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小家,顾大家”行医在巴州时间——记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女专家张宁丽
2011-09-14   09时26分 浏览次数:

晓华






 
巴州地区焉耆县医院



张宁丽医生在查房



看患者的X光片子分析病情



做手术前准备



正在为患者做手术



院长向省“燕赵媒体”采访团介绍情况



省援疆总指挥长杨立波同志看望张医生



承德市委外宣局负责同志看望张医生



承德日报副总编对张医生进行了采访



    2011年3月由5位专家组成的河北省援疆医疗队来到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张宁丽,是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医生,也是这支医疗队中唯一的女性。

    2010年8月,当医院领导找她谈话,决定委派她赴新疆进行为期半年的援疆工作时,她也曾有过顾虑,只有35岁的她还很年轻,不仅对于能否承担、完成好这么重要的任务没有把握,更令她割舍不下的是身患重病的母亲、年迈的公婆、不满6周岁的女儿、工作繁忙的爱人,这些都成了她的牵挂。然而张宁丽没有选择退缩,她意识到自己不单单是名医务工作者,更是一名具有14年党龄的老党员,面对国家和人民交给的任务,一定要不遗余力的去完成。最令她欣慰的是她的选择得到了家人的全力支持。“舍小家,顾大家,有我在家照顾孩子和老人,你就安心工作,没问题。”爱人的这句话坚定了她的信念。




    张宁丽医生同河北选派的医疗专家一样,到岗后克服气候、饮食、环境等生活困难,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立即投入工作当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当地群众解决了看病难问题,也为所在医院解决了多项技术上的难题,同时填补多项医学技术上的空白。

    初来新疆的医疗队员们不太适应这里干燥的气候和独特的饮食习惯,经常会出现鼻腔出血、胃痛等症状,这也让他们的思乡之情更加难忍,焉耆县各级部门的支持和关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是焉耆县人民医院的各级领导以及广大医护人员给予了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以及热情的支持,各族群众的充分信任,让援疆的同志们强烈感受到了民族团结大家庭的温暖,使他们能更快更好地适应生活并投入工作。




    张宁丽所援助的五官科是一个年轻的科室,包括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的发展相对缓慢,2006年科室购买了鼻窦镜设备,并派出人员赴乌鲁木齐、石家庄、北京等地多次学习,但因种种原因鼻窦镜手术一直没有开展起来,患鼻部疾病的病人必须辗转于库尔勒甚至到五百公里以外的乌鲁木齐求诊,增加病人的就医成本。在她开展工作初期,先了解科里鼻窦镜设备及器械的情况,确定了开展鼻窦镜手术的可行性,随后她深入了解了全科医生对鼻科学及手术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对有一定基础的医生重点培养,由最初的演示开始,逐渐手把手指导,逐步放手,使其能独立完成普通鼻窦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鼻息肉切除术、筛窦、上颌窦开放术。

    作为一名手术医师,她深深地认识到称职的助手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合格的助手就是未来成功的术者,因此她指导年轻医生从认识手术器械开始,了解并逐步掌握手术步骤,能很好的配合术者的手术,半年中开展鼻窦镜手术40例,现在该科室已经能够独立完成普通鼻窦镜手术,这也成为焉耆县人民医院五官科鼻窦镜手术发展的里程碑,提高了科室的技术水平,也为本县及周边各县各族人民提供了方便、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临近和静县的热合曼是一名维吾尔族小伙,常年的鼻塞让他夜不能寐,备受困扰,曾在焉耆县人民医院诊断为“鼻息肉”,因当时医院手术水平有限,要去五百公里以外的乌鲁木齐才能手术,因为路途遥远、时间有限,一直没有接受治疗,当他听到河北省援疆医疗队有耳鼻喉科的专家来到焉耆县人民医院援助的消息后,慕名而来,给予了她足够的信任,住院接受手术,住院10天,解决了困扰他十几年的病痛,出院时他竖起大拇指,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感谢医生,感谢河北!





    在一次无意中出门诊的时候,细心的张宁丽发现这里有许多因腺样体肥大导致打鼾、呼吸困难的患儿,因当地医生对于腺样体的了解微乎其微,诊断都很困难,更不用说治疗了,致使这样的患儿还生活在病痛折磨中。发现这一情况后,她从最基础的解剖知识开始,采取扫盲式指导,让科室医生对于腺样体肥大这个疾病由认识到了解到熟悉,由能进行相关检查到正确诊断到正确治疗,填补了该科室对于小儿腺样体肥大认识及治疗的空白。半年中进行腺样体手术10例。




    在这半年中她坚持每天查房,每周1-2次教学查房,并且在查房中,对于疑难病例,重点提问年轻医生,鼓励年轻医生提出自己的见解,使得年轻医生尽快成长。结合疑难病例作进行讲解及讲座。共进行教学查房50多次,进行各种讲座及讲解20多次,重点讲解常见病及一些疑难疾病的诊治及一些新技术、新知识,同时多次督促年轻医生阅读现刊,提高理论及临床水平。



    “她”以精湛的医术、对病人的仁爱之心,回答了用心援疆、用情援疆、用智援疆。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无私精神、大爱精神、奉献精神”,“她”激励我们河北的援疆干部,在援疆各个岗位上建功立业,多做更大、更突出的贡献,让河北人民情意洒满边疆。


点此下载信息图片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