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担正义 柔情解民忧——记“河北省十佳亲民法官”、隆化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王玉华
2012-04-26   01时20分 浏览次数:

    “沟沟坎坎留下她的足迹,大街小巷洒下她的身影,她身体力行着亲民护民的诺言,她也主动承担着社会的责任,16年抒写了一段司法暖民心的传奇!”

    这是在2011年“河北省十佳亲民法官颁奖典礼”上,主持人动情地为她宣读的颁奖词。

    2002、2007年她两次被市中级人民法院荣记个人三等功;2008年,被评为第六届承德市优秀青年卫士;2009、2010年度,两次被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2011年,她被评为河北省十佳亲民法官、承德市优秀共产党员……

    这是她积极勤奋工作、脚踏实地在审判一线努力履职而打造的一张“荣誉名片”。

    她就是王玉华,现任隆化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

    “审结的刑事、民事案件1000余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款兑现率达100%,没有一起申诉上访发生……”每当提起王玉华,同事们对她多年来的成绩如数家珍。

    现年38岁的王玉华,16年来一直坚守在审判一线。她情系百姓,着眼大局,清正廉洁,她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促进社会和谐努力,时刻诠释着一名法官的本色。

    王玉华,这个从“全国模范法院”先进集体中走出来的优秀一员,用青春挥写了壮丽诗篇,让天平闪耀出夺目光彩。

    “诚心”法官:情系百姓 司法为民

    初见王玉华,她正带病工作,中等身材,短发束起,一副干练的样子。办公室里,有两个人正跟她咨询案子的相关问题,她耐心地一条条解答着,因感冒声音略显低沉,但仍面带微笑,待人亲切。

    “人民法官为人民天经地义”,这是她参加工作伊始就为自己定下的工作基调。

    2009年,隆化县旧屯乡某村近300名村民起诉要求宣告村委会与该村王某签订的荒山拍卖合同无效被驳回后,村委会于2010年书面通知王某解除合同,王某在异议期内提起了诉讼。

    事关300多名村民利益,王玉华深感责任重大。

    挨家挨户走访,与村民交谈、取证,终于弄清楚了事情的缘由:

    10年前,该村与王某签订荒山拍卖合同,后王某在自己的荒山发现矿藏,遂以15万元将山林转卖给开矿的康某、黄某,但村民听说王某获得了45万元的价款,于是纷纷要求村里收回该片荒山。

    此案不仅关乎村民利益,而且对社会稳定和谐也至关重要。王玉华告诉自己这个案子一定要快办、办好。

    一次次找到村书记、村主任,不厌其烦地调解,又找到康、黄二人,千方百计做工作,康、黄二人最终同意再给该村补偿8万元。这边谈妥后,她又马不停蹄地回到村里,与乡政府领导一道召开村民代表扩大会议,制定分配方案,签订协议。

    在王玉华的不懈努力下,结束了当事人几年的纷争,实现了原、被告及案外人的三赢。

    为了司法公正,确保百姓利益,经常外出办案、下乡爬山成了王玉华的家常便饭,全县25个乡镇都留下过她办案的身影。

    为准确判断承包范围、物权归属,她无数次爬上过陡峭的山顶现场勘查;为了掌握更多的材料,她一次次下乡入村,早出晚归,风雪无阻。

    外人好奇她的这种拼命精神,王玉华却很淡定,她说:“我是法官,司法为民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忠心”法官:着眼大局 力促和谐

    “审判要为社会大局服务,法官也要时刻关注社会变化。”王玉华这样说,也在这样做着。

    在隆化县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城中村改造等拆迁工作中,看到政府给予拆迁户的补偿款后,一些将房屋卖掉但没办理过户手续的卖主,纷纷提起诉讼,要求宣告合同无效。纠纷的出现,导致拆迁工作严重受阻。

    突然有一天,很多人在隆化电视台上看到了王玉华,她从法律的角度就拆迁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答疑解惑,并从法律人的视角要求人们重拾诚信美德。

    原来,为了配合县城改造整体工作,王玉华与该县电视台取得联系,特意制作了这期专访。专访播出后,很多心存侥幸的原告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悄悄撤回起诉,拆迁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2010年4月,隆化县人民法院受理了承德挑战食品有限公司破产还债一案。该企业曾为县内农业龙头,不仅有几十名工人需要安置,还有3000多万元的债务需要清偿,最主要的是全县2000多户养牛专业户的产品面临断销。

    “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养牛户的权益。”王玉华果断地定下了这个案子的基调。

    她和全庭干警深入调研后,将审判思路定为在不改变原企业生产经营范围的前提下,对企业整体变卖。仅用半年多时间就将该企业破产财产售出变现,劳动债权、税款100%清偿,普通债权也获得了44.3%的高清偿率。该案成为承德市首个历时最短、清偿比例最高、社会效果最好的破产案件。

    长期以来,王玉华从不就案办案,而是着眼大局,将执法延伸,创新思路,前瞻考虑,保障社会和谐。

    在审理19户业主诉某房地产开发公司逾期办房证要求支付违约金的案件中,她经过走访得知,开发商委托的物业公司办事拖拉,服务质量差,才是导致业主起诉的真正原因。又经过深度调查发现,延迟办房证在各地普遍存在。

    此案如果简单判决,会引起连锁反应,影响社会稳定。为此,她向业主说明了解到的情况,并敦促开发商、物业公司向业主诚恳道歉,经过3次调解,双方当事人终于握手言和。

    为避免同类案件再发生,王玉华主动向相关部门建议,督促他们转变服务态度,按法律规定办事。这种执法延伸、创新办案的方法,将全县范围内600余起物业合同纠纷案化解于诉外,获得物业公司、业主多方好评。

    “净心”法官:清正廉洁 不忘本色

    “公生明,廉生威”,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王玉华说:“只有自身干净,才可以坦然指陈他人诟病,我们不能忘记法官前面的‘人民’二字。”

    多年的审判工作,难免会遇到当事人塞红包、请消费、拉关系的情况。每逢这时,她都会告诉他们,相信法律是公正的,法官是可以信赖的,并用实际行动实践着法官应有的职业操守。

    在受理一个财产保全案子时,王玉华依照法律程序查封了被告的财产,刚回到庭里就有人来说情,王玉华严词拒绝,并以法律的公正给来人以教育。渐渐地,很多人都知道王玉华办案公正廉洁、铁面无私、不买“人情账”,也就不敢再来拉关系了。

    外地人吴某因委托他人购买水泥1000吨,不料受托人将到手的提货单转卖他人,人地生疏的吴某找到民二庭,希望法院采取诉前财产保全措施。王玉华立即安排法官依法办理,仅用两个小时就将受托人尚未卖出的水泥近700吨全部查封。吴某激动不已,拿出5000元钱,对王玉华“表示感谢”,被她谢绝,并批评吴某这样做是在侮辱法官。

    廉洁自律,也是王玉华带领的民二庭的整体表现。自她任庭长以来,全庭干警拒吃请、拒贿达百余次。

    王玉华的清正廉洁,办案利落,不惧难案、复杂案,在隆化法院早已出了名,慕名前来找她办案的人每月都有几个。

    据统计,隆化法院民二庭连年人均办案超百件,全庭每年平均增长200余件案子,调撤率、案件优秀率、结案均衡度均保持上升状态。

    “爱心”法官:勇担责任 舍己为公

    孔子曰“仁者爱人”。王玉华说:法官也是社会人,理当怀一颗“爱民之心”。

    在一起房屋租赁合同案件送达中,她在打听被告的住所时,了解到该村刘某妻子几年前离家出走,刘某身患癌症,因没钱,已停止用药,两个上小学的女儿不得不辍学在家。

    王玉华在送达后回到庭里,向全庭干警说明情况,并主动捐款,在她的带领下,当天全庭干警捐的2000元钱就送到了刘某手中。

    去年夏天,王玉华从爱心联盟得知,隆化县碱房乡凌某父亲早年遭遇车祸丧失劳动能力,且长年用药,一家人的生活来源就靠凌某母亲种的几亩地。凌某考入中学后,家里无力支付生活费。王玉华遂与凌某家长取得联系,从去年开始资助凌某上学,除每月向凌某支付生活费100元外,还经常为凌某买些日用品。在王玉华的关心鼓励下,凌某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优异。

    王玉华在审判路上默默工作,加班加点,放弃休息日,从无怨言;为查清事实,公正审判,经常上山下乡,风吹日晒,从没叫过苦;作为爱心法官,帮助他人,扶贫济困,从不需要言谢。但是作为一个母亲,她却亏欠女儿太多。

    上初中的女儿,很少能吃到王玉华亲手给她做的可口饭菜,学习上也很少能享受到母亲的耐心辅导。

    虽然少于母亲的照顾,虽然遇到困难也时常抱怨,但懂事的女儿还是默默支持着王玉华的工作。

    在全省十佳亲民法官的颁奖典礼上,女儿作为特邀嘉宾上台为王玉华颁奖,递上获奖证书,一个温暖的拥抱,一句“妈妈,我爱你”,舞台上的王玉华早已热泪盈眶。

    为了肩负的使命,舍小家顾大家,王玉华无悔。

    ……

    16年司法路,王玉华的身份在变,容颜也在改变,而惟一不变的是她司法公正、司法和谐、司法为民的心。作为一名女法官,她有时觉得很累很难,但她坚信,再苦再累再难,凭借对法官事业的热爱和对人民群众的责任,也一定能够力顶千钧,用真爱托起公平正义的天平。 记者 张帆 通讯员 于春江

编辑 关亦民 刘宏韬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