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制定实施地方标准加快农业产业发展
2015-12-16   09时37分 浏览次数:

    本网讯(记者 张帆 通讯员 于海超)近日,由市质监局提出,县区相关部门和企业分别起草的《地理标志产品 黄旗小米》、《热河黄芩仿野生栽培技术规程》、《金莲花种子质量标准》、《脱毒马铃薯容器薯生产技术规程》四项省级地方标准顺利通过省地方标准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其中《热河黄芩仿野生栽培技术规程》标准的制定填补了国内空白。四项省级地方标准的制定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我市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我市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热河黄芩仿野生栽培面积逐步扩大,但目前,国内还没有黄芩仿野生生产技术规程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为进一步确立热河黄芩市场地位和市场竞争力,规范热河黄芩仿野生生产技术,由滦平县政府牵头,组织滦平县质监局、滦平县中草药发展管理中心等相关单位联合起草编制了《热河黄芩仿野生生产技术规程》,填补了国内空白。该标准适用于“热河黄芩”主产区河北燕山山地、丘陵区,预计对燕山带30万亩热河黄芩产区的产品产量和质量安全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按每亩600公斤、每公斤10元计算,预计总产经济效益18000万元。

    我市丰宁黄旗小米远销北京、天津、河北等多个省市,在市场上享有盛誉,产品具有较高的国内知名度,同时也成了被仿冒的对象。为保护黄旗小米这一知名品牌,促进小米行业的发展,丰宁县政府于2015年申报黄旗小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理标志产品 黄旗小米》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黄旗小米生产、加工、销售行为,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更好地保证“黄旗小米”品质特征和质量特色,该项标准的实施将对丰宁境内30万亩黄旗小米保护区域的小米产量和质量安全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按年产黄旗小米5万吨,每公斤20元计算,预计总产经济效益1亿元。

    《金莲花种子质量标准》和《脱毒马铃薯容器薯生产技术规程》是由承德永丰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起草的。近年来,由于金莲花新产品的不断研发,用量逐年增加,野生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同时由于采摘过度,使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承德永丰种业通过研究将茎尖剥离技术与中药材育苗有机结合,实现了道地药材金莲花的无菌组织培养,该项技术全省首家,《金莲花种子质量标准》通过规范金莲花种子质量标准、金莲花质量分级标准、金莲花种苗质量标准、金莲花栽培技术管理规程,使金莲花野生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保护与利用,缓解对自然资源掠夺式采摘,同时对恢复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企业制定的《脱毒马铃薯容器薯生产技术规程》,采用过茎尖剥离技术,利用脱毒苗茎段扩繁经过容器培养而获得的质量高于原种的脱毒种,生产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利用马铃薯容器薯种薯繁育出优质种薯,助推马铃薯产业发展,延长了产业链条,推动了我国容器薯产业的发展,解决了多年来马铃薯种薯退化严重的一大难题。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市质监局不断加大标准制定力度,现已制定中药材省级地方标准3项,市级地方标准7项。《金莲花种子质量标准》、《热河黄芩仿野生栽培技术规程》两项省级标准的制定,对指导燕山带中药材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安全化建设,促进我省中药材产业安全、有效、可控、可持续发展都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意义。

(编辑:那然 来源:承德日报)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