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森林覆盖成为华北最绿地区
2012-09-18   07时12分 浏览次数:

    林地面积三千三百一十万亩 为京津筑起防风固沙绿色屏障

    本网讯 (记者乔溪,通讯员杨印聪、孙志军)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市加快造林绿化速度,提高造林质量,为京津地区筑起了防风固沙绿色屏障,显著改善了京津周围的生态环境。目前,全市有林地面积3310万亩,活力木蓄积68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5.8%,成为华北最绿的地区。

    5年来,森林资源持续快速增长。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再造三个塞罕坝林场、京冀水源保护林、援造林等重点工程,以库区周围、风沙前沿、河流源头、通道和水系两侧等生态脆弱区和环城镇周围山体等生态敏感区为重点, 加大容器育苗、节水灌溉、ABT生根粉等实用造林技术的推广力度。5年全市累计造林432.8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94.7万亩,飞播造林138.5万亩,封山育林99.6万亩,义务植树4333万株。经评估,全市森林每年吸收二氧化碳1105万吨,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109万吨,释放氧气807万吨,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达681亿元,为维护京津生态安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做出了突出贡献。

    林业产业稳步发展。去年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75亿元。5年新增林果产业基地143万亩,总面积达到1120万亩,全市农民人均拥有10亩林地、1.02亩果树,人均“绿色银行”存款6000元,年人均林果收入1000元,有324个村林果人均收入超3000元。森林公园发展到17处,经营面积达到315万亩。初步形成了以大旅游为依托,以市区为核心,由17处森林公园构成的环京津森林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已成为全市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有制林业蓬勃发展,2007年开展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424万亩集体林地全部完成明晰产权。全市有百亩以上荒山承包大户近3.5万户,非公有制林地面积达到905万亩。既让农民得到了实惠,又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

    资源保护成效明显。全市组建森林消防专业队伍13支,共650人。能够同时处置两场以上较大火灾的扑救需要;建立乡镇、林场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216支,4320人,达到就近扑火,支援临近乡镇扑火和“打早、打小、打了”的目的。全市建望火楼118座,防火检查站86处,气象站点10处,在市区重点部位建林火监测基站3处,森林火灾受害率始终控制在0.3%。以下,到2011年已连续25年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

    野生动植物管理实现规范化。拥有以林业为主的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9个,面积达到465万亩,占国土面积的7.86%。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为0,无公害防治率为87%,测报准确率为90%,种苗产地检疫率为98.5%。

                                                         责任编辑  马利华 那然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