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市作风办在政府门户网站“中国承德”作风民主评议网页上增添新内容——“作风监督投诉”平台。
一年来,该平台共收到群众在线留言242条,其中投诉问题152个,涉及干部作风方面问题104个,涉及群众生产生活方面问题48个,意见、建议及评论90条。反映的问题经过调查,共有54名当事人受到党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有19人被诫勉谈话、提醒谈话,有7人在立案调查。平台不仅拓宽了公众参与作风建设的渠道,同时也为政府打通了一条维护群众利益的通道。
搭建网络平台,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去年7月下旬,市作风办收到一封来自内蒙古赤峰市一位货车司机的感谢信,对自己在平台上反映的事情能较短时间圆满解决表示感谢!
此人通过作风监督平台反映:他从香河返程途经我市某县时,被该县交警大队执勤人员殴打并索要800元。接到投诉,市作风办迅速成立调查组,经调查认定,投诉反映事实准确,调查组责成县公安局承担当事人全部费用及损失,分别给予相关责任人行政记大过处理及免职的处理,给予执勤人员辞退处理。
新民居建设违规、向企业索取赞助费购买越野车、连续8年上访投诉某派出所工作不作为……一系列问题相继通过作风投诉平台反映到市作风办,并得到妥善处理。
群众如何将干部作风方面的诉求向党和政府反映?党和政府如何掌握干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社会各界只要打开政府门户网站《作风民主评议》专题网页,再点击进入《作风监督投诉》专栏,即可在对话框反映问题或发表意见建议,使群众诉求轻松表达。
为扩大影响,市作风办在新闻媒体上公布了《关于设立作风建设监督平台的公告》,社会各界可通过监督平台,对各级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政策执行情况,有无政令不通、落实不够等问题;依法行政情况,有无滥用权力、违规执法等问题;履行职能情况,有无履职不尽责、不文明服务等问题;廉洁行政情况,有无不遵章守纪、不严格自律等问题;工作作风情况,有无作风漂浮、不讲效率等问题;对深化作风建设意见建议等提出自己的看法。
监督平台开通以来,点击超过3000余次。
开通作风建设监督平台,在作风办与部门,作风办与相对人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加强督促协调,解决群众迫切需求
去年1月,某县一企业举报称:该县某局一年开好多次会,每次开会都向企业乱收费。市作风办向该县下发了督办卡,经查该局属于乱收费。对该局进行全县通报批评,收缴全部违纪资金。对该局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对主要负责人予以作风建设“一票否决”,其本人本年度考核定为“基本称职”等次,不计算为按年度考核结果晋升级别和级别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一年内不得晋升职务,不享受年度考核奖金。
去年7月23日,某县学生家长通过投诉平台反映:该县某中学违反上级有关政策规定向要求查卷学生收取每科5元的中考查卷费。市作风办经查,该学校共收取94科次查卷费计470元。责令该校立即将收取的费用退还本人,并责成该县纪委对相关人员给予党政纪处分,在全县予以通报批评。
市作风办加大对投诉问题的办理、督办、处理力度,落实限时办结制,切实做到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区分种类,加大投诉办理力度。责成专人每天对投诉情况及时下载、梳理,不积压、不拖延。涉及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的问题,区分情况转交县区作风办和有关部门处理;对于反映问题线索清楚,能够构成初核的案件,视情况由市县纪委、监察局调查。
——掌握去向,加大情况督办力度。市作风办建立了“诉求问题台账”,对作风监督平台反映的所有问题、领导批示意见、解决问题时限、结果反馈等信息及时登记,归口办理。同时实行“干部作风建设督办卡”制度,将调查事项、领导批示意见、完成时限用督办卡方式交由相关部门、县区调查,实行“一事一报”、“一报一追”、“一追一果”的形式进行跟踪督办。对不能按时回复的,作风办依督办卡继续跟踪。目前,共下发督办卡152份。县区和市直部门已对反映的132个问题向市作风办反馈了调查结果。
——加强协调,加大问题处理力度。一方面,对涉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一个部门难以承担解决的重大问题,市作风办在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人的前提下主动参与,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协同解决。另一方面,对反映具体问题,明确相关县区和部门直接进行调查处理。
——防微杜渐,加大警示教育力度。对问题查否,包括涉及反映干部官僚主义严重,工作人员态度生硬,推诿扯皮等问题,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分别对有关当事人进行了提醒谈话、警示谈话和诫勉谈话,做到警钟长鸣,防患未然。
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平台监督水平
“这个网太好了!企业有了反映问题的好地方。”一名网友评价道。
为确保平台有序高效地运行,切实发挥平台在“听民意、集民智、解民疑、达共识”的作用,市作风办建立了三项机制。
——首办责任制。对所有问题处理都实行首办责任追究制度,督办卡下到哪级,哪级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负责问题的调查核实及处理。对调查处理不及时、敷衍塞责的按首办责任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定期分析制。每月对投诉情况、反映问题的主要特点、反映问题的处理情况进行一次统计、梳理,分析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及时撰写《关于作风建设监督平台投诉问题分析报告》,纳入作风建设重点关注内容,并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情况反馈制。对实名反映问题的,将处理结果由市作风办征求反映人的意见,有87%的投诉人表示对处理结果感到满意。对13%不满意的,责成相关部门按照息诉罢诉、案结事了人和的要求认真处理;对匿名反映问题的,市作风办将处理情况分阶段以通报的形式在监督平台上向社会反馈;对部门的表扬及评价采用适当方式向有关部门进行反馈,从中彰显的精神、服务理念激励部门继续发扬光大。
规范行政行为,推进干部作风建设
一年来,该平台以规范干部行政行为为着力点,坚持社会监督和部门自身监督相结合,切实解决履职不到位,践责不尽心,权力滥用问题,突出了廉洁高效,优质服务主题,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果促进了政风的好转。
市作风办将所反映的问题、意见及建议分系统及所属县区进行分类归口,分别交由系统主管部门和县区作风办进行研究、分析。涉及的18个系统和11个县区加大了问题的整改力度,共制定整改措施104条。
现在,县区和部门将收集和处理投诉问题作为加强自身建设、改善政风行风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某县针对作风监督平台上反映的10个问题,在全县开展治理“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整治活动。对9个乡镇、县直单位和23名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某局对通过投诉平台反映全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在全系统开展了“怀公为民”主题教育活动。
随着干部作风监督平台作用的不断扩大,市作风办将继续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紧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完善长效机制,让监督平台在服务承德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于卫红)
编辑 关亦民 刘宏韬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