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扎实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2012-06-2509时33分 浏览次数:

强化机制 深化服务 优化作风

    本网讯(通讯员汪振刚、张雪松)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要求,围绕强化四项机制、深化为民服务、优化工作作风三方面重点工作,结合实际找准抓手,探索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强化四项机制,在推进科学发展中创先争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市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目标任务,进一步明确细化创先争优活动任务,强化全面对标、认责承诺、亮牌示范、夺旗争星四项机制。把党组织和党员开展新一轮公开承诺、践诺、评诺作为深化活动成效、促进中心工作的重要载体,在增强发展核心竞争力中创先争优。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总基调,把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作为根本之策,积极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促进城乡联动发展、优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创先争优。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在弘扬承德时代精神、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进文化惠民等方面创先争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在抓好民生工程、发展社会事业、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创先争优。全市上下形成了党内创优、社会创业、系统创佳、岗位创先、全面创新的生动局面。去年以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围绕承诺事项,在解决群众困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促进中心工作上下功夫,化解矛盾纠纷7000余件,结对帮扶困难群众10000余户。全市建立了创先争优典型库,征集党组织承诺范例、党员承诺范例,党组织和党员认责承诺范例文档共1150个。

    建立“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1408个、“党员示范窗口”1627个、“党员先锋岗”28700个、“党员致富示范基地”987个、“党员示范班组”680个。

    深化为民服务,在打造满意工程中创先争优。根据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的不同特点,把党组织区分为公共事务型、行政审批型、窗口服务型、司法执法型等不同类型,对为民服务争创目标提出明确要求。根据不同岗位把党员区分为领导干部党员、机关中层党员、普通机关党员和窗口一线党员等类别,逐级、逐人制订为民服务措施和目标,做到单位创先有依据,党员争优有标准。在推进过程中重点突出三个方面:一是抓提升。在全面落实“八有标准”的基础上,各窗口单位通过设立电子显示屏和公开栏、开通服务网站、发放便民服务手册等形势,全面公开服务事项、服务标准、办事流程和办结时限等,方便群众办事和监督。深化“一句话承诺”活动,组织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党组织和党员围绕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开展便民服务等内容作出公开承诺。二是创品牌。各行业系统明确对标方向,制订科学服务标准,集中选树一批服务标杆,打造身边的标杆“参照系”。在市直部门集中选树了市热力集团、市地税局、市交通局等一批群众满意窗口,在基层推出了丰宁行政服务中心、平泉县七沟镇群众工作站等一批优质服务品牌,挖掘出了一批行业服务标兵,实现了争有标准、创有方向。三是建机制。结合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深入研究职能不到位、服务不到位的体制机制问题,在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在全市范围内推动实施了乡镇建设“三转两下一提”工程,努力构建乡镇责权统一、事权与财权匹配、机构优化、服务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优化工作作风,在锤炼干部队伍中创先争优。抓住党员群众的关注和期待,努力将创先争优提升到价值导向层面、精神状态层面、社会氛围层面。坚持以“百面红旗千颗星争创竞赛”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在重要时间节点深入开展各种形势的主题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锤炼干部队伍,优化工作作风。在农村普遍开展了“创先争优、春耕助农”活动和“百千万”农村人才示范引领工程,在党政机关启动了“走在前、做表率”活动,在非公企业开展了“组织建设全覆盖、创先争优求发展”活动,社区开展了深化“四有一创”争创文明社区活动,在工青妇系统组织了“互助一日捐”、建功“十二五”劳动竞赛、“青春扮靓旅游名城、创先争优在行动”主题征文演讲等活动。积极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更好地发挥志愿者在建设国际旅游城市中的积极作用。狠抓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让市场主体满意、投资者满意、群众满意。坚持把学习杨善洲等重大典型与学习范振喜、王文泽、杨秀华等身边典型结合起来,编辑印发了《紫塞党旗红》典型宣传资料,通过党员干部发挥示范效应,带动了干部队伍整体作风转变,深化了创先争优活动实效。

责任编辑 王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