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见义勇为青年赵华丰
2013-02-07   07时50分 浏览次数:

    本网记者 孙丰

    面对歹徒光天化日下无所顾忌的疯狂抢劫,他从人群中一跃而出,不计个人安危与歹徒激烈搏斗;他是文弱书生,也很平凡,却堪称侠之大者。他就是平泉青年赵华丰,他见义勇为的故事近日在平泉大地广为传播,成为寒冷冬天里温暖所有人的一股暖流。

    面对危险 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除夕的脚步越来越近,年味越来越浓。1月31日11时左右,平泉某超市内人来人往,人们都在忙着准备年货。

    突然,超市内的晓华金店里传来“砰砰”的玻璃碎裂声。一名带着头套只露出双眼的男子,无所顾忌地挥舞着斧头将金店橱柜的玻璃砸碎,开始洗劫柜台里的项链、手镯、手链等黄金制品。

    “众目睽睽之下歹徒疯狂作案的嚣张气焰,吓得购物的人纷纷后退。”一位超市收银员对记者说。

    “我正在等着结账,款台正对着金店,可以清楚地看到歹徒挥舞着斧头疯狂抢劫,因为挥舞的太用力,他把斧把儿都抡折了。”正在超市购物的赵华丰说,“当时只有超市的经理和两名保安上前试图制止歹徒,其他购物的群众都在向后退,我没想别的,就分开后退的人群冲上去”。

    见有人冲上来抓住了自己,疯狂的犯罪嫌疑人拼命挣扎厮打,赵华丰他们死死抓住歹徒,有的从后面卡住脖子,有的抓着双手,还有的拽着衣服,经过一番搏斗,终于把歹徒按在地上制服了。从歹徒实施抢劫,到被擒获,前后不过两三分钟时间,但他们却觉得经过了很长时间。

    再次回想激烈搏斗的一幕,赵华丰也心有余悸,“当时,情况太紧急了,一下子也想不了太多,就做了。但在给警方做笔录时,重新回想一遍经过,觉得非常后怕,出了一身冷汗”。

    “但我不后悔做这件事,再遇到这样的事我还会冲上去”,赵华丰说,“我是一位剧本作者,文人就是要有担当。现在社会需要正气,需要正能量,只要看到类似情况,大家能帮忙的都帮忙,歹徒们一定会忌惮不少,像这样的案子也就会越来越少”。

    好学上进 躬行“文人风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赵华丰见义勇为的举动绝非一时之举。

    父母老实本分的人生态度对赵华丰影响很大。

    今年34岁的赵华丰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父母从不娇纵他,从小教育他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这次勇擒歹徒的事,赵华丰怕家人担心,第二天才告诉父母。得知儿子不顾危险与歹徒搏斗,父母虽然也担心儿子的安全,但是没有责怪他冲动冒失,反而认为他做得对。他们说,见到这样的事就应该往前冲,邪不压正,只有大家都伸一把手,社会才能更好。

    在这样的父母言传身教下,赵华丰很小就知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周围邻居有个大事小情只要赵华丰遇到就会帮忙。居民楼大搞卫生,要用洋井压水冲洗楼道,赵华丰每次总是抢着干最累的压水活。小区居住的老年人多,在下雪时赵华丰都要到院子里扫雪。这样的事还有很多。

    除了父母的教导,好学上进的赵华丰,在读书和拜访大家学者中,也不断完善提高自己。

    大学毕业后,赵华丰一直在北京打工,三年前回到平泉,全心投入剧本创作。走进赵华丰的家,陈设非常简单,没有高档电器,但满眼都是书籍,6个一人高的大书橱装得满满的,赵华丰得意地说:“在我家最值钱的就是这些书,这4000多册书籍,1000多本杂志,我都读过。而且我现在每个月还订着23种报刊杂志,每年光是书报费就要五六千元。”

    不光爱读书,赵华丰还虚心向著名学者学习讨教。在1999年,他20岁时就曾经到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家中拜访,此后他还用写信、打电话和上门等方式向张岱年、舒乙等著名学者、大家求教,均得到了这些学者的回应。

    通过读书和向著名专家学者学习,赵华丰的学识在不断增长的同时,也渐渐领略到了一种“文人风骨”。“文人的风骨并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它是一种‘以义为利’敢于担当的文人精神,我非常仰慕这种精神,随时随地以这种精神要求自己。”赵华丰说。

    赵华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不管是大事小事,只要他能帮忙就会第一个上去。一次他们路过平泉双桥小学附近,见到一位老人摔倒在路边,赵华丰没有一丝犹豫就冲过去,扶起了老人,帮老人拍打掉身上的土,关切地问老人受没受伤,用不用送她回家。几年前的一个冬天,他在回家路上遇到了一位迷路的儿童,隆冬季节他花了两三个小时,带着小孩走遍周围的小区、店铺,终于为小孩找到了父母。

    编辑:马利华 李冉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