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在兴隆县南天门乡南天门村的潵河岸边,两个穿着厚厚棉袄的人从南岸迎面走来,他们是来自省国土资源厅驻南天门村帮扶工作组的赵焕居和王权。记者采访时,他们正在现场和县水务局的工作人员商讨为帮扶村修建大坝和桥梁的事。
工作组的3名成员均来自省国土资源厅。他们接到任务后,带上最厚的棉衣、棉鞋就仓促地从石家庄出发了。11日到达兴隆县,12日就驻到村里。“刚一进村子,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就让人眼前一亮,就连村民自家烧火用的柴禾都捆得整整齐齐的,看到村民们的热情和淳朴,更想为他们做点实事”。王权对记者说。
赵焕居说,这么扑下身子到基层一扎就是一年还是头一回。工作组来到村里首要的事就是迅速了解村情民情,他们白天忙工作,晚上挨家挨户地走访。通过走访了解到,在河上建一座桥是村民们多年来盼望的一件大事。村里的耕地都在村南岸,夏天村民要从北岸趟水过河去干农活,多年来一直如此。赵焕居又指着河南岸被称为“十里画廊”的风景说,这里环境好,夏天的时候景色宜人、环境如画,每年都有天津、唐山的学生前来写生,还有很多人自驾车来避暑,旅游资源的开发前景很好。他希望这一年不白来,能真正帮村民们解决实际问题,多办点实事、好事。
村党支部何书记介绍说,南天门村盛产红果、板栗,但是土地少,也没有其他产业,村里没有集体收入,村民想致富却无从下手,很多村民因没有经济来源而外出打工。正当发展遇到瓶颈时,帮扶工作组来了。村民们对这事可是上了心,见到何书记就问什么时候修桥、垒大坝,帮扶人员还需要点啥?
记者跟随何书记来到帮扶人员在村部的住所。一个人几平方米的小屋里,摆放着桌椅、电视和简单的洗漱用品。记者看到桌子上放着退烧药,何书记告诉记者,前几天降温,赵焕居挨家挨户地在村里转了一整天受了凉,目前还在输液。赵焕居笑着说:“这不算啥,扛得住,既然驻基层就没有借口,而且乡里、村里、村民都很支持我们工作,我们尽可能不给下边找麻烦。”
从窗户望出去,正好是那条潵河。赵焕居指着潵河说,有时候就看着眼前的这条河,想象着大坝和桥梁建成后的样子,想象着村民们脸上的喜悦,顿时工作就有了更大的动力。虽然一年的时间很有限,但他希望在工作组走之前,能看到村子的变化,也算没辜负村民们的热情和期盼。 记者 李佳宁 通讯员 李呈祥
编辑 关亦民 李岩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