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洪魔侵袭村庄,村民生命财产处于危难之际,担当“主心骨”,他们呕心沥血换来的民心工程,成为1400名村民的“救命稻草”,他们在村民生产自救的道路上撒播新的希望……
提起基层建设年省国土资源厅驻兴隆县半壁山镇小碌洞村工作组,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
山村在“呻吟”
“多用喇叭喊几遍,迅速组织危险户汛前撤离,绝不要出现人员伤亡!……”7月21日,省国土资源厅副巡视员驻兴隆县半壁山镇小碌洞工作组领队张国军不时给村干部和工作组成员打来电话。
晚上9点,倾盆大雨自天而降。
晚上11点,洪水肆虐地吞噬着河岸,窗外惊涛拍岸的巨响让人不寒而栗,瞬时狂涛卷着沙石咆哮着向村庄涌来。
工作组队员撑着雨伞、打着手电,到了村部外,水已没膝,眼看河边几棵杨树被冲倒躺在路上。支书李春文和村主任刘小风在驱车往村部赶的路上,主干道已被冲毁无法前行,洪水几乎要没过车顶。
危难之时,工作组充当“主心骨”。他们先用喇叭和电话分头向11个小组通知动员转移群众,挨户检查各户房屋安全情况,组织党员和青壮年把压在电线上和挡在路上的杨树清理掉,分头到村里帮助孤寡老人、妇女儿童和房屋条件比较差的住户查看情况……
在70多岁的村民张广友家,附近被冲动的泥沙发出阵阵声响,他家又在临山临河的低洼处,凭工作组的职业敏感性,该地段属于泥石流多发区,当即要求他家立刻转移,最终让他撤离了危险区……
这边刚处理完,那边电话就来了:“梁树英家也进水了!”梁树英家在河边,房屋全部进水,地基湿软下沉,梁树英试图拉着孩子从河套逃到大道,但水已高出地面半人深,河道水流湍急,在大伙的帮助下,他们从后门爬山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当天夜里,工作组人员和村干部就安全转移50多户200多人,他们被妥善安置在村部、学校、安全住户。10组的110口人全部被安全转移到山上……
凌晨4点30分,天已见亮,工作组与惊魂未定的村民目睹了暴雨侵袭后的惨状,50000株枝繁叶茂的板栗只剩下残枝败叶,880亩耕地乱石碎沙淤积成堆,8座桥梁一分为二,5公里公路泥沙成山,3000米护地坝面目全无,322间房屋进水,460只(头)牲畜被冲走……小碌洞村近1000万家财就这样毁于一旦!
百姓哭天喊地,工作组人员的心碎了!
直展斗天图
一夜未合眼的工作组只打个瞌睡,随意吃口方便面,便与镇包村干部组织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召开紧急会议:逐一看望重灾户、解决重灾户基本生活问题、分头发动百姓家家挖渠排水、清除淤泥……
该村6组特困户张桂军4间房全部进水,院子里的园子成了乱石滩,家中物品全部被泡,房屋裂缝可以伸进手指。93岁的老母亲茫然地坐在一张破椅子上,重度残疾的妻子一边哭、一边捡拾着有用的家当。前来看望的工作组成员韩文广不假思索地拿出1000元钱交给张桂军,还将93岁的老母亲接到村里住,又安排帐篷应急用……感动得这个五尺汉子热泪盈眶。
在副巡视员张国军的组织下,工作组又自掏腰包3000元,用于救助灾情最重的农户。
一家家、一户户,暂时安全了,群众的情绪随之稳定下来。
得知该村60年代安装的广播被雷电击坏,张国军及时协调县国土局出资1.5万元安装了18个无线喇叭,随时随地可用手机广播,保证了信息畅通。同时还协调2辆车专门用于该村的清障除险工作。
村庄唯一通往山外的主公路,在5公里的地方被泥石流堵得成了小山,出不去、进不来,抢通道路是当务之急。
工作组人员迅速分工,由村主任动用钩机和装载机由外往里疏通,由支书李春文组织全村百姓由里往外修。只在喇叭一招呼,百姓一呼百应,纷纷拿着铁锨和镐头赶到施工现场,拉开了“百人大会战、直展斗天图”的序幕。70多岁的严庆和老人家住河边临山处,2座小桥全部冲毁,老人顺山走了好几里路绕行赶到施工现场。一位78岁的老大爷扛着铁锹赶到现场:“等我一会干不动了我给你们拿水!”村民赵忠每天干到夜间12点后,在施工场地搭个帐篷随便眯一会,第二天天一亮,马上参加劳动。工作组人员与群众同吃同劳动,一个个累得眼发红、头发晕,饿了跟大伙在工地吃碗康,渴了喝口凉水。村干部也不含糊,雇钩机、装载机的费用和油钱都是支书和村主任个人垫付……
就这样,经过3个昼夜的鏖战,24日,主干道修通了,为救灾和救援开辟了一条生命通道。相继各级领导和部门纷纷进入,电路修通了,村民淤积在家里的泥水清除了,手机信号恢复了,救灾物资被送到重灾户家中……
几天来,工作组人员组织村干部和群众动用铲车钩机30台次,百姓出义务工800人次,疏通主干道和巷道6.5公里,清理杂物3000立方米。
撒播新希冀
为严防灾情再次发生,28日,工作组领队张国军与省国土资源厅10多名专家跋山涉水,对全县泥石流易发区进行排查和治理。
在河边居住的70多岁老党员陈贵金家,他拉着工作组的手颤颤巍巍地说:“同志们啊,要不是当初你们及时帮助我们疏通河道,清除河道垃圾,修建垃圾填埋场,我们全村的损失可就更惨了,我们真心地感谢省委、省政府,省国土资源厅对我们的帮扶啊。”
养猪大户刘小辉直打寒颤地说:“我的猪场在村中心、河套边,那天大雨瞬间冲毁了猪场前面的桥和大门,眼看700多头猪和10亩地的猪舍就要被大水吞没了,幸亏工作组清理的河道起到了缓冲,否则……”
是啊,小碌洞村人不会忘记,以前村里的10公里河道就是个大垃圾场,将河道堵得严严实实,工作组为了治理脏、乱、差,白天巡查,晚上研究。在治理河道、建垃圾场等工程中,工作组组长马进军的妻子在检查身体时发现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他愣撑了一个月才回家看望妻子;队员韩文广刚做完囊肿切除手术,还没拆线就在施工现场全天紧盯;队员刘志运媳妇生完小孩不到3天他就赶回来了……他们筹措资金35万元,对全村10公里的河道进行清理疏浚,动用挖掘机、推土机及农用运输车1400余台次,出动义务工400人次,清运河道垃圾7000多方,加固河道堤坝3000米,修建漫水桥2座,建立能容纳4万立方米,可供全村使用20年的垃圾填埋场。这些民心工程在暴雨袭来之时起到了第一道防线作用,有效避免了洪水冲毁河边村庄,1400名村民无一伤亡。
如今,工作组同志白天到抗灾自救现场办公,晚上研究谋划事关长远的防洪和发展大计:
——计划按照百年一遇的泄洪标准,投资293万元,帮助该村修建长1210米,高1.5——2.5米的护村护地坝综合治理工程,对水毁地进行治理。资金已落实。
——针对该村地处山谷,进出村口长约300米公路一侧山高坡陡,地势险要,汛期时有大小石块从山上滚落而下,严重威胁村民出行安全的问题,筹措资金295万元为该村实施崩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施面积为13500平方米的锚索铁丝网混凝土护坡工程,砌筑长18.6米的浆石挡土墙。
——针对老百姓建房缺乏防灾意识的实际,根据全村村庄建设、产业布局、环境整治、易灾户排水等方面制定村庄十年规划。
……
刘成飞
责任编辑 李兴安 那然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