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孙丰、王子言)2013年12月9日,承赤高速公路正式通车,打通了我市与内蒙古、东北地区经济联系的便捷通道。一位经常开车往返此路段的王师傅说:“以前开车从承德到赤峰,需要三个半小时,高速公路开通后,缩短到两小时,大大节省了时间。”
基础设施是支撑城市发展的基石,也是城市健康运转的前提。2013年,我市围绕“发挥优势、高点起步、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总要求,坚持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出发,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尽快突破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努力提高发展保障能力,城市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铁公机”立体交通日渐成型,以前闭塞的山城有了高效的交通硬件设施。
公路路网覆盖城乡。我市先后建成京承、承唐、承朝等多条高速公路,这些高速路与2013年12月9日正式通车的承赤高速公路及市区外环高速等高速公路一起,构成我市“两环十射”的高速路网,有效地缓解了交通条件的瓶颈制约。国省干线和高速公路连接线建设进一步加快,解决了市区与外县一般干线进出联系瓶颈。建设了市区外环及产业园区间高等级公路,加强产业聚集区或园区的相互沟通和互补能力。加快农村公路网建设,打造以承德县、滦平等重点县域为主的多枢纽式路网结构。
“一环八射”铁路网络体系建设平稳推进。京沈铁路客运专线已经得到国家发改委同意,有望近期动工建设;张唐铁路、多丰铁路、遵小铁路建设进程提速;正在谋划推进的锦承、京承线扩能和上板城至六沟专用线等线路进展顺利。
航空建设多点开花。承德民航机场完成审批,正式从前期项目审批阶段进入了开工建设阶段。木兰围场通用机场起降点获得批复、争取开工,丰宁、平泉机场启动前期工作。
水利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愈加明显。完善水资源配置。加快规划编制进度,在建设双峰寺水库的同时,加快实施“千湖工程”,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全市水库、塘坝和各类水面达到1000个以上,实现水资源控制能力从3%提高到66.6%以上。完善供水保障。城区、县城所在地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同时发展集中供水工程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完成病险水库和塘坝除险加固,规划保护重点河段,保证城市、骨干河道、重点镇村,企业和重要基础设施防洪标准达到国家要求。
电网逐步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主网架建设快速推进。2013年,承德电网完成投资9.37亿元,新增兴隆天文台、滦平红旗等4项220千伏工程;新增滦平巴克什营、兴隆天文台配套、丰宁新型材料工业园等7项110千伏工程。城市和农村配网建设不断增强。市区全年安排配网基建、技改工程合计83项,新增变电容量24.365万千伏安。投资2.78亿元用于农配网建设,67个项目取得河北省发改委可研批复。同时加快帮扶村建设,314个帮扶村建设全部高质量通过河北省发改委验收。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积极对接风能、光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产业,全力做好配套电网接入规划。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