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02/2013-09430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文件编号: 承市政办字〔2013〕105号 有  效  性: 有效
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承德市经济林产业五年发展规划的通知
2013-07-23   09时54分 浏览次数:

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承德市经济林产业五年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落实。

2013718

承德市经济林产业五年发展规划

2013-2017年)

为落实中共承德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经济林产业发展的决定》(承发〔201312号),把我市经济林产业打造成农民脱贫致富的基础产业,特编制本规划。

一、全市经济林产业现状

(一)生产现状

全市现有经济林793.5万亩。其中:果树293.5万亩、年产量105.8万吨,山杏450万亩、年产量1.4万吨,沙棘50万亩、年产量1万吨。果树中,苹果60.6万亩、年产49.8万吨,板栗111.7万亩、年产10万吨,山楂37.5万亩、年产25万吨,梨21.7万亩、年产12.8万吨,桃、李、杏、葡萄、核桃、杏扁等其它果树62万亩、年产5万吨。

(二)加工现状

全市有以林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356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32家、市90家,年加工消耗干鲜果品15万吨,产值40亿元。2012年,全市林业产业产值142.63亿元。其中:一产 62.39亿元、二产48.8亿元、三产31.44亿元。

(三)发展优势

自然优势承德地处燕山山区,地形复杂,小气候类型丰富,雨热同季,日照充分,昼夜温差大,海拔高,年平均气温-0.510℃,有效积温13003800℃,年降水量380800mm,日照时数25003000h,是果树栽培的低温冷凉区,有利于营养形成与积累,生产优质果品。资源优势。我市果树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现有果树几乎包括了所有北方树种,陆续引进选育了160多个优良品种。山杏、山楂、板栗、苹果已成为承德独具特色的优势树种,在省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其中山杏面积占全省4/5、全国1/5;山楂占全省第一位;长城沿线46个乡镇获京东板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出口创汇的拳头果品;苹果是全省最佳苹果产区之一,所产苹果品质高、耐储运,兴隆富士、宽城红星、平泉、承德国光、围场金红苹果著名。独特的小气候类型造就多种时令鲜果的传统种植、观光采摘兴起。生态优势。我市是京津唐地区重要水源地,生态保护区,具有较丰富的地表水资源可供利用,多年来环京津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和发展态势,为发展绿色产业提供了良好基础,水质、大气、土壤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的国家标准,有利于绿色无公害优质果品的生产。区位优势。承德毗邻京津,又是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胜地,交通便利,生产的优质果品除满足当地居民、游客需求外,可直接面向京津唐及东北市场。

(四)制约因素

基础设施制约。承德多为山地果园,建园标准低,水保工程不完备,全市可灌溉果园面积65万亩,仅占22.1%,有机肥施用面积不足1/3,抗灾减灾能力弱,产量低而不稳,比较效益低。土地机制制约。土地承包到户后,果园由农户独立经营,规模小、分散,特别是受经营管理能力、技术水平等限制,效益差异大,不适宜现代经济林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科技推广制约全市林业系统从事经济林生产管理与技术推广人员仅70-80人,专业技术人员20多人,科技人员短缺,严重影响科技创新及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制约了经济林产业大发展、快发展。产业化制约。目前,露露集团、怡达集团、栗源等龙头企业带动性较强,与山杏、板栗、山楂、沙棘基地建设连接比较紧密,其它企业加工能力低,品牌知名度小,对产业的带动力弱,加之果农组织化程度低,经营、销售依赖性强,应变能力低,尤其是鲜食果品受市场影响大。

二、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总体思路

牢固树立以生态为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理念,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投入为保障,以科技为支撑,政府引导,示范带动,扩大规模与提质增效并重,强龙头、扩基地、拓市场,全面提升林业产业化水平,实现国土绿起来的同时,让产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

(二)总体目标

基地规模2017年,新发展经济林210万亩,总规模达到1000万亩以上。其中干鲜果品面积达到400万亩,增长36.5%,果品产量达到160万吨,增长56.8%;山杏林500万亩、产量2.5万吨,增长100%;沙棘林达到100万亩,产量3万吨,基本满足龙头企业对原料的需求。

经济总量:到2017年,经济林产业总产值达到267亿元(其中一产产值124亿元),届时按农业人口230万人计算,农民年人均经济林收入达到5400元,带动80万农民致富。

③龙头企业2017年,国家级龙头企业发展到4家、省级50家、市级150家,林果加工率达35%以上,果品贮藏率40%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00家,社员达到10万户以上。

④生态、社会效益2017年,净增经济林面积21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3.5个百分点。在为加工企业提供充足原料的基础上,有效促进了食品、医药工业健康有序发展,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10万人以上。

预计到2020年,全市经济林总规模达到1100万亩,产量达200万吨,产值400亿元(其中一产产值180亿元),届时按200万农业人口计算,农民人均年经济林收入达到9000元,带动100万农民致富。

三、建设布局与重点

按照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功能区划,重点抓好七个经济林产业。

(一)板栗产业

区域布局:以兴隆、宽城、滦平三县长城沿线乡镇和承德县八家、满杖子、大营子、东小白旗,平泉县郭杖子、党坝等46个乡镇为板栗基地优势栽培区。

发展目标:新发展30万亩,到2017年,总规模达到140万亩,年产量达到20万吨,产值32亿元。

建设重点:新栽植幼树保成活,3-4年生良种嫁接,优良品种使用率达到95%以上,5年亩产达到20公斤以上,7年丰产;加强结果树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采用更新轮替修剪法,提质增效。

板栗加工:河北栗源、长城绿源、宽城神栗公司三家企业设计加工能力为20万吨,2012年加工8万吨。以其为龙头,加快栗蓉、栗肉、奶露等板栗精深产品研发,到2017年,年加工板栗18万吨,产值50亿元。

板栗销售:以佟家沟板栗交易市场为龙头,以板栗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补充,到2017年,年交易板栗10万吨,产值3亿元。

(二)苹果产业

区域布局:富士苹果以兴隆半壁山、南天门、三道河、大杖子、蓝旗营主,红星苹果以宽城亮甲台为主,国光苹果以承德县下板城、上谷、八家和平泉县榆树林子、道虎沟为主,金红苹果和黄太平以围场、隆化、丰宁接坝地区为主,计 36个乡镇,建设五大苹果基地。

发展目标:新发展20万亩,2017年达到80万亩,产量70万吨,产值35亿元。

建设重点:加强果园基础设施建设,果园可灌溉面积达到80%以上;农家肥施用率达到60%;无公害防治率达到90%;标准化生产率达到75%以上。

苹果加工:以怡达集团、承德县曼曼果汁加工、宇航人黄太平生产线等企业为龙头,加快果汁、果醋等高端饮品发展,创建品牌,尽快打开国内、国际市场。到2017年,年加工苹果25万吨,苹果加工率达到35%,产值10亿元。

贮藏销售:以产地果品交易市场和苹果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到2017年,年贮藏苹果28万吨,贮藏率达到40%以上,产值4亿元。

(三)山楂产业

区域布局:兴隆南天门、兴隆镇、六道河、北水泉,隆化七家、荒地、章吉营、中关、蓝旗、太平庄,滦平张百湾、滦平镇、安纯沟门、付家店和承德县邓上、三家、两家、岗子等18个乡镇为优势区

发展目标:新发展2.5万亩,到2017年,总规模稳定在40万亩,年产量达到30万吨,产值10亿元。

建设重点加强果园水利建设,可灌溉面积达到70%以上,开展以大树树体结构调整为主的果园管理,提质增效。

山楂加工:以怡达集团扩能上市和山楂干红酒庄暨兴隆山楂小镇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北方山楂加工集团整合升级进度和隆化汇源果汁项目建设速度,积极推进山楂黄酮、黄酮甙、山楂普朗原液、山楂原花色素提取等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步伐,延伸山楂加工产业链条,促进山楂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到2017年,年加工山楂25万吨,加工产值达到12亿元;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年销售山楂5万吨,产值1亿元。

(四)果品观光采摘业

区域布局:在双桥、双滦、高新区和承德县的环市区乡镇、各县区的环县城乡镇、交通沿线和景区景点周围建设以梨、桃、杏、李、葡萄、草莓、鲜食枣等时令鲜果和设施果树为主的观光采摘果园区。

发展目标:新发展28万亩,到2017年,总规模达到90万亩,产量38万吨,产值20亿元。

建设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水、电、路、通讯四通,可灌溉面积90%以上。农家肥施用率达到80%,无公害防治率达到100%,标准化生产率达到80%以上。新建观光采摘园达到树种多样、品种搭配合理,满足不同季节采摘需求,特色鲜明。大力发展农家游协会等农合组织,建设省级观光采摘园30个以上。

(五)山杏产业

优势区域:以丰宁、围场、隆化、滦平、平泉、承德县的中北部六县110个资源相对集中的乡镇为重点。

发展目标:新发展50万亩,改造现有低产山杏林150万亩,疏林补植100万亩,总规模达到500万亩;新发展和改接大扁20万亩,面积达到50万亩。到2017年,杏仁产量2.5万吨,杏扁产量2万吨,产值12亿元。

建设重点:加快山杏林流转经营机制,向经营大户集中,实现相对规模经营,发展百亩以上经营大户1万个以上;推广实施杏仁十公斤、扁仁百公斤生产模式。

山杏加工:依托露露股份公司搬迁扩能建设、隆化杏之芗年产杏仁油2000吨、杏仁全粉3000吨生产线建设和绿世界、华净活性炭等省级龙头企业改造升级、技改扩能建设。到2017年,年加工山杏2.5万吨,加工产值达到50亿元;北五十家子杏仁交易市场年交易杏仁1.5万吨,产值1亿元。

(六)沙棘产业

优势区域:丰宁、围场接坝地区及坝上地区和隆化的西部为主建设百万亩沙棘基地。

发展目标:新建沙棘林50万亩,到2017年沙棘林总面积达到100万亩,年产量3万吨以上,产值3亿元。

建设重点:突出发展大果沙棘,推广栽植沙棘雌株,加强指导与服务,强化管理,提高采摘利用率。

沙棘加工:依托围场宇航人公司扩大保健品、食品、功能性饮品、化妆品生产规模,深度开发沙棘果酸、沙棘籽油、沙棘黄酮等新产品。到2017年,年加工沙棘3万吨,加工产值达到12亿元。

(七)木本药材和花卉苗木产业

发展目标:到2017年,木本药材发展到20万亩,产值2亿元;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保护开发野生花卉资源10万亩,产值10亿元。

建设重点:全市适宜地区的林下、林间空地及迹地更新造林地大力发展黄柏、椴树、连翘、丁香、刺五加、枸杞、郁李仁等木本中药材及核桃、文冠果等木本油料林;在平泉县发展以百合为主的鲜切花、丰宁县以蝴蝶兰为主的高档盆花,在中北部县区大力发展园林绿化苗木。

龙头企业:以承德林业集团、围场木兰林业集团、颈复康药业集团为龙头,重点发展以木本药材、花卉苗木为主的林下经济,促进中药材和苗木产业发展。

四、加强组织领导,保证规划落实

市农业农村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调度、解决林业经济发展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困难和问题。把经济林产业发展目标做为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年度考核的重点内容,年初按规划下达目标,年终考核。各县(区)制定支持林业经济发展的具体办法,并组织实施。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牵头,农工委、发改、林业等有关部门配合,对各县(区)和有关部门所承担的任务进行量化分解,实行跟踪督办。市委、市政府每年春秋两季组织各县(区)联查,对成绩突出的进行表彰奖励;对未完成任务的,实行问责。

本规划期为20132017年,各县(区)依据本规划制定出本地具体实施规划。

附:1.承德市经济林产业规划布局表;

2.承德市2013-2017年经济林发展计划表(县区计划);

3.承德市2013-2017年经济林发展计划表(树种计划)。

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718日印发

(共印100份)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