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振喜:活着就要为百姓谋福祉
2015-07-01   07时58分 浏览次数:

他用一个与血癌、心肌梗等多种疾病抗争20多年的身躯,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将一个背负8万元外债的贫困村变成河北“塞上第一村”,创造了“中国贫困山区建设的奇迹”




范振喜(中)在村钢结构厂与村里的年轻工人亲切交谈。 台组宣 摄 

  本网讯 站在滦平县张百湾镇周台子村村口,清澈干净的滦河水缓缓从村前流过,巍峨俊秀的山峰矗立在村后,山河之间一幢幢充满现代化风格的住宅楼,与楼宇间的亭台、喷泉、牌坊交相辉映,休闲广场、文化中心、水上公园穿插其中。

  这样一幅新村、新景、新风、新貌,很难跟几十年前极其贫困、落后的山村联系在一起,而这前后差异的“媒人”就是范振喜。

  就剩半条命,也要让群众富起来

  

  “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22年前,血癌病发的范振喜,被乡亲们自发筹捐的10余万元从死亡线上抢了回来。拖着病躯,范振喜发下铮铮誓言。

  28年村书记生涯,范振喜始终践行着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梦想和誓言, 从未因生命受到威胁而中止。

  周台子工作难,就难在一个“穷”字上。上任以来,范振喜吃不好、睡不好、整天琢磨出路,反复分析村情,希望能找到一条光明大道。

  当时,周台子村有矿产资源,但是零散的8个矿点都低价承包给了个人。个别人因开矿富得流油,但集体经济收入却寥寥无几,村民办事很难,为此,村民的意见很大。

  范振喜的亲二哥就承包着一个矿点,这是全村开矿最早的,也是规模最大的,一年最少也能挣6万多元。范振喜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定拿二哥“开刀”。

  “拿亲哥哥开刀”,这想法一公布,在全村就引起了震动,气得他二哥当众指着他骂:“哪有你这样当官的,胳膊肘就往外扭,你要是收了矿点,我到死也不认你这个兄弟。”

  范振喜一次次往二哥家里跑,在二哥面前跪下来,“我这个村支书干好干不好就全靠你了,你把矿让出来,周台子就有希望了。”

  面对义无反顾的范振喜,二哥最终交出了矿点,由村统一管理,其他矿点老板为之一震,最终也交出了矿点。

  让大多数村民没想到的是,收回矿点的头一年,村集体纯增收入10万多元。就是这“一把火”,让周台子有了第一桶金,村里栽果树、垒大坝、翻盖学校,为实现周台子村快速持续发展完成了第一次资本原始积累。

  接着他又一鼓作气,采取“滚雪球”的方式发展了6个村办企业,收购了镇办砖厂。到2002年使集体收入达到200多万元,人均收入达到4000多元。

  近几年,村里又建了钢构、塑钢、夹气砖厂等有科技含量的企业。集体以实力支持村民也建起近百个个体私营企业摊点,经济不断发展。

  

  付出全部生命,也要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为彻底改变村庄面貌,改善群众的生活质量,范振喜决心拆房建楼。

  但是由于乡亲们固守穷家难舍的旧观念,及村里每年200万元杯水车薪的收入,使得拆房建楼困难重重。为此,范振喜提出了经济与新村建设同步进行的新理念。

  这时,正值承德周台子铁矿持股个人寻机卖股,范振喜抓住这一机会,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多方筹资一个亿,全额收购该矿,建立村属集体企业。收购后迎来了铁精粉价格一路上扬的好销路,使周台子村经济实现了跨越发展。从2006开始,每年给国家纳税4500万元,每年为村集体创造了至少3000万元利润,使全村的人均收入翻了一番多。随后,范振喜又带领全村利用尾矿砂建起了年产值近亿元的新型建材厂。

  有了产业支撑后,加快了新村建设步伐,到2011年,所有村民都住进了楼房。

  但是,在筹款和建设过程中,由于过度操劳和熬夜,范振喜又得了干眼病,眼睛睁开就合不上,合上了便睁不开,靠滴药水维持。就是这样,范振喜硬是挺到把铁矿收购完了才去天津做手术。

  2006年,新出现的耕地流转问题迫在眉睫。范振喜又提议,把承包地、自留地全部反租过来由村代经营,村每年每亩补偿村民250公斤大米,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流转土地这在我国北方还是首创。

  在范振喜的努力下,村里建设了1万平方米智能温室、3.8万平方米日光温室,搞起了植物观光园,建起了玉兰菜基地和植物工厂。

  2011年,周台子村被农业农村部和国家旅游局命名为首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共享发展成果,共富才是目标

  因为对乡亲的挚爱,所以不离不弃;因为对生命的感悟,所以自强不息。

  3次大手术,几经生死……范振喜从未中断践行自己的誓言。

  在一次换届选举时,范振喜突发心肌梗被送到医院抢救,在他不在场的情况下,仍然全票当选。

  听到这个消息,范振喜更加坚定:“大家的信任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信任就是责任,我要把它装在心里,扛在肩上。我欠村民的太多了,我活一天就要使劲干一天!”

  村民代表考虑到范书记在收购大矿时的贡献,提议并通过了把大矿的股份转让给他20%的决定。面对每年数百万的股份收入,范振喜谢绝了。

  范振喜舍生忘我,一心谋划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使周台子村的各项事业建设走在前列。周台子在新村统一建设了5个功能区,住宅区建住宅楼77幢818套,老年人免费入驻老年公寓。公共事业区里建设了村部、小学、幼儿园、职工公寓、文化活动中心、科技中心、医疗中心、购物中心、培训基地、文化长廊、宾馆等楼群,实施水源热泵新技术无烟供暖。休闲区建设了中心广场和4万平方米的环村公园,有大型电子显示屏和LED显示屏;村前是生态农业区;村后是工业开发区。

  全村建有“五横三纵”、客货分流的交通网络和三座进出村跨河大桥。所有小学生从90年代后期就享受免费教育,考上高中以上学校的每年每人有1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奖学金。

  村民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60岁以上的村民每月有300元养老金,70岁以上的每月发500元养老金,住公寓有专人照顾。在外地住院按国家“新农合”政策报销外,自费部分再由村集体给予适当补助。宜林荒山全部绿化。

  2014年,全村实现产值4.6亿元,集体收入3000多万元,人均收入13000元。

  现在,周台子村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来的人为新村建设的成就感到惊叹。周台子村和范振喜的名字紧紧连在了一起。(记者 乔溪)

(编辑:刘南杰 来源:和合承德网)

  


点此下载信息图片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