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宁:“顶层设计”为帮扶村“排兵布阵”
2012-04-02   22时53分 浏览次数:

一切围绕问题转 一切围绕问题办


    本网讯 (焦春江、韩春明、张亚才)“老四呀,咱村里正组织成立奶牛养殖合作社呢,我打算咱们爷五个成立一个社,让你二哥当‘头’,你管技术,明天你赶紧回来一趟。”说这话的,是丰宁南关乡云雾山村村民曲殿阁。刚开完省政府办公厅驻村工作组帮扶工作动员会,他就迫不及待地给远在外地饲养奶牛的儿子曲民打电话。

    坐落在燕山第二高峰云雾山脚下的云雾山村距县城东南18公里,13.5平方公里的总面积中,耕地却只有2085亩,人均不足2亩,且分散在10几条沟沟岔岔中。

    尽管这个村先后实施了两批新民居工程,村民们从偏远山沟聚集到新民居,然而因为距离原来耕作的土地太远,给村民耕作带来诸多不便。省政府办公厅驻村工作组通过实地调研,认为丰宁“顶层设计”的帮扶计划切实可行,于是开始积极跑办帮扶。

    这是丰宁为避免基层建设年活动“空对空、两张皮”现象,通过“顶层设计”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独特举措。

    所谓“顶层设计”,就是通过丰宁广大干部深入基层,广泛了解村情民意,编印《丰宁民情调查报告》,然后根据各帮扶村实际,研究、制定、确定不同的帮扶方案和项目,派驻不同的驻村工作组,建立长效脱贫致富机制。

    基层建设年活动启动以来,丰宁36个调研工作组走访村组农户8330户,组织宣讲45场次,形成村情报告36份,查找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实际问题400多个。

    根据调研反馈情况,丰宁将群众反映最突出、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总梳理,依据县、乡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了《干部驻村帮建项目表》、《重点帮扶村信访情况一览表》等,下发到省、市、县36个驻村工作组、108名驻村人员手中,对事关帮扶村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社会事业、幸福乡村、综治稳定等5个方面、24个小项、440个帮扶任务进行量化分解,使帮扶工作手头有纲、心中有底。

    省政府办公厅驻南关乡云雾山村帮扶组组长段永会坦言,作为省下派帮扶组,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带领大家走上富裕之路,开始时心理确实没底。云雾山村既是省长创先争优活动联系点,也是村“两委”换届联系点和农家书屋建设联系点,又是省级新民居建设示范村,对此感觉心理压力特别大。当看到丰宁“顶层设计”的帮扶方案以后,工作组很快就进入角色,各项帮扶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展开。目前已与省农业厅对接,在云雾山村建设投资545万元的奶牛养殖小区和600平方米挤奶大厅一处,同时按“顶层设计”方案,协调有关部门确定13公里旅游路项目,10月底即可竣工。此外,修建护村护路护地护坝项目、日光温室建设工程、标准卫生室建设、农家书屋提档升级等10个项目也将按“顶层设计”要求相继启动实施。

    市农牧局驻村帮扶工作组组长刘树新也表示,“顶层设计”使他们的工作更加有的放矢。针对工作组成员刘剑与刘博分别是畜牧、蔬菜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组织上特意把他们安排在牤牛河沿岸蔬菜产业带主战场。他们驻村后,与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讲思路,传技术,鼓干劲,并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与北京首农集团制定了商品鸭养殖场项目建设设计方案,土地流转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

    截至目前,丰宁各驻村工作组已为基层办实事200多件,落实项目118个,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25起。

编辑 关亦民 李岩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