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价惠民 百姓节省“真金白银”——承德市蔬菜直营店运营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上)
2013-03-22   20时35分 浏览次数:

    本网记者 孙涛 陈子 佳宁 实习生 张玉卓

    蔬菜直营店建设作为近两年的政府“民生工程”,因其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成为备受百姓关切的民生问题之一。两年来,蔬菜直营店的经营状况到底如何,这项惠民举措给老百姓带来了哪些实惠?还存在哪些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我市的几家蔬菜直营店、市供销合作社及市民。

    3月10日上午7点左右,记者来到义泰兴蔬菜直营店和竹林寺菜市场,将二者的菜价进行了对比,发现直营店的菜价比菜市场普遍要便宜几分到几毛不等。尖椒市场价格卖8元/公斤、直营店卖7.9/公斤,茄子市场卖10元/公斤、直营店卖8.30/公斤,角瓜市场卖6元/公斤、直营店卖4.36元/公斤。正在直营店买菜的韩女士告诉记者,在直营店建立之前,竹林寺菜市场的菜价比现在还要高出许多,有的要贵一块多,后来因为同行业竞争,菜价就有所下降,直营店的设立,确实将菜市场和一些零散蔬菜销售商的菜价拉了下来。

    市民王先生回忆道,去年义泰兴直营店开业当天,竹林寺菜市场的菜花每公斤3.00元,直营店每公斤2.60元,等到直营店9点开业后,竹林寺菜市场的菜花立即降至每公斤2.40元。

    上午9点,家住碧麓家园小区的彭女士来到社区门口的蔬菜店买菜,只见她挑了藕、菜花和冬瓜等蔬菜。彭女士告诉记者,下午,她还会准时来到店里,留下一张字条,向这里的店员预订次日需要的蔬菜。

    该店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很多人下班回家习惯于在路边买菜,人们对蔬菜直营店的辨识度不算太高,自己经营卖菜生意4年了,接手蔬菜直营店后带来了不少回头客,店里的顾客几乎都是小区居民,客源比较固定,且省去了进入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多重摊位费、人工费等项目的支出,菜品的价格比农贸市场同类蔬菜便宜了不少。

    中午12点左右,记者在位于陕西营的平价蔬菜直营店看到,进店选购蔬菜的居民熙熙攘攘,正在购买蔬菜的陈女士说:“以前觉得直营店的蔬菜不新鲜,不经常在直营店买菜。买了几次发现这里的蔬菜还不错,而且比市场便宜。”

    常到蔬菜直营店买菜的王大妈说:“蔬菜直营店的服务好,菜也好,这里土豆每公斤只要2.2元,比外边便宜4毛钱。不用去大超市,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新鲜、价格实惠的蔬菜,蔬菜直销店真是方便了百姓。”据该店的店员介绍,这个小店每天大约销售蔬菜四五百公斤。

    回想过去我市的蔬菜零售市场:菜价卖得贵、商贩加价狠、鲜菜价格在全省处于高位,让老百姓觉得吃不起菜,“蒜你狠”、“姜你军”这样的新鲜词同样折射出老百姓对菜价疯涨的焦虑和不安。2010年12月,随着我市首个蔬菜直营店的建成,在市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据市供销社于科长介绍,第一个蔬菜直营店开业当天,白菜批发价1元/公斤,早市卖1.8元/公斤,直营店卖1.4元/公斤,降价22%。直营店开业第四天,早市价格就和直营店基本持平了。到目前,早市的菜价和直营店菜价差距不大。直营店把蔬菜的批零差率调整到合理水平,把人为虚高加价降了下来,通过蔬菜直营店的调控作用,让市民得到了“真金白银”的实惠。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