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11/2016-14063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发布机构: 市司法局
文件编号: 有  效  性: 有效
2015年我市社区矫正工作呈现十大亮点
2016-02-29   14时15分 浏览次数:

2015年我市社区矫正工作呈现十大亮点

市司法局严格执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认真贯彻2014年11月26日全省社区矫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帮困扶助三大任务,做到年年有新举措、年年有新亮点,创新并形成了社区矫正承德模式,得到省司法厅的充分肯定,曾多次在全省介绍经验,并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和表扬。2015年,我市社区矫正工作呈现出十大亮点,并在省司法厅《基层工作简报》、《河北法制报》和《司法所工作》杂志上予以刊发。

一是任务落实活动化亮点。在全省创新开展了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年活动,促进了社区矫正工作扎实、规范、有效开展。截至年底,全市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8802人,解除矫正6125人,在册2677人,再犯罪12人,再犯罪率仅为0.1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月29日和12月10日,在全省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秦皇岛)现场会上和全省社区矫正教育管理工作(沧州)会议上,我局均作了典型经验发言。

二是机构经费保障化亮点。我市11个县区在全省率先经编制部门批准,全部成立了社区矫正管理局(股);我局和12个县区司法局社区矫正业务经费均列入财政预算达到300.85万元;为我局落实社区矫正业务经费和特殊人群教育培训经费90万元,比上年增加43.85万元。同时,为各县区争取省级社区矫正奖励经费130多万元。

三是规范管理机制化亮点。调查评估机制。全市累计开展审(裁)前社会调查评估5721人,调查评估率100%,人民法院对司法局社会调查评估采信率达97%以上,位列全省前茅;执法检查机制。对全市12个县区、22个司法所的社区矫正执法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执法公开机制。市、县、乡三级将社区矫正执法内容全部进行了公开。在全省我局率先修改了《社区服刑人员日常管教月考核记录表》,把每个月的考核内容完成程度综合评定为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三个考核等次,在全市各司法所统一使用,并由司法所按月公布和公示社区服刑人员的考核结果执法过错追究机制。在全省我市创新出台了《承德市社区矫正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坚持实行社区矫正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全市已追究15人,去年追究5人,但无一名工作人员因玩忽职守受到刑事追究。

四是动态监管信息化亮点。全市实行GPS手机定位监管的社区服刑人员始终保持在2100人以上,实现了信息化、科学化管理。在全省率先为9个县区、221名负有社区矫正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配备了移动式监控终端,便于随时随地进行电子监管社区服刑人员,提高了动态监管效率,使得全市手机定位失败率在全省始终最低,多次受到省厅通报表扬。

五是教育方式多样化亮点。按月开展常规教育。在全省我市率先统一编印了《社区矫正教育培训教材》和《社区服刑人员集体学习笔记本》,用于规范司法所每月开展一次的常规教育;按时开展劳动教育。我市新建立育新田、育新园等社区服务基地103个,总计达到144个,位居全省首位;集中开展教育培训。我局举办集中教育培训班11期,对530名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了封闭式免费集中教育培训,并与上板城监狱协商制作了社区矫正警示教育片,用5名违反社区矫正规定而被执行监禁刑罚罪犯的演讲为参训人员敲警钟,此举为全省首创。

六是刑罚执行严格化亮点。各级社区矫正工作者严格管理,严格执法,严格惩处,全市对违反社区矫正监管规定提请撤销缓刑和收监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62人,其中去年为28人,给予警告处理的累计768人次,占全省28.5%,其中去年为436人次,占全市累计总数的56.8%。

七是教育管理模式化亮点。在全省我市率先对社区服刑人员实行十个一教育管理模式(对社区服刑人员每人制定矫正方案1个、建立矫正小组1个,每天进行手机定位抽查1次,每个月组织进行集中教育1次、个别谈话教育1次、社区服务1次、综合表现汇报1次、日常考核1次,每半年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评议鉴定1次,每人建立完整规范的矫正档案1个),并坚持常年不变,增强其道德意识、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涌现出为数不少的教育改造积极分子。如兴隆县的詹某某带领农户发展蔬菜大棚种植,使全村年增收960多万元,同时他不顾个人安危在抗洪抢险中施救6名遇险群众,因重大立功获减刑2年的奖励,去年初还被选为村主任。

八是帮困扶助广泛化亮点。在全省我市创新实行十必访、十必谈(社区矫正人员有抵触情绪时、思想有波动时、不按时接受集中学习教育时、不按时参加社区服务时、外出不请销假时、家庭出现变故时、生活有困难时、社会交往有异常时、发现有违法违纪苗头时、违规受到处理时必访必谈)人性化管教方式和方法,对社区服刑人员做到应帮尽帮、应扶尽扶,积极热情为其排忧解难。如丰宁县大阁镇司法所所长刘福成为一名困难社区服刑人员担保贷款5万元开办一个门市。有的社区服刑人员通过教育感化还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如兴隆县的陈某某在生命弥留之际,于去年1月5日自愿捐献遗体来回报社会;丰宁县的罗建涛成立光灿慈善组织一年多来,为家乡父老争取款物10多万元而善行家乡。

九是特赦工作严密化亮点。我局精心组织督导各县区建立组织,安排专班,采取措施,严密开展特赦各阶段工作,在规定时间内提前圆满完成了对58名社区服刑人员的特赦工作,在全省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受到省司法厅三次通报表扬。

十是宣传报道经常化亮点。我局社区矫正管理处常年坚持宣传报道社区矫正工作,仅去年,在市以上报刊就发表社区矫正稿件30多篇,其中《四加强创新社区矫正承德模式》在国家级《司法所工作》杂志上以图文并茂大篇幅进行刊发;《承德首例社区服刑人员完成遗体捐献》一文在报纸发表后,全国上百家网站予以转载;在河北省法学会社区矫正研究会2015年学术研讨会上,2篇论文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践行法治的楷模》荣获全市法治在我心中有奖征文三等奖;《承德市司法局创新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荣获市委政法委2015年承德市政法系统优秀信息三等奖。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