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执法为民”的旗帜永不褪色—— 滦平县政法系统加强创新社会管理纪实
2012-06-22   00时36分 浏览次数:

记者 张保国 通讯员 王存

    初夏时节,骄阳似火,百花争艳,滦平境内一派欣欣向荣。

    记者从城乡到农村,走街串户,深感处处传递着政法系统干警“执法为民、管理创新,构建和谐滦平”的讯息。倾力打造首都“后花园”的氛围愈演愈烈,令人振奋。

    “在全体政法干警中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政法队伍规范化建设,着力解决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执法司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政法队伍,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政法队伍的新变化、新气象”。县委书记杨猛深有感触地说。

    `“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滦平,是法律赋予我们的职责。打造平安滦平,做执法为民的卫士,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是我们的责任”。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于山告诉记者。

    是什么力量铸就了滦平今天的辉煌?于山一语中的:“我们的工作,我们的职责,我们的人生价值体现在执法为民上”。

    多年来,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朴素感情,滦平全体政法干警把执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在为民上,竭尽全力解决人民群众的诉求,满足人民群众对执法公平、公正、高效的渴望。

    科学研判,准确定位,不断提高领导干部驾驭维稳局势和社会管理能力的重要认识

    滦平县毗邻北京,是首都的北大门和护城河的前沿。特殊的区位优势既给滦平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优越条件,也给该县维稳工作增加了压力。

    滦平县委、县政府按照“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工作思路,从经济发展形势和维稳大局出发,科学研判,准确定位,把加强基层政法综治队伍建设,创新保障机制,确保全县社会和谐稳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课题列入重要日程。明确提出,必须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在加大开发和建设力度的同时,充分认识综治维稳工作的紧迫感和重要意义,紧紧咬住“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这根弦不放松,把维护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大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应急处突队伍摆在突出位置。针对全县政法队伍建设中,人员配备不足、流转不畅、基层警力不够、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他们深入到各乡镇村和相关部门进行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制定相应对策,提升领导干部驾驭维稳局势和社会管理的能力。

    滦平县政法委有着光荣的传统,他们始终践行“执法为民”的宗旨,成就有目共睹。新时期,新形势下,只有合心、合力、合拍追求“执法为民”,才能续写佳绩,迈上更高的台阶。

    循着这一思路,为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县政法委在广泛征求干警意见基础上,经过多次筛选和修改,将以“优化政法综治队伍结构,强化维稳前沿阵地”作为主线,以“健全和完善应急处突队伍长效机制,扩充政法工作职能辅助力量”为着力点,以提升“社会管理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把“公信、勤廉、为民、团结、卓越”确定为政法准则。

    “为民”不仅从字面上位于政法的核心位置,也是政法干警日常工作的首要着力点。

    “‘为民’是将‘执法公正,一心为民’的方针化作政法干警最高的价值追求,化作全体政法干警应当时刻遵守的宗旨意识”于山进一步解释说。

    坚持节约资源的原则,整合社会力量,注重提升应急处突队伍处置能力和效果

    针对过去森林消防和社会治安防范人员分散,点多面长,集中训练难度大,力量薄弱,难以应急突发事件等现状,2011年5月,滦平县将原来的县森林草原消防大队和县公安局巡警、特警大队力量整合,组建成公安巡特警大队,分成6个战斗小组。按照“警务区划片包干,集中人员巡逻防控”的要求,对县城区镇拉网巡逻。该队自成立以来,共执行各项紧急任务146次、出动人员2455人次、车辆244台次,协助公安机关破获刑事案件16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2人。

    坚持常态化建设原则,健全和完善管理体制。他们以“建在身边、抓在手中、用在关键”的应急处突力量为主导,加强队伍建设,制定应急处突预案。今年3月29日,滦平县马营子村附近发生山林火灾,巡特警大队采取“前打后清”战术和“以水灭火”的方式,引导武警森林部队翻山越岭进入山林,快速到达火灾地点,共同扑灭山火。今年以来,这支队伍扑救山火15场,接受求助和帮助群众510人次。

    坚持专业化建设原则,打造一支专业处突队伍。按照专业化建设标准,实行军事化管理,加强应急处突拉动训练,强化技能培训,配齐配强处突装备。巡特警大队配备了警用盾牌、应急棍、防暴盔、防化服、应急车辆、扑火装备等应急处突必需器材,制定完善处突性事件等10种预案,去年11月9日,滦平县金沟屯镇荒地村村民郝某等人以建尾矿库补偿数额较低为由,聚集50余名村民阻止金谷矿业有限公司正常施工。

    坚持规范化建设原则,提高处突队伍整体素质。严格内务管理、治安巡逻、火灾扑救等工作制度,加强队伍规范化建设。结合实际,制定《处置突发性事件工作预案》、《扑救森林草原防火预案》、《立体防控巡逻预案》、《重点街区巡逻守候预案》、《专项训练学习实施预案》等专项预案,加强拉动演练,提高队伍的战斗力。

    进一步增强综治维稳力量,使各级政法机关效能和执法办案质量得到明显提升。近年来,政法部门退居二线人员较多,存在着占编不在岗的问题;具备司法考试资格的人比较少,出现了青黄不接,警力严重不足,滦平县委针对这一情况,参与招聘事业编干部的政策,通过统一考试,从社会择优录取选拔人才,招录文职人员作为政法机关的辅助力量,各级政法机关执法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依法办案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今年1-3月份,该县受理治安案件1516起、立刑事案件1241起,同比分别下降 36.9%和17.5%。

    深挖潜力,激发活力,有效提高基层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水平和驾驭发展与维稳局势能力的话语权

    滦平县委将政法委领导班子建设放在了居先居优的位置,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原则选派了年富力强、具备相当工作经验的领导干部进入政法委领导班子,从而使县委政法委在维护稳定、强化社会治安管理,加强执法监督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明显增强。

    优化结构,激发政法干部活力。将政法部门12名中层优秀干警提拔到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等和县直部门副职以上岗位,拓宽了基层乡镇干部层面和视野,提升和加强了政法工作领导的地位,增强了政法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水平和驾驭发展与维稳局势能力的话语权,使其在更大的舞台上施展才能。

    今年以来,全县共排查社会矛盾纠纷414件,调处414件,调处率100%,调解成功率97.6%。到县集体访87件,同比下降8%;无市级以上集体访和群体访。

    加大投入力度,保障综治维稳队伍建设工作的需要,实现资源最优化、效果最大化

    滦平县委、县政府千方百计解决应急处突队伍建设的实际问题,为每名队员上四险,上班期间免费提供每日三餐,全年总价值550万元。

    为扎实有效地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构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化社会防控网络体系建设,按照“村村建立专职信息员,工资报酬财政有保证”的要求,全县建立了271名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协调员队伍,达到“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苗头,及时处置和预防矛盾纠纷”,基本实现了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大事不出乡镇,小事不出村居”效果,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据统计,县财政发给社会管理协调员每人每月400元误工补贴,对发挥作用突出的个人,按照贡献大小,年终以2000元为基数,实施不同奖励,总计财政补贴156万元。

    站在“执法为民”高度,滦平县政法委没有满足于个案的圆满。而且着眼长远,立志打造一支政法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清正廉洁,执法公正,全心全意做强人民政府的“铁军”。

    基于这样的境界,围绕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这个根本,政法委一班人不厌其烦地进行思想灌输,强化党的事业,人民利益和法律“三个至上”的指导思想和宗旨意识,夯实公正执法,廉洁勤政的思想根基。

    基于这样的境界,政法系统建立完善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坚持用数据,用要求,用综合评价来衡量干警工作状况,月度考核,年度考评,年终结论,晋职、晋级一切以工作成绩说话,构建良好的用人导向。

    基于这样的境界,他们全面加强政法系统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不断强化政法文化宣传阵地。

    基于这样的境界,他们以加大综治力度为着力点,努力确保当事人及社会公众“能知情、能参与、能表达、能监督”,在政法系统唱响“执法为民”这出重头戏,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公正、公平。

    ……

    行之有效的举措,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的责任感,带来的是执法效率的提升,正义的彰显。

    通过实践运行,滦平县群众安全感有所提升,闹访和群体性聚集行为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对犯罪分子形成了强大的震撼,社会治安形势得到明显好转。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于山感慨地说:“我们只是‘本系’地坚持了‘人民政府为人民’的这一宗旨,干警价值体现在哪里?这就要求政法干警对群众饱含深情变为自觉行动,向更高目标冲刺,让‘执法为民’的鲜红旗帜永不褪色!”

编辑 马利华 刘宏韬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