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发展框架 夯实发展基础 提升幸福指数
本网讯 (刘建军、王建新)2009年,平泉县被确定为河北省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该县以建设三省区交界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公共服务,逐步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规划体系、产业体系、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协调整合中心城镇、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在统筹城乡发展格局中实现了率先发展,加快了区域中心城市的建设步伐。
据了解,目前该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居全省第60位,城市化率已达35.5%。到2011年11月末,该县生产总值实现89.2亿元,同比增长了10.5%;财政收入完成13.5亿元,同比增长43.6%。初步预测,该县2011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5500元。
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搭建中心城市发展框架。平泉始终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先后投资2600多万元,制定了《平泉县城市总体规划》和统筹城乡发展等11个专项规划,推进中心城市建设由单一中心集聚向有机组团发展,形成“一心四极、主次双核”的“钻石型”城市体系框架,形成以县城为龙头、重点镇为骨干、中心村为节点的城乡发展体系。县委书记董正国介绍说:“规划中,我们制定了村庄空间布局方案,计划利用10年时间,将全县行政区划由10镇9乡291个行政村调整为一心四极、三镇九乡、八十个中心村的城乡发展新格局,以进一步优化农村资源配置,拓宽农村发展空间,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
在建设上,该县以中等城市建设为核心,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承载力,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区、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城建投资12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5倍。城市容量成倍扩张,建成区面积由6.7平方公里扩大到14.5平方公里。完成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县城供水系统及中水回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粪便处理场、医疗垃圾转运中心、县城集中供热等重点项目,建成区道路长度81.5公里,人均拥有道路15.5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0.2平方米,人均住宅面积33平方米,城市功能迅速完善。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县级“数字城管”新模式,实现了城市人本化、精细化、网格化的管理。
在农村,以新民居建设为核心的新农村建设有效地对接了城乡统筹的新要求。分批次高标准建设府右新村、金杖子村、八家社区、东庄村等新民居工程,被评为2010年度承德市农村新民居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度河北省推进新农村建设先进县。与此同时,深入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在卧龙镇和黄土梁子镇分别成立了乡镇城管执法中队,全县共聘任农村保洁队员723人,配备清运车辆175台,建设固定垃圾池573个,垃圾箱68个,农村环境综合管理覆盖面达到75%。郭杖子乡金杖子村通过国家级生态村验收,卧龙镇跻身国家级生态乡镇行列。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夯实中心城市发展基础。在壮大矿山冶金、食品加工、精细化工、装备制造四大工业主导产业的同时,培育新能源、新型建材、家具制造、航空科技等四大新兴产业。特别是,加快工业聚集区建设,打造招商引资、产业升级的平台和主阵地,吸引了一批规模大、水平高的项目先后落户聚集区,仅食用菌、山杏、玉米、精细化工四条循环经济产业链上的企业就达到78家,实现年产值40亿元,占聚集区总量的78.4%。去年春季集中开工的20个重点项目可提供就业岗位2.2万个,可解决一大部分农民的转移就业。
以农业产业化为突破,着力培育食用菌、设施园艺、畜牧业、林果四大主导产业,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推动农业现代化,在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同时,为推进工业集中和农村人口转移奠定基础。据统计,2011年,全县新建农业园区418个、新增产业园区面积1.63万亩,食用菌总量达到2.64亿盘(袋),设施园艺新增暖棚1670亩,特色主导产业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同时,实施投资千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17个,总投资30.55亿元。
统筹城乡公共服务,提升中心城市幸福指数。为缩小城乡差异,平泉县强化“民本理念”,优化配置城乡公共资源,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让农民和市民一样享受公共服务,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提高幸福指数。
农村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黄土梁子明德小学是平泉县推进学区建设以后高标准建设的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1079名小学生在这里享用着一流的教学设施。
据了解,该县进一步推进学区建设,加快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园水平,并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快县城教育布局调整步伐,努力构建各级各类教育梯次协调、合理发展的办学格局;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在全县各乡镇卫生院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扎实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农保试点,确保各类社会保险新增扩面1万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大基层文化的投入力度,完成5个乡镇文化站和50个农村书屋建设,让农民端上了文化饭碗。
编辑 关亦民 李冉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