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承德日报》在“我为‘两会’建一言,党报为我捎句话”专栏刊发“落实《物业管理办法》提升老旧小区生活品质”一文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两会”期间,记者就此问题进行采访,代表委员纷纷为加强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提升老旧小区居民生活品质献计献策,小区物业管理部门双桥区住建局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市人大代表、陕西营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牛雪峰建议,对不作为的老旧小区物业公司,由政府牵头,收回其所占用的公共设施,如车棚、停车场等,归还业主,所得收入用于小区里公共设施的修缮和维护,或者由政府出台法规政策,责令老旧小区的公共设施的修缮和维护由原开发商解决,切实改变个别房地产开发商只挣钱不管理的现状。
“老旧小区在物业方面碰到了诸多问题和困难,破解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难题,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着居民的切身利益。”市人大代表、世纪城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悦建议,由政府、社区、物业办牵头,聘请一家专业性强、实力雄厚、服务完善的大型物业公司,对老旧小区、无物业小区进行统一管理,物业费用应考虑居民的收入,由市、区两级政府设立专项资金进行补贴,以满足小区日常管理的基本经费。特别是老旧小区建造比较早,小区内没有安装防盗、监控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应增加小区的监控设施。同时,加强夜间、小区偏僻地带、监控盲点的人工巡逻。
就老旧小区物业如何加强管理,记者还采访了双桥住建局副局长李世超。李世超说,双桥区有无人管理的小区168个,约46.9万平方米,基本为老旧小区,均没有建立维修基金,目前楼体、管网、道路等老化破损严重,依据《河北省公有住房售后维修管理办法》第五条:公有住房出售后,其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和管理由原售房单位负责。但大部分原建设单位、原产权单位,推诿扯皮,未能履行相关职责,导致问题更加严重。特别是目前大部分小区没有成立业主委员会,部分已成立业主委员会也没有行使应尽的权责来维护业主的权益。针对协调监管对象特殊性,建议依据《承德市加强住宅物业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市政府每年按计划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作为住宅小区公共设施突发事件处理的应急资金”的规定,积极争取市级资金作为住宅小区发生突发事件处理的基金,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遇到阻力随时解决。
李世超建议,应通过“区级统筹、部门落实、街道(镇)主体、社区(村)基础”的管理格局,力争2013年内实现物业管理无盲区,全覆盖。同时,针对无物业管理旧住宅小区无大修基金、基础设施陈旧、管网老化、楼体破损及小区环境差等问题,每年选取5至10个老旧小区,采取产权单位出资、业主分摊、融资合作、政府补贴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通过老旧小区改善,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清除隐患。待解决老旧小区“先天不足”的问题后,再根据广大业主本区域的房屋规模、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居民对物业服务消费的接受能力、管理成本等因素,在政府直管、社区代管、引进专业物业公司、业主自管等多种管理模式中选择适合自身的管理模式,逐步实现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记者 于海翔)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