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朱建军、周景荣、唐士国、裴向明)作为一座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的古老驿站,一座“因矿而兴”、正在努力实现“转型创新、绿色崛起、全面进步、和谐发展”的新城,宽城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加强文化事业、培育文化产业、展示文化形象、塑造文化内涵”的思路,抢抓机遇、立足优势,坚持文化引领,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城市繁荣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幸福。
宽城是一个“因矿而兴”的矿业大县,但在科学开采矿产资源的同时,更加注重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做到以文辅业,以文强业。
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抢抓国家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加快电影公司、评剧团等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步伐,探索成立演艺公司,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培育更多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同时,放宽市场准入,引导、鼓励、支持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进军文化市场,培育文化产业龙头。今年计划投资1亿元开工建设大鑫黄金文化产业园;投资5000万元,开工建设鹤鑫巢文化旅游园区,打造集文化产品物流业、满族风味饮食、满族歌舞表演、满族民风民俗、婚俗、服饰、工艺品展示等于一体的满族民风民俗体验园。同时,依托神栗板栗食品深加工发展特色食品加工业,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结构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集群。
加快推进文化与产业的有机融合。找准文化与产业的切入点,提升产业层级和产业档次,最大限度提升产业附加值,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民族民俗文化、产业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深入挖掘整理满族文化和长城抗战红色文化,增加区域厚重感、内涵度和吸引力。以打造“宽和满乡”、“百年神栗”、“塞外金都”、“万塔佛寺”四张文化名片为切入点,加强文化与工业、农业、旅游等产业融合对接,着力建设一批体现宽城满族文化符号和元素的景点和项目,建设满族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园区,带动休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宽城建县晚,文化事业发展滞后,但文化底蕴却十分深厚,古有辽金佛塔、明代长城、康熙亲封“口外八景”中的四大名胜,近有“大刀进行曲”战役发生地喜峰口抗战和“冀东延安”王厂沟抗战等红色经典,还有满族剪纸、宽城背杆等丰富的民俗文化。为使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宽城深入挖掘县域文化资源,将文化兴城作为特色中等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强化城市文化的挖掘。做好万塔黄崖寺这一曾兴盛于辽金时期的北方最大汉传佛教圣地的文化挖掘和整理工作,找到宽城这一古老驿站的“根”和“魂”。同时,着力抓好满族饮食、婚丧嫁娶、重要节日等民俗文化资源和宽城“背杆”、皮影戏等优秀艺术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进一步健全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非遗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物,增强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
突出城市形象的展示。坚持把文化形象融入城市设计、建设和发展的每一个细节和领域,让每一座建筑、每一片景观都成为展示宽城文化的窗口,让人一进入宽城就能体会到独特的文化和魅力。重点打造满族风情街、文风塔等特色文化景观和符号建设,逐步增强文化的厚重感。
注重城市内涵的塑造。这些年宽城经济快速发展,究其根源,正是宽城人“坚韧质朴、开放包容、宽厚诚信、务实创新”的内在品质起了决定作用。为进一步提升这种品质,打造“宽和福地、诚信宽城”这张名片,该县以被国家评为国家级文明县城为契机,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宽城”活动,通过多层次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全县人民的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并转化为全县人民的自觉行动,最终成为未来宽城人的精神名片,成为凝聚城市发展的核心力量。
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宽城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以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积极推进“文化民生”建设。抢抓中央、省市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力度机遇,加强农家书屋、乡镇文化站、民族文化展演中心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今年投资176万元建设88个农家书屋,全面完成全县农家书屋建设工作;2015年前,县文化馆、图书馆馆舍建筑面积达到2500平方米、博物馆达到4000平方米;完成流动、数字图书馆,流动、数字博物馆,汽车影院建设和18个乡镇文化站建设。广泛开展“三下乡”、“彩色周末”、电视歌手大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同时,积极创新载体,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文化建设,使广大群众成为文化的建设者、享受者、体验者,真正让公共文化服务顺民意、暖民心。
着力培育“民生文化”。在大力发展民生事业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民生事业发展氛围营造,内化心灵、外化言行,让“民生文化”成为社会共识,使社会各界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关注、支持公益事业,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构建和谐幸福宽城。
编辑 关亦民 刘宏韬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