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郭鹏、宁利勇)如今,当你开车沿着承赤高速驶进围场县城,映入眼帘的是拔地而起的崭新楼房,整齐葱郁的绿植景观,平坦宽敞的柏油马路。还有你看不到的地下规整密集的水、暖、气、电输送管网……
在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城市工作中,围场大力度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改善城市容貌,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味,挖掘城市文化,逐步将县城打造成为“生态之城、文明之城、精致之城、秀美之城”。
以水为魄,打造生态之城。大力实施“以园带城、产城互动”战略,在城市规划、项目建设,城市管理等方面集中用力,全力打造生态之城。
投资2.1 亿元实施伊逊河综合治理工程,目前已完成了10 道橡胶坝建设,县城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同时,重点完成湖泗汰河山洪沟治理项目,加紧推进吉字河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进一步提高县域防洪能力,改善县城生态环境。
以“打造围场西线旅游综合开发”为目标,推进两座水电站建设,力争完成挖钱沟和甘沟口两座水电站主体工程建设并蓄水运行,使梯级水电综合开发建设为围场西线旅游综合开发新亮点。同时,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水利工程建设和坡改梯项目建设。推进滦河流域国土江河综合整治试点工程建设,力争实施伊逊河掌字至合字段河道综合整治项目。年内完成生态造林12 万亩,湿地保护4 万亩,人工种草2 万亩,水土保持治理30 平方公里,节水灌溉6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8.8%。
传承文脉,打造文明之城。注重皇家文化元素的运用,全力打造东山文化产业园,积极开发“甘一号古街”、“上世满绣”等满族文化特色的创意产品,将具有本地特色的“奇珍异石”商家店铺集中到文化产业孵化园区,打造“中国观赏石之乡”。
深入实施文艺精品繁荣工程,加大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力度,激励广大作者创作更多反映围场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文艺精品。协助完成电视剧《功勋树》的拍摄工作,做好《大漠征云》《山里人家》《万里追捕》等影视剧的筹拍工作。重点打造满族非遗舞蹈《珍珠情》,编排反映美丽乡村建设和大学生村官双创典型事迹的舞台剧《乡情》,出版《中国木兰围场史》《木兰围场传说》《木兰围场诗画》等刊物。
广泛开展“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坚定绿色崛起、晋位赶超的信心和决心。与此同时,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深入挖掘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的先进典型,用先进榜样激励和引导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善、向真、向美。
品质为先,打造精致之城。加大城市路网建设投入力度,实施南大天旅游路建设、金龙街改造和化工厂胡同、光明街、二中西胡同、丰富胡同、果园胡同等街巷改造,成立专业的巡查维修队伍,保证县城的道路完好率达到95%以上。
新建大型燃煤锅炉房一座,完成2 台70MW 热水锅炉及附属设施建设,建换热站4 座,新建布袋除尘器4 台,安装石灰石石膏法脱硫系统,新建密闭煤库2 座,渣库一座。
大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大便民市场、公共停车场、游园绿地、健身娱乐、报栏书亭、水冲公厕等便民设施建设,公园全部配齐健身器材,县城内形成了“20 分钟公共交通客运网络”。
大力实施“产城教”融合发展战略,依托主城区建设总规划面积37.8 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科教园区、物流园区和文化产业园区,以信息化为依托、以智慧化为方向,稳步推进“四区三园两山一河”综合开发,完成省级园林县城和“智慧城市”创建工作,建成区集中供水、供热普及率分别达到91%和8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2%以上,城镇化率达到34.2%。
增绿添彩,打造秀美之城。加大县城亮化美化建设,对凤凰路路灯改造,木兰路(桃李街至金峰街)楼体亮化,保证路灯的完好率、亮灯率达到95%。
大力拓展绿化空间,推进“见缝插绿”“见空建景”式绿化,努力建设“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的美丽乡村。完成重点村庄绿化27 个,建设围村林0.5 万亩、水岸林0.2 万亩,义务植树110 万株以上,面积1 万亩以上。
以承赤高速和旅游环路为重点,按照“立体化、多样化、景观化”布局,采取栽果种花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御道两侧百里花果画廊。
推广林荫停车场建设,沿主干路栽植行道树,在伊逊河、湖泗河建设绿道、绿廊,结合“创园”标准,实施园林式小区、单位创建活动。
坚持“以生态为核心、以民生为根本”的理念,以打造县城居民身边的森林氧吧为特点,依托县城东山公园建设,在围场镇、腰站镇规划建设占地面积4 万亩国家级生态公园1 个。
围场将按照“县城公园化、道路林荫化、景点景观化、庭院花园化”的整体规划,把围场建成山水相间,生态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空气清新,宜居、宜业、宜游的园林生态城市。
(编辑:李岩 来源:承德日报)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