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11/2016-13230 | 主题分类: 公安、安全、司法 | 发布机构: 市司法局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2016年10月19日,承德市司法局广大干警接到一个好消息,《人民日报》以《河北承德社区矫正再犯罪率仅为0.17% 为矫正人员扬起生活风帆》为题宣传报道了承德市社区矫正工作,这在承德市司法行政史上尚属首次,这标志着承德市社区矫正工作迈出省门走向了全国。
承德市自2008年在全省率先全面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不断创建、完善和落实十项机制,全面加强社区矫正教育、管理和帮扶,推动全市社区矫正工作步入了信息化、制度化、规范化和实效化轨道,并形成了社区矫正承德模式。截至9月底,全市已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9960人,解除矫正7130人,在册2830人,再犯罪率仅为0.17%,收到了良好教育改造效果,促进了平安承德建设。2013年,承德市司法局被河北省司法厅授予全省社区矫正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4年,河北省司法厅对承德市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在全省给予单独通报表扬,全国先后有180多家单位前来承德市观摩学习社区矫正工作。
一、推进社区矫正公正化评估机制。认真、规范、公正做好审(裁)前调查评估,全市累计开展审(裁)前社会调查评估6942人,其中今年1221人,社会调查评估率为100%,人民法院对司法局社会调查评估采信率达96%以上,位居全省首位。
二、完善社区矫正多元化教育机制。司法所每个月对社区矫正人员组织开展集体教育、个别谈话教育、综合表现汇报各1次;司法所利用132个社区服务基地按时组织社区矫正人员开展劳动教育;在承德监狱和上板城监狱建立社区矫正人员警示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县区社区矫正人员现场聆听罪犯现身演讲报告进行警示教育;承德市司法局成立了承德市社区矫正教育培训中心,现已举办集中教育培训班26期,免费教育培训社区矫正人员2076人。
三、创建社区矫正信息化监管机制。承德市对符合条件的2200多名社区矫正人员全部实行手机定位监管,应定率100%;为市、县、乡三级300多名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配备了移动式监控终端,随时随地进行监管,有效提高了监管效率和效果,河北省司法厅在历次抽查时,承德市的手机定位失败率在全省最低;承德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定位+微信一体化监管模式,全市司法所对2170多名社区矫正人员实行了微管,微管覆盖面100%。
四、落实社区矫正严格化管理机制。承德市统一完善18项《社区矫正工作制度》。严格社区矫正人员定位+微信管理,凡是欠费停机、无故关机、人机分离的一律给予警告处理;严肃把握社区矫正人员请批假制度,对于严管人员、重点人员和未实行定位的人员没有极特殊情况一律不准批假,凡是批准外出的一律逐级报送备案;严守社区矫正奖惩制度,全市对具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社区矫正人员给予减刑5人,占全省总数的55.56%,给予撤销缓刑和收监执行72人,占全省总数8.1%,给予警告1159人次,占全省总数的26.5%,有力震慑了社区矫正人员,有效减少了严重违规被收监和再犯罪问题的发生。
五、创立社区矫正联合化检查机制。承德市在全省率先组成由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四部门人员参加的联合执法检查组,定期对各县区社区矫正进行执法检查,发现问题,就地督导纠正,并将检查结果通报全市。今年,按照承德市司法局要求,各县区司法局联合检察院利用4月和5月两个月时间,组织开展了全面、深入、细致的社区矫正执法自查自纠专项行动,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了纠正和整改,检察机关向司法所下达《巡视检查意见书》4份,起到了以督察促执法、以执法促落实、以落实促规范之目的。
六、建立社区矫正常态化培训机制。承德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普遍采取集中培训、现场观摩、岗位练兵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了多层次、多内容的全员社区矫正业务大培训。近几年来,承德市司法局坚持创新的培训理念和方式,以县区为单位组织,由市社区矫正管理处的同志前往各县区亲自授课,把培训范围扩展到乡级政法委书记。今年6月,承德市司法局组织举办了由各县区司法局局长、分管副局长、社区矫正管理股股长、1名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和各司法所所长280人参加的四长+1全市社区矫正业务培训班。3月份,承德市司法局鼓励并支持全市74名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与考试,上半年49人中参加考试47人,考过37人,通过率78.7%,为社区矫正人员开展心理咨询创造了必要条件。
七、推行社区矫正模式化管教机制。对每名社区矫正人员制定矫正方案1个、建立矫正小组1个,每天进行手机定位抽查1次,每个月开展集体教育1次、个别教育1次、社区服务1次、综合表现汇报1次、日常考核1次,每半年进行评议鉴定1次,每人建立完整规范的矫正档案1个,这是承德市对社区矫正人员实行十个一教育管理的统一模式,增强其道德意识、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并涌现出为数不少的教育改造积极分子。如兴隆县社区矫正人员詹某某带领农户发展蔬菜大棚种植,使全村年增收960多万元,他不顾个人安危勇救洪水遇险群众6人,因此给予减刑2年,去年初还被选为村主任。
八、实行社区矫正广泛化帮扶机制。承德市社区矫正工作者以父母之心、医生之德、教师之情对社区矫正人员做到十必访、十必谈(社区矫正人员有抵触情绪时、思想有波动时、不按时接受集中学习教育时、不按时参加社区服务时、外出不请销假时、家庭出现变故时、生活有困难时、社会交往有异常时、发现有违法违纪苗头时、违规受到处理时必访必谈),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热情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丰宁县大阁镇司法所所长刘福成为一名困难社区矫正人员担保贷款5万元开办一个门市。近几年来,全市协调有关部门为200多名社区矫正人员落实了低保,为2727名社区矫正人员落实了责任田,指导帮助3045名社区矫正人员就业就学,帮助240多名社区矫正人员改善了家庭关系,使他们沐浴在大墙外的温暖阳光下,鼓足勇气,振作精神,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有的社区矫正人员还用实际行动答谢回报社会。兴隆县社区矫正人员陈某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于2015年1月5日通过自愿捐献遗体的实际行动来答谢回报社会,成为河北省社区矫正人员自愿捐献遗体之首例;丰宁县社区矫正人员罗某某,通过成立光灿慈善组织为家乡父老争取款物10多万元,成为承德市社区矫正人员自愿奉献爱心、善行家乡、回报社会之首例,因此获得减刑6个月奖励。
九、健全社区矫正综合化保障机制。一是落实组织保障。承德市及其11个县区在全国率先挂牌成立了社区矫正管理局,后经编制部门批准,市、县两级在全省率先全部设立了社区矫正管理局(处、股),做到了机构专管、工作专人、人员专职。同时对市、县、乡三级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实行全员目标管理责任制,做到层层有任务,人人有目标,个个有责任;二是落实经费保障。市司法局和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落实社区矫正业务经费保障的意见》后,近两年,全市共落实社区矫正业务经费600多万元;三是落实舆论保障。承德市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报道社区矫正取得的经验和效果。几年来,承德市在各级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有关社区矫正工作方面的稿件达360多篇;四是落实监督保障。承德市检察院和司法局联合制定了《承德市建立社区矫正信息共享工作机制实施办法》,市、县两级实现社区矫正人员基本信息、手机定位情况等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全程动态监督。
十、坚持社区矫正过错化追责机制。承德市在全省率出台了《承德市社区矫正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对于纵容、包庇、袒护违规违纪社区矫正人员而不查处的和因不作为、懒作为、乱作为、弄虚作假等失职渎职、玩忽职守行为而导致社区矫正人员虚管、脱管和再犯罪的,发现一起倒查一起。目前,全市已追究执法过错责任人员25人,但无一人受到刑事处罚,以此促使社区矫正工作者依法行政、依法管教和依法奖惩,倒逼社区矫正工作责任落实和目标落实。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