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宝珍正在展示“昭君出塞”剪纸画
日前,笔者走进宋宝珍的剪纸展室,看到眼前的情景,感觉仿佛走进了一个花团锦簇的世界,桌上摆的,墙上挂的,全是各式各样的剪纸画。一幅幅精美、绚丽的“牡丹图”、“荷香”、“国色天香图”等作品,栩栩如生,内容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其中,一幅长3.6米、宽1.0米的剪纸作品——“昭君出塞”,吸引了笔者目光。
宋宝珍说,这幅“昭君出塞”是他为庆祝蛇年春节特意赶制的,没想到还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春节期间几乎每一个走进他展室的人都对这幅剪纸画啧啧称赞。说起这些,宋宝珍的语气里满是自豪。
笔者注意到,这幅红色的剪纸图案由众多人、马、骆驼、狗等图案组成,镂雕古朴、雅致,宏大、壮观的场景映衬出倾国倾城、端庄淑静、飘逸秀慧、丰仪美丽、坚强、从容的巾帼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宋宝珍是平泉县工商局的一名干部,他出生在平泉县茅兰沟乡,家乡的风俗民情影响着他的成长,剪纸刻画就是小时候从剪挂钱儿开始的。“那时候农村过年都是贴挂钱儿,看见人家有,我就把去年的揭下来和红纸粘在一起,然后找煤油灯反过来对着熏,熏黑了按着旧印刻,刻完了把作品送给亲朋好友,也挺高兴。”宋宝珍告诉笔者。
2005年春节临近,大街上卖剪纸的摊位异常“火热”,这让宋宝珍想起了儿时剪窗花刻挂钱儿的情景。于是年近50岁的他,开始尝试自己制作剪纸。他利用业余时间潜心研究画作,吸取名家制作精华,用极好的心境、良好的心态走入创作的意境。
为了更好地做好此项“工作”,宋宝珍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仔细观察,勤于思考,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想象对象在剪纸作品中应如何布局,如何构架,图案怎么处理等。老宋告诉笔者,剪纸艺术的创作想象很重要。一个小小的花、鸟、鱼、虫可能几分钟就能完成,但有些直径将近1米的大型作品得三五天以上才能完成,这就需要有耐心,否则,一丝一毫的失误都会使整个作品前功尽弃。传统的剪纸画是通过纸张的折叠,由剪子来制作完成的,而他的剪纸画是先将图案设计出来,画在底稿上,然后用十几种小刀将线条一丝一丝地镂空,这样虽然特别费时间,但刻出来的作品立体感更强。
“昭君出塞”花了宋宝珍七八天时间,现在看到大家这样喜欢,他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感觉蛇年的这个春节特别有收获。(通讯员 李平文)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