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日报评论员
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当前,我市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全市各项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推动社会管理创新,要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推动社会管理创新,要密切联系群众,提升机关干部服务水平。各级党委要把推动党政机关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作为加强基层建设年的重要内容。建立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制度,每个机关干部都要直接联系几名普通群众,特别要以村、社区有一定影响力的群众、生活困难群众以及企业困难职工为重点联系对象,每年谈一次心、搞一次走访、帮助解决一个困难。完善群众工作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群众工作站、群众工作室的作用。
推动社会管理创新,要化解矛盾纠纷,抓好基层信访稳定。各级党委要按照“六个以”维稳工作要求,全面落实信访工作“八三”工作法,全面排查矛盾纠纷,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做到“小事不出村,中事不出乡,大事不出县”。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完善的服务管理体系,确保群众的利益诉求得到合理解决。开展解难题、办实事活动,把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弱势群体生产难题和生活困难作为重点,通过走访慰问、结对帮扶等活动,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从源头上减少各种矛盾。
推动社会管理创新,要解决治安突出问题,培树良好的村风民风。各级党委要帮助基层完善治安防控机制,特别是对宗族宗派势力干扰村务的要依法严厉打击,对黑恶势力露头就打,绝不手软,努力维护基层和谐稳定。既要听民声、顺民意、解民难,又要启民智、修民德、正民风,理直气壮地教育引导群众知法、守法,通过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把社会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管理规律,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编辑 关亦民 李岩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