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5年初步建成“幸福新村”800个
本网讯(记者徐凯)我市新民居建设又有新规划。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从今年开始,我市将以农村新民居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打造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配套、文化内涵浓厚、乡村旅游活跃、农民增收致富、农村文明和谐的“幸福新村”。
去年,我市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在农民积极参与下,投资18.9亿元,共完成110个村的新民居建设,其中新建村53个,改旧村57个。在去年的基础上,我市根据省委省政府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围绕国际旅游城市建设总体目标,突出“三沿”(沿主要干线公路、沿景区、沿城镇)、以“四扩”(市区扩容、县城扩展、城镇扩张、中心村扩大)为平台,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规划,遵循全市“一核两带四个增长极”和“中心城市——中小城市——中心镇——中心村——规划保留村”的发展布局,积极稳妥推进“幸福新村”计划,到2015年初步建成具有独特风貌、民族风情、文化内涵、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幸福新村”800个,其中休闲旅游特色村200个。
加快推进“一带、五片”新民居建设。一带:御路沿线新民居示范展示带。以御路沿线的巴克什营、偏桥、长山峪等乡村为重点打造新民居示范展示带。五片:围绕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在双桥、双滦、开发区、承德县区域内打造以崔梨沟、石门沟、新杖子、大贵口等村为重点的乡村旅游示范片;以丰宁、围场坝上草原及接坝地区为主,打造草原风情新民居示范片;围绕雾灵山、蟠龙湖等景区,打造山水特色新民居示范片;以契丹文化和菌文化为主,打造具有辽和菌文化特色新民居示范片;以隆化茅荆坝、七家温泉为主,打造休闲度假旅游特色新民居示范片。
加快推进城郊新民居建设。位于主城区10公里以内和县城周边5公里以内的村庄,要按照城市化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合村联建新型居住社区,实行农村和城市社区完全接轨,加快城中村、城郊村改造,开展撤村并居工作,推进主城区及各县城郊率先实现城市化,加快农民向市民转变。
加快推进中心镇新民居建设。以新民居建设为载体,吸纳中心镇周边村向中心镇集中,以巴克什营镇、凤山镇、大滩镇、韩麻营镇等10个中心镇为重点,加快产业人口集聚,壮大镇域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中心镇综合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使中心镇人口从现有基础上增加50%,使中心大镇人口至少达到5万左右。
加快推进中心村新民居建设。按照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原则和推进“三个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要求,以城郊村、乡镇驻地村、旅游景区村、产业园区村、国省交通干线和公路沿线村、节地潜力大的村、边远分散的村为重点,加快推进居住集中、土地节约集约、资源要素集合的中心村建设,引导农民向中心村聚集。
编辑 关亦民 李冉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