院的事务多忙,每年必须选择一位贫困偏远地区的病人进行义诊。我想通过自己一些小小的举动,唤起全社会都来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梁瑞阁说。

    精于科研,倾注心血减轻患者病痛

    “一个医生要讲医德,一个医院更要讲医德。医院里无论是门诊、住院部,还是行政科室,都要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为此,我牵头成立一个服务患者小组,根据患者的需要随时帮助。”作为医院负责人,梁瑞阁总是身先士卒。出门诊、查房巡视病人,每一项工作都亲自去做。

    在临床中,他通过探索研制开发中药三藤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近至邻近县市,远至内蒙、山西的患者慕名而来,梁瑞阁精湛的医术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普遍认可。

    二十余年来,梁瑞阁先后在国家级核心刊物、报刊上发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24 例》 等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68 万字的《中医学概论》著作一部。先后被市委宣传部评为“承德市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先进个人,被市文明办、市卫生局评为“白求恩式医疗卫生工作者”、“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2015 年被隆化县委、县政府授予县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全县卫生工作先进个人。

    “心系患者,文明行医。”这是梁瑞阁二十年如一日的一贯宗旨。他时时刻刻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把无限的激情倾注在风湿治疗的事业中,以高度的责任感尽最大努力减轻或解除了患者的病痛。

    (编辑:李冉)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