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记者 管陈子
“入了秋,万事休;进了冬,万事空。”每年自秋收完了就进入农闲时间。晒太阳、打扑克、唠家常、看电视曾经是冬季乡村生活的真实写照。
近一段时间,记者在承德市多个乡镇采访时发现,昔日悠闲“猫冬”的农民,如今在增收途中各显神通,虽近农闲时节,广大农民在“家门口”轻轻松松把钱赚。
在平泉县榆树林子镇红石砬村农民杨秀珍的设施大棚内,碧绿翡翠的黄瓜挂满枝头,呈现出一幅盛夏时节才有的景象。杨秀珍从蔬菜大棚里走出来,一边擦着汗一边指着大棚对记者说:“冬天地里没活,就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两棚反季节蔬菜上。这‘家门口’的产业让老百姓找到了新的增收途径,等过两个月到了黄瓜盛产期,一天收入4000块不成问题!”
行驶在榆树林子镇、台头山乡、平泉镇等地的公路上,随处可见满载蔬菜、果品、副食品等货物的汽车川流而过,汇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运销大军,一车车反季蔬菜从这里运向北京、天津、辽宁等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效益好,这几年设施蔬菜的发展走势很“给力”。我市作为河北省重要的蔬菜、果品基地,其自然条件适合发展绿色蔬菜产业。近年来我市大力建设环首都绿色有机蔬菜基地,为首都提供鲜活、优质、方便、无公害蔬菜。去年,我市以3个示范县建设为重点,新建起多个蔬菜生产龙头企业,标准化示范区8个,示范村31个。
“家门口”的产业在农闲时节迅猛发展,让在“家门口”打工的农民不再“清闲”。
营子区北马圈子镇村民佟彦富告诉记者,一进入十月,他就在怡达山楂博物馆干装修活。家门口的活计让他在农闲时节既省力又省心,不但有很多时间照顾家人还能赚钱贴补家用。农闲时节像佟彦富这样能在家门口打工赚钱的人,在北马圈子镇就有4000多人。
近年来,建龙公司、金隅公司、杭氧公司、宏运达食品有限公司、怡达公司、燕北冶金公司等许多家企业入驻北马圈子镇。该镇还进一步加强千亩果药间作基地建设,规模大,劳动力需求量就多,每到农闲时节,大棚业主纷纷到周围乡镇雇短工、找钟点工,为许多农民带来了灵活就业的机会。
如今,承德市村民在家门口打工的比比皆是。八县三区建起了多个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教育园区,加上正在开展中的村庄综合整治工程,为附近村民的就业带来很多便利条件。宽城民营企业家王新新建起来的酒厂、瓷厂、瓶厂,雇用的500多名工人全部是当地的村民。滦平县付营子乡凡西营村正在建设省级精品村,全村的工程建设所雇用的100多名民工中,既有邻村的村民,也有本地的村民。
市基层建设年工作组工作人员介绍说:“在承德市的许多村庄,正在大力实施村庄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工程。有许多村镇加大投资力度,清理河道及泄洪沟,清运垃圾,翻修道路护坡、路面,安装路灯,新建垃圾房池,建设花墙,栽植绿化树木,改建公厕。在所有工程的实施中大都雇用本地村民,让他们在家门口打工,既美化了村容村貌,还为当地百姓带来了经济上的收入。”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