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保障 让居民温暖过冬——2012年民生工程年终盘点之九
2013-01-18   07时13分 浏览次数:

  本网讯(记者 张丽莉)每到冬天,万家冷暖最牵人心。在塞外山城,冬季寒冷、供热期长,供热更是涉及千家万户,连着百姓冷暖,关乎社会稳定。

  市区石洞子沟自然城小区是新增的集中供热小区,1月10日,记者来到石洞子沟自然城小区采访。与室外-17℃的气温相比,该小区1号楼1单元居民冷女士家却是暖意融融,“我们刚搬进这个小区,供暖后室内温度能达到20℃左右,我们非常满意,没想到新小区供热又快又好!”冷女士热情地说。

  2012年,为了确保广大群众温暖过冬、安全过冬,我市切实把群众冬季生活保障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实施了供暖保障民生工程,新建供热管网、增加供热面积60万平方米;启动百姓送温暖工程,解决不热用户不达标问题;实施主管网及设备大修技改项目13项;稳步推进分户热计量工作;改造供热客户服务中心,实现“一站式”办公,力求在供热安全运行的同时进一步惠民、便民。

  1月11日一大早,走进南兴隆街王宝财家,立刻就感觉到了温暖的气息。王宝财说:“现在比过去好多了,以前一进屋冰凉,都要穿棉袄,现在屋里暖和了,暖气管不再是半热不热的了。”

  王宝财家的温度变化源于市供热集团开展的“给百姓送温暖”工程,每年冬季供热期,都会有许多家庭遭受供暖“低温病”的困扰,2012年夏季,承德热力集团投入资金1000万元为百姓送温暖,通过六项措施,采取冬病夏治的方式,让众多患有“低温病”的家庭摆脱“顽疾”。

  通过市供热部门的调查了解,“低温病”用户基本都集中在我市的老旧小区内,承德热力集团通过分户改造、室内用热系统排查和优化、供热系统技术改造、建筑墙体保温及外窗更换、管网冲洗等措施,对用户室温不达标问题进行处理。截至目前,有1522户用户经过改造,在数九寒天感受到阵阵暖流。

  入水温度36.9℃,出水温度33.1℃……在文轩茗苑6号楼1505室沈建国家的楼道里,记者看到,这里装设的热计量表,清楚地记录着暖气供应情况。

  走进沈建国家,一阵暖意扑面而来。“这里新入住的小区,都统一安装了热计量表和温控阀,现在,家里每个屋都有一个温控阀,可以随自己的需要调节温度,按需取热、按热交费,真是越来越科学,越来越方便了!”沈建国感慨地说。

  实行按用热多少计量收费制度,是供热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实现科学用热、合理用热,我市稳步推进分户热计量工作。截至冬运期结束,总计安装分户热表29000多块,热计量收费面积达到400万平方米,约占集中供热总面积的32%。

  记者从市热力集团了解到,仅2012年热力集团为热计量用户退费近1000万元,户均退费300余元。热计量的推广工作,在降低能耗的同时,让市民省钱、省心、灵活调控,实现了由被动受热向主动受热的转变。

编辑 李兴安 刘南杰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