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02/2016-13244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文件编号: 承市政办字〔2016〕230号 有  效  性: 有效
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我市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2016-11-02   12时28分 浏览次数:
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承德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11号)、《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我省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冀政办字〔2016〕101号)精神,全面提升我市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依托优势、对接京津、集群发展、打造品牌的原则,以创仿结合、特色突出、集约集聚、品牌塑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发展以现代中药、生物制药、化学创新药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打造生物制药、现代中药、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集群。

二、工作目标

2020年,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产值100亿元,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结构布局更加合理,生物医药产业重点领域实现全面发展、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自身特色与市场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园区(基地)、企业、产品、市场等多元素链条更加完备,基本实现产业布局区域化、产业发展梯次化、产品加工精深化、市场营销现代化的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中药材基地建设工程。以建设燕山百万亩优质生态中药材种植基地为载体,扩大热河黄芩、热河柴胡、金莲花、苦杏仁、丹参、北苍术等为主要品种的道地药材等中药材品种的生产基地、北方道地大宗药材良种繁育基地、中药材科技研发基地和中医药文化休闲养生体验基地的规模。并以颈复康药业集团、天源药业、希力药业等企业及新型农业经营为主体,促进中药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强化京承中药材领域合作,实施现代化中药产业链条拓展工程、龙头企业带动工程、品牌战略工程。(市农牧局牵头,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国土局、市财政局配合)

(二)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创建工程。以园区为载体整合我市医药资源,广泛吸纳资金进园投资,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企业,形成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经济。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配套设施,为承载项目建设创造条件。重点推进颈复康药业集团中药产业园、河北希力药业兴隆县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天源药业新厂区等项目建设。(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牵头,市工信局、市国土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配合)

(三)优势骨干企业提升工程。巩固壮大现有生物医药制造特色优势,借助产业园区建设和新版GMP实施的有利时机,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强工艺技术研究,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推进我市生物医药工业技术装备水平提升;鼓励支持企业建设研发中心、博士工作站,引进培育高级专业人才;改善开发实验条件,提高实验室装备水平;围绕我市生物医药的主导品种,加强新药开发、保健品开发、重要工程技术、工艺、质量控制、包装和储运技术的研究,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医药新产品、特色保健品和高新技术成果。推动生物医药企业信息化建设,扩大信息技术在生产制造、工艺改进、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物流配送等关键环节的应用和融合。(市工信局牵头,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财政局配合)

(四)新兴生物医药产业培育工程。开发培育生物技术药物、保健食品、医疗器械产品、基因细胞库等新兴产业,建设现代生物医药产业体系。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采取并购重组、入股等方式与我市生物医药企业合作发展,促进优势产业资源向我市汇集。吸引更多社会投资,支持一批拥有知识产权、产品市场广阔、附加值高、增加产业支撑的研发、产业发展、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孵化器、医药物流等重点项目。(市工信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卫计委、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配合)

(五)生物医药物流开拓工程。建立大型医药有限公司生物医药物流配送中心。支持生物医药的生产、经营企业探索互联网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积极推进互联网药品交易业务。推广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零售企业的应用,提升药店管理水平,逐步形成对接京津、布局合理、设备一流的现代医药物流和零售网络,促进生物医药市场的开拓。(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卫计委、市工信局配合)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有关部门要协调联动,在市委、市政府以及市生物医药产业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积极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各县区和各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制定适合本地本单位实际的年度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建立健全由分管副市长任召集人,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医药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医药产业发展工作,研究提出促进医药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医药产业发展重大问题。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共同推进医药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各县(区)政府要将医药产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成立相应机构,强化组织协调,及时制定配套措施,抓好政策落实,形成政策叠加效应和强大合力。

(二)建立协调机制,解决产业发展问题。加强全市生物医药产业的运行监测,及时跟踪要素供给、价格波动、市场供求等情况,研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保证医药生产企业正常运行和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加强产业调研,跟踪产业动态,把握产业趋势,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制定并及时调整生物医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企业对接战略投资者。一是加强项目的前期工作。通过科学论证,抓好项目的筛选、储备,提高项目前期工作质量,确保多数项目的前期工作达到具备招商引资和上报国家争取投资的条件。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强与北京相关部门对接,加大项目引进力度,引进国内外大型生物医药企业来我市投资兴业,力争引入以大企业、大项目为龙头,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我市医药工业快速发展,鼓励社会资金以法人投资方式建设医药产业基地或医药工业园。

(四)强化财政金融支持,拓宽医药产业发展融资渠道。各有关部门多渠道争取资金,加大对符合产业政策的医药企业、项目支持力度,全面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应用示范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创新产品研发、产业化建设、产业联盟等方面资金支持。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造,引导和鼓励实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上市融资。金融机构要提高对医药企业授信额度,积极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完善中小信用担保机构优先向医药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和融资服务机制,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五)注重创新,支持创新产品研发推广。加强应用基础与重大关键技术研发,遵循科研规律,加强应用基础研究,重点开展医药健康产业基础性、前沿性和共性技术研究,通过长期、持续的协同攻关,取得一批阶段性成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各类科技计划向医药健康产业倾斜,扶持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建立激励机制,加速医药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与成果转化。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鼓励医药企业与大型医院合作建设创新药品、医疗器械示范应用基地、培训中心,形成示范应用—临床评价—技术创新—辐射推广的良性循环。

(六引进培养人才,打造高素质的生物医药人才队伍。大力引进和培养急需紧缺人才,通过进修、出国培训、参与国际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等多种途径,帮助现有人才加速知识更新,提高综合能力。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作用,重点培养生物产业高端创新型人才、产业链关键环节专业人才、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人才、种植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及团队。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联合建立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人才及人才团队在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流动的畅通渠道。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在带徒传技、技能攻关、技艺传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企业创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对获批国家级、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给予一定数额补贴。不断加大人才引进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与京津等地有关部门、高等院校的沟通协作,根据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需要引进高层次人才,完善引进方式和配套政策,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和科技人才来承创办生物医药企业,从事生物医药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

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10月25日

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10月25日印发

(共印100份)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